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越炸越失控!特朗普宣佈「消滅」伊核設施,更危險局面卻在形成

2025-06-23 12:45

美國上周末襲擊了伊朗境內對其核計劃至關重要的三個地點,包括福爾多的鈾濃縮設施。美國總統特朗普重申,這些被伊朗重兵把守的設施已被摧毀,最大的破壞發生在「地下深處」。

特朗普在「真理社交」網站上寫道:「消滅是一個準確的術語!圖中的白色建築深深地嵌在岩石中,甚至連屋頂都遠遠低於地面,完全被火焰遮擋。」

他顯然是指地下福爾多核基地,特朗普聲稱:「最大的破壞發生在地下。」「命中目標 !!」他宣佈。

然而,獨立分析尚未覈實這一説法,衞星圖像也不支持特朗普的説法。

現在,巨大的新挑戰在於,如何確定伊朗的核設施還剩下什麼以及在哪里。

據三位關注伊朗核計劃的人士稱,打擊行動非但沒有取得速勝,反而使追蹤鈾和確保伊朗不製造武器的任務變得更加複雜。

國際原子能機構的監測人員仍留在伊朗,他們仍在努力評估破壞程度,雖然軍事行動可能會摧毀伊朗已申報的設施,但也會刺激伊朗將其項目轉入地下。

周日拍攝的福爾多衞星圖像由Maxar Technologies發佈,圖像顯示了新的彈坑、可能坍塌的隧道入口和山脊頂部的洞口。這些數據還顯示,福爾多場址上的一座大型輔助建築(操作人員可能用它來控制地下濃縮大廳的通風)未遭破壞。國際原子能機構報告説,該場址沒有輻射釋放。

納坦茲場址的新照片顯示了一個直徑約5.5米的新坑。Maxar在一份聲明中説,在地下濃縮設施的一部分正上方的泥土中可以看到這個新坑。但這幅圖像也沒有提供確鑿證據,可以證明襲擊突破了埋在地下40米、用8米混凝土和鋼筋加固的地下場址。

國際原子能機構的檢查人員一個多星期以來一直未能覈實這個波斯灣國家儲存的近炸彈級鈾的位置。伊朗官員承認破壞了國際原子能機構的封條,並將其轉移到祕密地點。

總部設在倫敦的智庫——英國皇家聯合服務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多爾齊科娃(Darya Dolzikova)説,美國參戰的確只有極小的可能説服伊朗加強與國際原子能機構的合作。

她説:「更有可能的情況是,他們讓伊朗相信,合作和透明是行不通的,建造更深層次的設施和不公開宣佈的設施纔是更明智的做法,以避免今后成為類似的攻擊目標。」

在美國干預之前,圖像顯示以色列軍隊在轟炸持續四天后取得的效果甚微。納坦茲位於德黑蘭以南300公里處,其中央設施受到的破壞主要侷限於電力開關站和變壓器。

美國也參與了對位於德黑蘭以南450公里處的伊斯法罕核技術研究中心的襲擊。在此之前,國際原子能機構重新評估了以色列對該設施造成的破壞程度。

該機構在上周六晚些時候寫道,根據衞星圖像以及與伊朗同行的通信,伊斯法罕似乎「遭到了廣泛破壞」。 圖片顯示,美國轟炸后又造成了大量新的破壞,包括彭博社上周發現的一大批工業建築。國際原子能機構早些時候報告説,這些破壞可能導致「被炸設施內的放射性和化學污染」。

國際原子能機構現在很難確定近9000公斤濃縮鈾的位置,特別是近410公斤濃度為60%的濃縮鈾。視察員在伊斯法罕看到過這些鈾庫存,它們足以在祕密地點製造10枚核彈頭。但是,這些材料最多可裝在16個小容器中,可能早已被運走。

多爾齊科娃説,關於伊朗可能將其已濃縮的庫存儲存在何處的問題依然存在。「幾乎可以肯定的是,這些濃縮鈾已被轉移到堅固和不公開的地點,避開了以色列或美國可能發動的打擊。」

伊朗雄心勃勃地要製造核電站和武器所需的燃料,因此全國各地的基礎設施都經過重重加固,成千上萬的科學家和工程師在數十個地點工作。就在軍事分析家們等待更多圖像以確定特朗普的任務是否成功時,覈保障分析家們已經得出結論,他們的工作將變得更加困難。

曾作為國際原子能機構主任領導過對伊拉克和利比亞的核查工作的Robert Kelley説,通過轟炸伊朗的核設施,以色列和美國不僅破壞了國際原子能機構對伊朗核儲備的核查,還削弱了覈查人員可以使用的工具

他説:「現在,現場已被炸燬,各類材料散落各處,國際原子能機構再也無法使用環境取樣法了。對於取證而言,每種同位素描述的粒子都有無限長的半衰期,不可能弄清它們的來源。」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