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6-22 16:07
作者丨蒲凡
來源丨投中網
如果説在很長一段時間里,搞定了「日本動漫」就意味着搞定了二次元。那麼在曾經的遊戲行業里,搞定「韓國遊戲」就意味着拿下了「半壁江山」。
在我國並不算漫長的遊戲發展史上,「韓國產」遊戲一度扮演着「啓蒙者」的角色。千禧年代成長起來的玩家們不是在玩韓國遊戲的路上,就是在玩國產開發商們套殼魔改的韓國遊戲,數得上名字的就包括《傳奇》《奇蹟MU》《冒險島》《泡泡堂》《泡泡卡丁車》《勁舞團》《龍之谷》《街頭籃球》《地下城與勇士(DNF)》。
這些遊戲教會了一代玩家什麼叫「付費制網遊」、什麼叫「點卡」、什麼叫「副本」、什麼叫「玩家公會」,也創造了一批互聯網新貴。例如拿下《傳奇》《泡泡堂》代理權的盛大,創始人陳天橋在2005年曾經以150億元的身價成爲了中國首富。在灰色產業地帶,開發《傳奇》私服(也就是私拉服務器、運營盜版《傳奇遊戲》)經常傳出「開服就掙幾個億」的江湖傳説。
在最瘋狂的2010年前后,明星遊戲開發商在整個市場中具有巨大的話語權。這一點騰訊就很刻骨銘心:當年爲了拿下DNF的大陸代理權,騰訊與開發商Neople、發行商三星電子整整談判了兩年,整個過程號稱「好像情侶間的戀愛與結婚一樣」。
如今十多年過去了,騰訊早已不再是當年那個騰訊,韓遊也早已不是當年的韓遊。但正所謂「緣,妙不可言」,對於雙方來説,這層羈絆仍然強烈:近日據多家媒體爆料,騰訊正在考慮以15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077億元)買下Neople的母公司Nexon。目前的最新消息是,有接近騰訊的消息人士透露,「騰訊沒有與創始人的家族聯繫討論交易,也沒有考慮收購Nexon」,也有消息表示目前Nexon已故創始人金正宙的家人們,正在與他們的財務顧問進行討論,評估所有的潛在方案。
總之,交易還處在初期階段,最終結果仍未可知,畢竟根據目前信息,150億美元的對價,對Nexon來説不算美好,估計后面還將反覆拉扯,后文將詳述,但如果這筆收購最終可以順利落地,那騰訊勢必將刷新自己以86億美元收購芬蘭遊戲公司Supercell 84.3%股權的交易紀錄,成為中國互聯網出海併購規模最大的案例,也是中國互聯網公司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併購案例,沒有之一。
從表面上看,騰訊收購Nexon並不算太讓人感到意外。騰訊是全球首屈一指的遊戲大廠,一直有買買買的傳統,拳頭遊戲(Riot Games)、Supercell、育碧,都拿到過鵝廠的真金白銀。而Nexon作為擁有《泡泡堂》《泡泡卡丁車》《DNF》《冒險島》等經典IP的世界知名遊戲開發商,成為「併購標的」再正常不過了。
但要讀懂這筆交易,我們需要先穿越回2006年。當時,DNF在韓國運營多年之后逐漸成長為市場首屈一指的現象級網遊,無論是玩家數量還是氪金潛力都首屈一指,因此多家中國公司向DNF的開發商Neople拋出了橄欖枝,希望能夠拿到大陸地區的代理權。
可想而知,這不可能是一個很輕松的過程。競價者們除了要擊敗彼此,搞定Neople之外,還需要當時DNF的全權發行商三星電子。在韓遊統治全球玩家的那個年代,搞定這麼一位不差錢的主,顯然需要拿出太多「意想不到」的籌碼。
因此DNF的中國大陸代理權一直談到直到2008年才塵埃落定,騰訊成爲了贏家。雖然具體的成交價在當時並沒有公佈,但也不難推算:2016年,Neople宣佈與騰訊續約十年的時候,曾經同步公佈了其2015年的收入情況,其中中國大陸地區的DNF為Neople帶來了超過5億美元的收入,佔其總收入的87.6%——考慮到對於第三方代理的自研網遊,Neople母公司Nexon在遞交財報時採用的是「淨收入確認法」,其中不包括運營商的收入分成,可以説騰訊給出的價格會非常接近這個數字。
DNF后來的表現也對得起騰訊付出的時間與精力。2008年12月12日,也就是遊戲開放公測不到180天的時候,DNF的同時在線人數就突破了100萬。甚至直到今年,DNF的熱度也是遊戲行業中現象級的——2024年5月騰訊上線的手遊《地下城與勇士:起源》持續霸榜暢銷Top1將近一個月,40天的流水量高達7580萬美元。今天你搜索DNF的時候,很容易能看到玩家們將「CF、DNF、QQ飛車、QQ炫舞」並稱「騰訊四大名著」的名梗。
一切都挺完美,但問題出在這筆交易是在2008年6月落錘的。到了2008年7月,韓國那邊傳來了消息:韓國遊戲巨頭Nexon將買下Neople超過50%的股權,成為其最大股東。2008年10月,NEXON又從韓國互聯網巨頭NHN手中買下了他們所持有的29.86%Neople股份和NHN日本分公司擁有的10.99%Neople股份,正式將其收編為旗下全資子公司。
根據NHN當時公佈的信息,當時他們交易的價格每股售價爲175000韓元(摺合人民幣約為900元),整體出售金額為韓國公司660億韓元(摺合人民幣約為3億元),日本分公司243億韓元(摺合人民幣約為1.25億元)。以此推算,Nexon只花了不到20億人民幣,就買下了Neople。
對於Nexon來説,他們顯然撿了個大便宜,業績很快出現暴漲。2011年Nexon在東京上市,募資12億美元,成爲了當年日本股市規模最大的IPO。2012年,Nexon的創始人金正宙的財富達到了43億美元,成爲了韓國第三大富豪。
積攢了足夠的資本之后,Nexon也成爲了遊戲市場當年最活躍的買家之一。他們先是用6.85億美元收購了韓國另一家遊戲公司NCsoft14.7%的股份,將產品品類從簡單休閒類的《泡泡堂》《泡泡卡丁車》擴展到更宏大的《天堂》和《永恆之塔》。此后,他們又用4.68億美元收購發行公司gloops嘗試進軍手機遊戲行業。
但對於騰訊來説,這個插曲就讓整個交易充滿遺憾了。一個名場面是在2009年的一場遊戲產業論壇上,主持人提問「如果穿越回2008年最想做什麼」,騰訊總裁劉熾平毫不猶豫地説:「衝去韓國把Neople買下來」。
所以如今騰訊考慮收購Nexon的新聞,很有一番「意難平」的滋味。事實上,早在2019年騰訊就傳出過收購Nexon的消息,當時的傳聞是騰訊將加入由網石遊戲(Netmarble)所組建的財團,將斥資近90億美元收購Nexon 98.64%的股份。但不久之后,騰訊退出了買方團隊,整筆交易也因為「雙方預期差距過大」而不了了之。
當然了,目前交易還處於傳聞階段。交易是否能成行、交易如何展開,一切都是未知數。更何況如今騰訊接觸的,也不是當年那個Nexon了。
2022年2月,Nexon的創始人金正宙意外地在夏威夷去世,此后Nexon交由了他的子女接管。根據最近一份中期報告,目前金正宙的親屬通過其家族投資公司NXC及其附屬公司NXMH BV持有Nexon 44.4%的股份,而金正宙的妻子和女兒持有NXC約67.6%的股份。
沒了主心骨、增加了利益相關方,整個交易顯然撮合起來具有相當的難度。只能説目前這個價格還算合理:Nexon於2011年上市,2022年底市值突破30萬億韓元(約合220億美元),成為首家市值達到這一規模的韓國遊戲企業之后Nexon的股價有所回落,但今年以來也累計回升了10%,目前市值約158億美元(約人民幣1140億元)。
另外如果能夠順利完成這筆交易,騰訊真可以説拿下了韓國遊戲產業的「全壁江山」:目前韓國有四大遊戲公司,NCSoft、Nexon、Netmarble、Krafton——前面我們介紹了NCSoft之間的關係Nexon,而騰訊目前分別持有Netmarble 17%的股份和Krafton13%的股份,后者正是大熱遊戲「絕地求生」(PUBG)開發商藍洞工作室的母公司。
這難免也讓人想起2021年那段瘋狂的歲月。2020年,面對米哈遊、疊紙遊戲等新生代遊戲的異軍突起,騰訊遊戲在戰略層面曾經做過全面的反思和調整,一方面通過讓自主發行團隊與相關市場業務併入到各個工作室中,推動工作室自行負責整款遊戲的研發與發行,各個工作室有了更大的自主決定權,包括遊戲立項和預算規劃,以便更好地做出「精品遊戲」。
另一方面,騰訊希望積極地希望外看,不再閉門造車。一個標誌性的事件是在2020年Q2的財報會上,騰訊的首席戰略官James曾經反思説,我們的遊戲投資成功率太高,這背后的原因要麼我們是看的太少,要麼是投的太少、投資太保守——當一個大型集團公司的首席戰略官給了這樣明確的意圖,可想而知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據很多人回憶,當時更瘋狂的場景是,騰訊遊戲的IEG商務是直接帶着兩份合同去談項目,一份是商務合作合同,一份就是投資合同。在2020年Q3-Q4,僅媒體曝光的投資項目大概就有30到40家,其中就包括我們后來熟悉的《黑神話:悟空》。
考慮到韓國遊戲產業深厚的基礎,150億美元的價格看起來也就更加「划算」了,至少它看起來真的能更進一步地幫助騰訊「確保下一個爆款還在騰訊」。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投中網」,作者:蒲凡,36氪經授權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