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6-24 00:00
□ 本報記者 慄晟皓
本報通訊員 郭慧 陳艷
近日,在日照經開區世紀陽光以紙代塑項目現場,6名專業考古探工一字排開,手持探鏟,持續不斷地將探鏟深入2至3米深的土層中,仔細勘察着土壤中的文化遺存跡象。不遠處,拆遷區域的土地清表工作正同步進行,為這個總投資202億元的「大塊頭」項目順利開工築牢基礎。
「項目供地前,必須先考古。世紀陽光以紙代塑項目投資大、用地面積大,我們通過‘化整為零、分區域考古’的工作模式,確保高效完成項目供地的前期準備工作,變‘項目等考古’為‘考古催項目’。」日照經開區社會事業局教育文化體育中心副主任孫華介紹。傳統模式下,項目建設方在取得土地后才啟動考古工作,一旦發現文物遺存,項目可能面臨重新選址、設計變更甚至停工。而創新考古前置模式,為解決這些問題提供了有效途徑,助力項目落地建設「降本提速」。
2022年10月份,日照市發出國有建設用地考古調查、勘探和發掘前置工作的「動員令」。日照經開區聞「令」而動,持續優化考古模式、創新工作方式,變項目考古為政府考古,大幅壓減項目落地的時間和建設成本。面對世紀陽光以紙代塑項目用地區域內民房密集、考古勘探難度高的挑戰,日照經開區社會事業局、考古所、街道等部門單位組建專班,將千余畝土地分割為多個考古單元,搬遷完成一片就立即啟動勘探一片。同時,將每周召開的「碰頭會」直接搬到考古現場,問題當場解決,時間分秒必爭。目前,該項目用地的考古工作已完成80%,拆遷、能評、環評等工作正壓茬推進。
日照經開區探索實施「調查+勘探」工作模式,對調查未發現「可能埋藏文物遺存」情況的地塊,報省主管部門批覆同意后,直接出具供地意見書;在調查基礎上發現「可能埋藏文物遺存」情況的地塊,清表后進入普探環節。得益於該項創新,總投資12億元的中船金馬日照綠色能源裝備製造項目用地經調查未發現「可能埋藏文物遺存」情況,報省同意后直接拿地開工,考古時間大幅壓縮,還為項目節省普探費用21.41萬元。目前,該項目建設已進入尾聲,主機車間將於近期具備試產條件。
爭分奪秒搶時間,想方設法降成本。日照經開區藉助「考古+供地」壓茬推進模式,一體推進踏查、費用談判,同步開展考古方案編制、招投標、清表等工作,節省考古時間超70%。同時將考古費用列入財政預算,考古所需經費全部由財政兜底買單,目前已分批次支出考古費用174.98萬元。
三一重能日照風電智能製造基地項目99.71畝用地,從考古批覆到供地僅用時20天;鑫輝新材料項目506畝用地考古僅耗時15天;中船金馬日照綠色能源裝備製造項目80.28畝用地考古更是僅用10天完成。一系列亮眼數據,是日照經開區對考古前置工作不斷創新的成果。
項目建設加快推進,新發現的文化遺存也得到有效保護。總投資15億元的峆一藥業部分用地在考古勘探中,發現了距今五千年前、以龍山文化為主的東長河遺址。該遺址將對研究龍山文化時期的社會結構、經濟活動和文化風俗提供重要借鑑。目前,該地塊正緊鑼密鼓進行保護性發掘,項目前期準備工作正加快推進。
去年以來,日照經開區已完成80個地塊9072.79畝考古勘探工作。今年,鑫輝新材料、金馬鋁鍛等55個項目已集中開工,星聯藥業、瑞橋新材料等一批重點項目正全速推進,聯誠精密新能源汽車零部件項目原車間設備、騰賽高端汽車零部件項目新廠區等一批項目已正式投產,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正在日照經開區加速匯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