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新股IPO】趕在收穫季節前 濰柴動力(02338)子公司濰柴雷沃遞表港交所

2025-06-23 12:19

金吾財訊 | 6月20日晚間,濰柴動力(02338)發佈公告,擬分拆所屬子公司濰柴雷沃智慧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至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上市。

值得注意的是,濰柴動力於2022年6月實現對濰柴雷沃的控制,2022年8月,濰柴動力首次公告擬分拆濰柴雷沃於創業板上市,深交所曾就分拆上市的必要性和合規性對公司進行了問詢。2024年4月,公司宣佈撤回相關上市申請,終止分拆濰柴雷沃至創業板上市。

彼時,濰柴動力給出的解釋是,基於當時市場環境等因素考慮,為更好地統籌安排濰柴雷沃業務發展和資本運作規劃,才暫時終止分拆至創業板上市並撤回申請文件。

如若順利,濰柴系或將再添一上市企業,不僅能強化濰柴系在資本市場的影響力,也將為農業裝備行業的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公司名稱:濰柴雷沃智慧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保薦人:中金公司

控股股東:濰柴動力、濰柴控股、山東重工

截至最后實際可行日期,公司分別由濰柴動力和濰柴控股直接持有約61.10%和27.26%的股權。濰柴動力由濰柴控股持有約16.32%的股權,而濰柴控股則由山東重工全資擁有。由於濰柴動力是濰柴控股的綜合附屬公司,且濰柴控股能夠對濰柴動力的股東大會施加重大影響,因此,濰柴控股和山東重工各自也有權透過濰柴動力間接控制公司股東大會上行使超過30%的投票權。因此,濰柴動力、濰柴控股和山東重工合共有權控制公司約88.36%的投票權。

基本面情況:

公司是中國領先的智慧農業整體解決方案服務商。公司於2004年在山東濰坊市成立。

公司的業務基於兩大核心支柱:(i)成套智能農機裝備,涵蓋拖拉機、收穫機械和農機具,覆蓋從耕整、種植、田間管理、收穫、秸稈處理與糧食烘乾等現代農業生產的各個環節,重點聚焦高端化、智能化農機,助力解決「誰來種地」問題;以及(ii)智慧農業服務,以農機作業實時數據為核心,融合IoT、人工智能與大數據技術,全面感知土壤、作物與環境狀態,藉助AI模型智能分析數據生成精準作業決策,並指導智能農機開展協同化精準作業,提升生產效率與質量,助力真正實現「科學種地」。

行業現狀:

中國農業經營模式與歐美發達國家還有較大差距,規模經營主體、專業化服務組織和專業化裝備技術發展相對落后,「科學種地」面臨瓶頸。歐美發達國家的規模化經營佔比超過70%,農機裝備已實現大型化、高端化和作業智能化控制,精準作業等智慧農業技術已經實現較大規模普及應用。目前中國仍以傳統小農模式為主導,100畝以上的規模化經營不到40%,農機裝備以中小型設備為主,高端智能的農機裝備佔比較小,智慧農業技術不成熟。

據弗若斯特沙利文,中國智能農機市場目前還處於發展的初級階段,按2024年智能農機銷量計算,其在中國農機裝備市場整體的滲透率約為7.2%。2024年中國智能農機銷售收入約為118.4億元。全球智能農機市場在歐美等發達市場的帶動下,2024年按銷量計算的智能化率約為31.6%,中國智能農機市場還有巨大的發展潛力。

隨着中國智能農機行業的支持性政策日益完善,技術水平加速發展,頭部企業競爭力不斷增強,預計2025年之后中國智能農機市場將迎來跨越式發展。預計中國智能農機市場規模在2030年達到約1039億元,2024年到2030年期間,複合年均增長率約43.6%。預計到2030年中國智能農機發展將達到全球水平,智能化率達到33.1%。

(圖片來源:招股書)

競爭格局:

全球農機和智能農機的頭部企業包括約翰迪爾、凱斯紐荷蘭、愛科集團、久保田、克拉斯等傳統的農機龍頭企業。中國農機和智能農機市場頭部玩家主要包括本土龍頭農機企業濰柴雷沃、外資龍頭農機企業約翰迪爾等。相比之下,中國龍頭農機企業憑藉本土化優勢,在中國市場佔據更高的市場份額。

按照2024年中國農機銷售額計算,前5大廠商共佔據54.5%的市場份額。濰柴雷沃以174億元的銷售額排名第一,市場佔有率約為21.2%。

按照2024年中國智能農機銷售額計算,前3大廠商共佔據70.5%的市場份額。濰柴雷沃以54億元的銷售額排名第一,市場佔有率約為46.0%。

財務狀況:

公司於2022-2024年分別錄得收入159.5億元(人民幣,下同)、146.76億元及173.93億元,同期對應母公司擁有人應占利潤7.68億元、8.71億元及9.56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農業生產活動的季節性,於收穫季節前的兩個月(一般為每年的第二和第三季),來自收穫機械的銷售收入通常較高,而在每年的第四季,銷售收入為最低。

招股書顯示,公司經營可能存在風險因素(部分):

1、公司在農機和智慧農業行業與國內外公司競爭。倘公司無法成功適應與現有或新進競爭對手的競爭,公司的業務、財務狀況和經營業績將受到不利影響;

2、公司可能無法以成本效益高的方式推出新產品、升級現有產品或持續提供全系列產品組合,以跟上最新的市場需求和行業技術進步,這可能對公司的業務、財務狀況和經營業績產生重大不利影響;

3、公司持續的研發工作可能無法達到公司預期的結果,並可能對公司的業務、財務運營狀況及經營業績產生負面影響;

4、未能成功執行產能擴張計劃或有效利用公司的生產基地,可能對公司的業務、財務狀況和經營業績產生重大不利影響;

5、公司生產設施的運營中斷和機械故障可能中斷公司的生產計劃,這可能對履行合同產生不利影響

公司募資用途:

1、建設新的高端農機裝備產業基地、現有生產線的智能化升級改造及高端農業裝備國際物流中心;

2、研發投入,以推動智能農機發展以及智慧農業解決方案的商業化落地;

3、海外業務及市場拓展;

4、營運資金及一般企業用途。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