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解禁風暴來襲單日暴跌53% 經發物業(01354)能否扛住拋壓?

2025-06-23 10:39

最近經發物業(01354)在二級市場的弱勢表現引發廣泛關注。尤其是6月20日,該股盤中重挫53%,最終收跌51.08%,報9.5港元,成交量111.2萬股,成交額1131.79萬港元,總市值為6.33億港元。

圖片1.png

根據智通財經APP觀察,6月20日暴跌前,經發物業已有前四個交易日陰跌鋪墊。此次暴跌,或是解禁恐慌引起,市場提前反應反應解禁預期,資金持續流出。

解禁壓力或主導暴跌走勢,技術面全面惡化

公開資料顯示,7月2日,經發物業的兩位基石投資者天博診斷及盯準教育將迎來限售股解禁,兩家機構合計持股585.48萬股,佔總股本約8.78%,解禁市值按當前股價計算約5562.06萬港元。

就背景而論,天博診斷和盯準教育都可算作是經發物業的「同鄉」,這幾家公司都來自於陝西西安。其中,天博診斷成立於2014年,其位於西安市經濟技術開發區,是一家致力為醫學實驗室提供整體解決方案的IVD行業服務商,實控人為蒙武軍;盯準教育則成立於2017年,註冊地址同爲西安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大股東為丁華明。

根據相關公告,天博診斷認購了經發物業439.11萬股,盯準教育認購了146.37萬股。認購價格為7.5港元,按照目前的股價計算浮盈約27%,套現動機較強。

圖片2.png

具體到盤面來看,該股在5個交易日(6月16日至6月20日)內從弱勢震盪到放量暴跌,累計跌幅達到65.45%,總成交量僅為161.88萬股,日均成交量僅為32.4萬股,換手率為9.7%。此外,暴跌日(6月20日)成交額較近期均值顯著上升,但以賣盤主導,或顯示資金出逃而非抄底。  

圖片3.png

與此同時,經發物業技術指標釋放偏空信號。其一,該股均線空頭排列顯著,日線級別5日、10日均線相繼下穿30日均線,且股價持續承壓於短期均線下方,顯示短期趨勢轉弱。其二,MACD指標於零軸下方再度死叉,綠柱擴大,暗示空頭佔優。 目前股價已經遠離30日及60日均線,成交量若持續萎縮,反彈動能不足的情況下,下行空間或進一步打開。

圖片4.png

從買賣席位來看,最近5個交易日(截至6月19日),賣出前五大席位分別為耀才、香港上海匯豐銀行、中泰國際、法國巴黎銀行以及日發,分別賣出14.55萬股、1.41萬股、0.72萬股、0.39萬股及0.3萬股。而前三大買方則為聖衡、富途證券及工銀亞洲,分別為6.96萬股、3.60萬股及1.02萬股。截至6月19日,該股前五大持倉機構興業銀行、聖衡、耀才、百惠、香港上海匯豐銀行,累計持倉81.61%。值得一提的是,耀才和香港上海匯豐銀行均在賣出席位。此外,6月20日的放量暴跌中,賣出第一大席位為昌利,該機構為經發物業的第六大持倉機構。機構資金相繼撤離,短期拋壓或集中釋放。

圖片5.png

綜上,恐慌性拋售主導經發物業單日暴跌50% ,短期或仍承壓。若天博診斷、盯準教育選擇減持,股價可能進一步探底。投資者可以關注解禁后的籌碼消化情況。

區域物管龍頭業績穩健,但成長困局難解

智通財經APP瞭解,成立於2000年的經發物業,作為一家陝西省國有物企,業務脈絡可謂遍佈中國西北部。截至2024年12月31日,經發物業已向中國174個項目提供公共物業管理服務、基礎住宅物業管理服務及基礎商業物業管理服務,在管建築面積達1734.8萬方,同比增長18.76%

業績數據顯示,2024年經發物業總收益實現增長,達到9.52億元,同比增長10.4%。毛利提升至1.43億元,同比增長21.4%。年內利潤6109.2萬元,盈利同比增長達19.8%。

儘管業績穩健增長,但實際上經發物業增長的背后還是有不少發展隱憂縈繞。

一方面是,經發物業大部分業務集中在總部西安,外拓城市較少,經營活動具有一定的侷限性,一旦該地區的市場環境發生變化,如經濟下滑、房地產市場低迷、競爭對手增多等,公司的業務發展將會受到較大影響。

另一方面是,經發物業還存有明顯的「大客户集中」,2021-2023年,公司通過向西安經開區管委會提供服務產生的收入佔比分別為33.9%、31.9%、27.1%;同期,公司通過向經發控股集團提供服務產生的收入佔比亦分別達到了7.6%、7.4%、6.2%。有意思的的是,經發控股正是經發物業的控股股東,而西安經開區管委會則為背后的實際控制人。由此可知,現階段經發物業的業務仍較為仰賴關聯方西安經開區管委會,這對於公司的長期增長力可謂是一個較大的考驗。

總之,經發物業技術面承壓疊加解禁洪峰在即,短期股價或面臨考驗。而股價的劇跌波動,亦反映了市場對解禁壓力的擔憂以及對其區域集中度高、業務依賴關聯方的長期隱憂。短期投資者宜保持謹慎,關注解禁后股東減持動向;中長期投資者可待利空出盡后,結合基本面改善信號擇機佈局。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