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枝頭掛滿「黑寶石」 村民喜摘「金果果」

2025-06-24 09:15

轉自:揚州網

馬集鎮黑莓種植基地。 趙磊 攝 馬集鎮黑莓種植基地。 趙磊 攝

揚州網訊(通訊員 劉青 記者 趙磊) 眼下,中國黑莓小鎮——儀徵市馬集鎮的黑莓進入採摘季節。記者近日瞭解到,由於新品種進入豐產期,加之農業機械化的加持,今年馬集黑莓能夠實現新一季豐收。

走進馬集鎮合心村的黑莓種植基地,一壟壟黑莓植株枝繁葉茂,黑紫色的果實飽滿圓潤,如黑寶石般綴滿枝頭,顆顆汁水充盈、晶瑩剔透,令人垂涎欲滴。工人們正在田間忙碌,抓緊時間採摘鮮果。村民金成年告訴記者,往年黑莓品種都只能採摘一季,今年新品種進入掛果期,可以雙季採摘。因此,雖然今年旱情對產量有所影響,但是他們還是能夠實現增收。據介紹,今年馬集鎮黑莓採摘比往年提前一周,預計產量在4000噸左右。

「公司聯合合心村周邊的農户種植黑莓,從最初的700畝發展到現在的8000多畝規模,企業做的就是黑莓全產業鏈, 將黑莓加工成黑莓原液、果汁、凍乾粉、牙膏等數十種產品。」百匯園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百匯園集團發現儀徵地區的氣候、土壤等條件十分適合黑莓的生長,於是從2013年起引進黑莓落户馬集鎮。黑莓原產於北美洲,近年來在全球水果市場熱度攀升,素有「黑鑽石」的美譽。它不僅酸甜可口、風味獨特,更富含人體必需的各類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堪稱營養「寶藏」水果。

帶領記者參觀合心村連綿成片的黑莓樹時,馬集鎮黨委書記李明飛不禁感慨,如今黑莓已經成功獲批國家地理標誌商標「儀徵黑莓」,馬集鎮成為全國規模最大的單體黑莓種植區域,有了「中國黑莓小鎮」的美譽。此外,黑莓深加工基地、黑莓文旅園順利建成,產業規模已達5億元。依託黑莓產業,馬集鎮打造了「四村一居一企」黑莓共富工坊,帶動合作社、農户種植黑莓,大幅增加村集體經營性收入,有效提高羣眾收入。

黑莓堪稱農業「新」賽道上的富民「黑馬」,但採訪時,很多人也提醒,黑莓並不是非常符合大眾口感的水果。走進田間,記者摘下黑黝黝的熟果輕咬一口,飽滿的汁水立刻在口腔中爆開,但口感甜中帶酸,里面的籽粒細小且堅硬,「存在感」比較強。

「整體來説,國內對於黑莓鮮果接納度比較低,加之保鮮不易,市場很小,凍果主要也是出口到國外。」百匯園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黑莓在國外是剛需水果,這幾年下來,國內黑莓種植依然不如藍莓、樹莓那麼熱,但「不算好吃」對於企業來説並非壞事,這意味着進入這個產業種植的人相對較少,產品也相對稀缺,但對於盈利模式要求更高,更依賴於發掘黑莓的保健屬性,開發衍生產品。在馬集鎮,記者看見食品級標準化廠房、高温保鮮庫、低温冷藏庫、速凍庫等設施一應俱全。從黑莓原液到原漿,從黑莓牙膏到香皂……一顆顆小小黑莓被「吃干榨淨」,搖身變成了20多種產品,價格也從幾十元一路「狂飆」至上千元不等。

黑莓不僅長成了好風景,更給馬集鎮農民增加了一條致富路。在黑莓的盛果季節,即使年紀較大的村民也能參與鮮果的採摘工作。同時,他們還有機會從事黑莓種植的基礎維護工作,如修枝和除草。目前,馬集鎮的黑莓產業鏈已為超過千人提供了就業機會。

國內黑莓種植,一大半就在馬集鎮,稀缺性讓當地定製了一條與特質相契合的「打法」——「強一產、優二產、活三產」,通過「接二連三」的農旅融合模式為產業「賽道」提速。

當下正值初夏時節,綠意盎然的黑莓園中,遊客們紛紛前來採摘新鮮的黑莓果。黑莓龍頭百匯園集團在行業內首家獲得國家地理標誌認證,率先創建江蘇省工業旅遊區。「黑莓+採摘」「黑莓+旅遊」等模式的推陳出新,讓這里集旅遊觀光、黑莓深加工、黑莓科普、黑莓diy等功能為一體的休閒綜合體吸睛更「吸金」,每年都有10多萬名遊客慕名來到馬集。

責任編輯:劉燕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