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6-23 16:23
金吾財訊 | 6月23日,油氣股今日表現強勢,截至收盤,A股方面,山東墨龍(002490)7連板,準油股份(002207)漲停,通源石油(300164)7.65%;港股方面,瑞昌國際控股(01334)漲10.89%,山東墨龍(00568)漲8.65%,百勤油服(02178)漲7.14%,達力普控股(01921)漲3.66%,中集安瑞科(03899)漲2.53%,中石化油服(01033)漲2.50%。
自6月13日以來,以伊衝突不斷升級,避險情緒也在逐步發酵。據央視新聞、環球網報道,當地時間6月21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其社交媒體「真實社交」上發文稱,美國已完成對伊朗福爾多、納坦茲和伊斯法罕三處核設施的襲擊,並表示「伊朗的福爾多(核設施)已不存在」。
伊朗方面,綜合央視新聞等媒體報道,伊朗議會國家安全委員會委員庫薩里最新表示,伊朗議會已得出結論,認為應關閉霍爾木茲海峽,但最終決定權在伊朗最高國家安全委員會手中。
據悉,霍爾木茲海峽是連接波斯灣和印度洋的海峽,亦是唯一一個進入波斯灣的水道,承擔全球約20%的原油消費量(日均2000萬桶)及34%的海運原油出口量。沙特阿拉伯、卡塔爾、科威特和伊朗等主要產油國的原油都需通過霍爾木茲海峽運往全球各地,使其成為全球經濟運行的關鍵動脈。
從邏輯層面分析,封鎖海峽對伊朗而言存在顯著弊端,在內部,伊朗的石油出口和民生物資進口大多依賴該海峽,一旦封鎖,將讓自己的經濟雪上加霜;外部層面,該海峽的控制權並非伊朗獨有,其涉及中東多數產油國的核心利益。一旦封鎖,伊朗將直接觸動這些國家的經濟命脈,勢必引發強烈反制,加劇地區局勢的複雜性。
上周五,國際能源和化工集團殼牌(SHEL)CEO薩萬(Wael Sawan)警告,若霍爾木茲海峽被封鎖,無論出於何種原因,都會對全球貿易產生巨大影響,公司已經為局勢惡化做好應對方案。薩萬稱,受衝突影響,殼牌對在中東地區的航行非常謹慎,又提到目前特別具有挑戰性的是正在發生的一些干擾。
摩根大通此前預測,若海峽完全關閉,油價或飆升至120-130美元/桶,極端情況下達150美元。此外,伊拉克副總理兼外長侯賽因則預測,這將導致石油價格可能會上漲到每桶200-300美元。
受衝突影響,6月23日,國際原油期貨開盤漲超5%,截至發稿,WTI原油期貨由漲轉跌0.57%,報73.40美元/桶;布倫特原油期貨跌0.47%,報76.63美元/桶,開盤一度達到81美元以上。
海通期貨能化負責人楊安指出:"美軍直接介入伊朗核設施打擊,符合此前機構推演。"雖然當前衝突暫限於核設施層面,但美國入局已為油價注入了5~10美元/桶的地緣溢價。伊朗作為重要能源輸出國,其330萬桶/日的原油產量(其中出口150萬~170萬桶/日)對全球能源供應具有顯著影響。
展望未來,摩根士丹利用三種情景描述當前地緣政治風險對油價的影響:
1.假設軍事衝突不會必然中斷石油流動,如果該地區出口保持不受影響,布倫特油價可能回落至60美元/桶。
2.考慮伊朗出口大幅減少的可能性,這可能消除明年的全球供應過剩。在供需平衡的市場中,油價將在75-80美元區間交易。
3.預期衝突最終可能使更廣泛的海灣地區石油出口面臨風險。在這種情況下,類似2022年的高油價水平並非不可能出現(2022年,受俄烏衝突升級影響及OPEC多次減產等影響下,國際油價年初最高飆升近140美元左右)。
大摩續指,油價走勢的關鍵在於價格變化是暫時性還是永久性的。儘管近期油價上漲引發關注,但與4月初相比,油價漲幅相對温和,與1月中旬相比幾乎沒有變化,按年計算甚至略有下降。
國內期貨機構南華期貨也稱:旺季來臨,原油基本面對油價形成一定支撐,OPEC+增產的陰霾被地緣淡化,短期伊朗和以色列衝突爆發,美國襲擊伊朗核設施,地緣風險加劇,市場情緒緊跟以伊局勢,近期重點關注伊朗局勢。
需要注意的是,本次油氣股上漲的本質是市場對伊朗可能封鎖霍爾木茲海峽的預期升溫相關,進而可能進一步推升原油價格上漲。也就是説錨定標的是原油價格,但股票相對期貨具有滯后性,且看到三桶油等大市值股並未隨油價同升。若后續衝突緩和至油價下行,板塊或出現資金搶跑出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