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6-23 19:50
轉自:新康界
4月30日,諾華公司宣佈以17億美元收購美股上市醫藥公司Regulus (NASDAQ:RGLS),受此消息影響,Regulus的股價當日暴漲130%+。
根據收購協議,諾華將通過一家間接全資子公司開始要約收購Regulus所有已發行的普通股股份,收購對價為8億美元的預付款,以及在實現未來監管里程碑后可能額外支付的9億美元。該交易已獲得兩家公司董事會的一致批准。該併購交易預計將於2025年下半年完成。
無獨有偶,5月1日,另一家生物醫藥上市公司Amicus(NASDAQ:FOLD)宣佈以3000萬美元的首付款,外加5.6億美元的潛在里程碑付款,從Dimerix引入了治療局灶節段性腎小球硬化(FSGS)腎病的臨牀三期藥物DMX-200。
一向不温不火的腎病領域為何接連出現大額交易?
01
充滿坎坷的研發之路
Regulus Therapeutics是一家基於mRNA技術開發藥物的企業,技術源於2024年的諾貝爾醫學或生理學獎獲得者:維克多·安布羅斯(Victor Ambros)和加里·魯夫昆(Gary Ruvkun),以表彰他們在microRNA領域的突破性發現。
microRNA在許多生物過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包括免疫反應、細胞周期控制、新陳代謝、病毒複製、干細胞分化和人類發育。而Regulus正是基於microRNA技術,構建了多個研發管線。
在上市之初,Regulus先后獲得多家大藥企的青睞:
公司與葛蘭素史克合作,共同推進治療丙肝(HCV)的microRNA治療藥物RG-101;
公司與賽諾菲合作,共同推進治療Alport綜合徵(纖維化腎病)的藥物RG-012;
公司與阿斯利康達成戰略合作,共同推進治療2型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藥物RG-125進入臨牀試驗;
公司與百健達成合作,共同探索microRNA技術在治療多發性硬化症(MS)領域的應用。
然而,在一眾大藥企加持的之后,Regulus卻在研發上迎來了幾近全線的潰敗:
2017年6月,在臨牀一期試驗中表現優異的RG-101,出人意料的在臨牀二期試驗中暴露出安全性問題,公司最終不得不放棄研發,公司股價單日暴跌35%,隨后股價一路跌到了0.9美元,從最高點25.6美元回撤幅度超95%;
2019年7月,治療常染色體顯性多囊腎病(ADPKD)的藥物RGLS4326在臨牀一期試驗中,出現脱靶效應,且壓低劑量后就發現治療劑量和持續時間都非常短,沒有太大的治療窗口,公司被迫終止藥物研發,股價當日下跌25%,股價跌到0.5美元附近;
2022年7月,與賽諾菲合作的藥物RG-012在治療alport綜合徵的臨牀二期試驗中,未展示出相較於安慰劑的明顯腎功能改善,公司股價隨后跌至0.3美元附近。
就在Regulus屢遭失敗之際,RGLS4326的下一代優化管線Farabursen,在治療常染色體顯性多囊腎病(ADPKD)的臨牀一期試驗中數據優異,不僅讓公司看到了研發成功的希望,而且帶來了一筆不菲的融資:
2024年3月, Regulus宣佈以1.6美元/股的價格完成1億美元的融資,其中不乏Adage Capital、Deep Track、NEA、Octagon Capital、RA Capital、 Vivo Capital等知名機構。
02
諾華為何選擇買下Regulus
此次吸引諾華併購的藥物正是Regulus的旗下藥物Farabursen。這是一款microRNA抑制劑,旨在以優先腎臟暴露的方式靶向miR-17,旨在減少囊腫的生長和腎臟大小,並延緩ADPKD疾病嚴重程度的進展。
2025年3月,Regulus宣佈Farabursen的臨牀1b期多劑量遞增臨牀試驗完成,數據顯示了良好的臨牀療效和安全性。
對於諾華而言,這筆收購的前景十分看好:
潛在市場較大,且現有療法難以滿足需求。常染色體顯性多囊腎病(ADPKD)作為全球最常見的遺傳性腎病,患病人數約1250萬且年增超20萬,但現有療法託伐普坦(Jynarque®)因肝毒性副作用導致滲透率不足7%,臨牀未滿足需求迫切,而擁有更優療效和安全性的Farabursen則有潛力成為未來的標準療法,市場規模有望達到百億美元。
臨牀試驗加速。Regulus Therapeutics計劃於2025年第三季度啟動Farabursen臨牀三期試驗。這一試驗將評估法拉布森對腎臟總體積(htTKV)和腎功能的長期影響,預計持續24個月,其中12個月數據可能支持加速審批,Farabursen最快有望在2028年獲批上市。
獲得平臺型技術。雖然Regulus在過往的研發中屢次失敗,但其作為microRNA療法平臺的價值不可否認,仍有潛力延伸到糖尿病腎病、肝纖維化等領域。
由於在腫瘤領域佈局不足,且諾欣妥、可善挺等重磅藥物專利懸崖將至,研發周期長,護城河較深的腎病是近些年諾華重點佈局的領域之一:
2023年,諾華以32億美元收購Chinook(NASDAQ:KDNY),獲得IgA腎病藥物Atrasentan。2025年3月,旗下藥物Fabhalta獲批用於治療C3腎小球病(C3G);2025年4月,藥物Vanrafia獲批用於治療IgA腎病。
03
腎病領域下一個潛在收購標的是誰?
隨着Unicycive(NASDAQ:UNCY)與ProKidney(NASDAQ:PROK)的研發失敗,以及Calliditas(NASDAQ:CALT)、Alpine(NASDAQ:ALPN)等腎病藥企的被收購,Travere Therapeutics(NASDAQ:TVTX)是目前為數不多的有潛力的腎病藥物公司。
Travere Therapeutics的主導藥物FILSPARI於2023年2月獲得加速審批,用於治療IgAN患者,並於2024年9月獲得全面批准,成為首個用於預防IgA腎病腎功能衰退的非免疫抑制治療藥物。
FILSPARI在2023年、2024年與2025年一季度的銷售收入分別為2920萬美元、1.32億美元與5590萬美元,隨着FILSPARI在英國、歐盟、日本等市場的獲批,其銷售收入有望繼續增長。公司的市值也在過去一年時間上漲了近500%。
相較於IgAN市場中諾華、Vertex等強敵林立,Travere Therapeutics瞄準的另一適應症局灶節段性腎小球硬化(FSGS)目前仍未有獲批治療藥物,其市場規模接近IgAN的一半,上文中提到的Amicus(NASDAQ:FOLD)最近授權引入的藥物也是針對FSGS適應症。
Travere Therapeutics已在一季度遞交了FILSPARI治療FSGS的補充上市申請,預計今年二季度會受到FDA是否接受申請的通知。儘管臨牀三期試驗未能達到主要終點,但分析師認為:鑑於FSGS尚無批准治療藥物,以及其可以顯著降低蛋白尿水平,FILSPARI仍有不小的獲得FDA的加速批准。
如果FILSPARI獲批用於治療FSGS,那麼Travere Therapeutics被大藥企收購的概率會大幅提升。
本文內容只供做參考之用,並不構成投資建議,任何人依據本文所做的投資決策所造成的一切后果自負。
(轉自:新康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