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京東的「無限戰爭」,燒向商戰強者攜程

2025-06-21 19:15

(轉自:來咖智庫)

作者 | 龔巖

編輯 | G3007

京東的「鮎魚」效應再次顯現。

6月18日,京東正式宣佈進軍酒旅,面向全體酒店經營者發佈公開信,酒店商家參與「京東酒店PLUS會員計劃」,享受最高三年0佣金。

按此公告內容,京東招募商家、免佣金這樣的打法,與前段時間其進入外賣市場時的做法如出一轍,這也勢必將與OTA老大攜程貼身肉搏。

在此之前,攜程的市場壟斷、高佣金、調價助手、捆綁銷售以及大數據殺熟等問題都備受各方爭議,這也是其它挑戰者的機會所在,飛豬、美團、抖音等都嘗試過,但最終卻被攜程化解。

作為新出列的挑戰者,京東為何盯上OTA?其打法和勝算如何?能否解決OTA行業的痼疾?按照京東的説法,以「新通路去做供應鏈服務」為名,從便利店到做餐飲外賣、酒旅,未來還會進入美容、醫美等生活服務,這將開啟一場「無限戰爭」。

01

京東入局背后,OTA利潤高過奢侈品

這幾年,文旅消費復甦回暖態勢明顯,也帶動了酒旅行業的火熱。從酒旅行業的產業鏈來看,上游主要是資源供應方,包括交通服務、住宿設施、旅遊景點、租車服務、娛樂設施和保險簽證服務等,而以OTA為主的中游環節扮演着至關重要的角色,成爲了一門高利潤的好生意,這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理解。

一是文旅市場整體呈現兩位數的高增長,但產業鏈上下游卻表現出結構性的經營分化。

文旅部的數據顯示,2024年國內出遊人次56.15億,總花費5.75萬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4.8%、17.1%。但遊客總量以及消費額的上升,卻並未帶來與之匹配的酒店業的同步增長,其核心經營數據與去年同比,總體上呈現出下降趨勢。

公開資料顯示,2024年華住集團、錦江酒店金陵飯店、格林酒店等國內酒店業上市公司,歸母淨利潤均錄得同比下滑。酒店之家數據還顯示,2024年國內酒店的整體RevPAR(每間可售客房收入)為118元,同比下降9.7%;ADR(平均每天房價)為200元,同比下降5.8%;OCC(入住率)為58.8%,同比下降2.5%。即便是希爾頓、萬豪、凱悦這樣的國際酒店,在全球市場呈上漲趨勢,唯獨在大中華區的RevPAR出現下滑。

和酒店業一樣,旅遊類上市企業的經營也並不樂觀。2024年,除了眾信旅遊嶺南控股保持微利增長外,中青旅、香港中旅、凱撒旅業西域旅遊等都出現了淨利潤同比下滑的情況,有的甚至是營收、淨利同比雙降,由盈轉虧。

酒店、旅遊企業表現疲軟,OTA平臺卻風景獨好,盈利暴增。比如攜程、同程旅行在2024年都實現了營收、淨利潤雙位數的增長,其中攜程的淨利同比增速高達72%,而途牛也實現上市以來首次全年盈利,這也一度引發「酒店跌倒,平臺吃飽」的討論。

二是對比其它行業,這幾年OTA的毛利表現一直保持高位,不僅超過互聯網公司,甚至還高過奢侈品,直追茅臺、瀘州老酒等頭部白酒企業。

財報數據顯示,2024年攜程就以81.24%的毛利率,超過阿里巴巴、騰訊、拼多多、百度、網易等一眾互聯網大廠,可説是「最賺錢的互聯網公司」。而且跟奢侈品行業比起來,攜程的毛利率也是驚人,比如2024年奢侈品頭部品牌LVMH的毛利率在67%左右,愛馬仕毛利率在73%左右。

如果將時間再拉長,2018年-2022年,攜程的毛利率分別為79.58%、79.33%、77.99%、77.04%、77.48%,2023年攜程的毛利率進一步提高到81.8%,這兩年來也持續穩定在80%以上水平。

根據頭豹研究院測算,2025年中國在線旅遊市場規模預計突破1.5萬億元,較2022年增長約17.27%,三年複合增長率超過15%。浙商證券發佈研究報告稱,旅遊業增長確定性強,OTA卡位產業中游,是最確定性受益於出行及旅遊大盤增長的板塊。

正式基於這樣的商業考量,各個互聯網大廠都盯上了OTA這塊更大的「肥肉」。尤其是對京東來説,隨着外賣業務陷入消耗戰泥潭,並且投入了很大的成本,其也急需酒旅這樣的高毛利業務平衡新業務虧損。

02

OTA的生意和爭議

從商業營收的角度,OTA無疑是一門好生意。但以攜程為代表的OTA行業,為何能賺得如此高的利潤?酒旅行業業績分化的原因又是什麼?這個更應值得行業深思。

首先從OTA行業的商業模式來看,憑藉龐大的用户流量和高預訂量,OTA在議價權、平臺渠道上具有主動權,以代理模式掌控着上游酒旅供給方的增量部分,且自身無需承擔庫存風險,不僅加劇對酒店ADR的壓力,還會激化行業價格競爭。

一是在價格上。酒旅行業的產業結構決定,其在OTA平臺面前很難像四大航司一樣有絕對的議價權優勢,尤其是中小規模的單體酒店更顯弱勢,而且,面對「頻次提升、客單下滑」的消費現狀,酒店、旅行社的價格戰愈演愈烈,爲了獲取攜程平臺帶來的大量訂單,可能會同意給予攜程較低的採購價格或者更高的佣金返點,利潤空間也大幅壓縮。

二是在渠道上。目前酒店行業的直銷渠道尚未成氣候,過度依賴OTA渠道銷售,而門店爲了提升入住率,不得不向OTA讓利,甚至給出的價格低於自有會員價,導致酒店喪失了定價權,利潤被OTA平臺「攤薄」。數據顯示,2024年酒店行業的ADR和OCC均面臨壓力,酒店行業對入住率的訴求增強。在這種背景下,OTA平臺的流量優勢更加凸顯。

三是競爭帶來的產業內卷。酒旅行業的供給方「增量不增收」,渠道方卻利潤飛增,某種意義上也是「內卷外化」,即上游供給同質化競爭激烈,利潤壓縮,下游渠道卻因為掌握流量和客户,收產能出清的「通道費」能力提升。

其次在企業具體運營上,這包括市場壟斷的影響,以及收取高佣金、干涉商家定價權、大數據殺熟等備受爭議的行為,讓酒旅行業的大部分利潤流向OTA企業。

有數據顯示,2024年攜程在酒旅市場的GMV市佔率高達56%,斷層第一,排名第二的同程旅行,GMV市佔率為15%,美團酒旅佔13%、飛豬8%、抖音為3%。正如上述所提到的,高市佔率的OTA企業,對酒店、旅行社等中小商家俱有很強的控制力,后者爲了訂單和流量,會犧牲掉自身利潤,同意給予平臺較低的採購價格或者更高的佣金返點。

與此同時,之前就有媒體多次曝光,稱攜程通過「調價助手」等產品,強制調整商家價格,禁止商家退出,限制商家價格自主權、以達到「全網最低價」的價格壟斷目的。

日前新華財經一則報道中,提到多家酒店商家反映,在攜程平臺遭遇被強制開通一個叫「調價助手」的功能,攜程可以在后台強制修改商家的房間定價,而迫於平臺的市場地位,諸多的商家只能選擇「忍氣吞聲」。

據報道,寧波市一位酒店店長李經理稱,「一個是自動跟價,一個是活動,攜程這邊報任何活動都不經過我們。比如我們參加活動報的是八五折,攜程直接在后台調成七五折,或是增加紅包,或是調整促銷,都不需要我們的驗證碼,也不需要我們知曉。」

值得注意的是,OTA「殺熟」也是經常被用户吐槽。由於OTA平臺通過大數據分析用户行為,對老用户或特定用户提供更高的定價,而這種「溢價」可能也會流入到OTA平臺。

五礦證券《中國酒店行業:需求低迷與OTA主導格局的背離,何去何從?》的報告曾指出,OTA與酒店的代理合作模式,短期內,儘管可以通過提升OCC帶來一定收益,但從長期來看,限制酒店在定價、品牌溢價以及創新方面的自主性,削弱其差異化競爭力。同時,OTA主導地位加劇酒店渠道依賴,減少其他銷售渠道選擇,抑制市場競爭的公平性和可持續發展。

如果再進一步看,酒店、旅遊等服務業作為吸納就業、穩定消費的主要陣地,實體商家利潤承壓並非好事,壓力最后只會傳遞向社會面;並且從文旅復甦各地的投入產出比來看,本地酒店消費、利潤不斷下探,而在線平臺虹吸「佣金」、「通道費」形成轉移,從税收貢獻來看也不利於激勵地方,「叫好不叫座」無法長期持續。

03

新玩家破局,商戰強者勝算幾何

京東高調入局酒旅,無疑會讓整個行業更加熱鬧,尤其是對攜程直接形成了挑戰。

衆所周知,價格戰一直是國內在線旅遊市場的競爭主題,從酒店打到機票,從年頭打到年尾,新老勢力也是層出不窮。但從之前的「攜龍大戰」、「攜哪大戰」,再到「攜豬大戰」來看,最終的勝利者都是攜程,攜程也堪稱是商戰強者。

比如,2010年,面對市場份額被競爭對手蠶食,攜程梁建章投入5億美元與藝龍網對攻價格戰,此后還在2013年再次拿出5億元打價格戰,這種「殺敵1000,自損800」的燒錢促銷方式,最終讓藝龍疲於應付、不堪重負,攜程入局收購成為藝龍最大股東。

在「攜龍大戰」接近尾聲時,攜程又瞄準去哪兒開打,雙方再次使出價格戰,這也讓公司虧損加劇。2015年10月,攜程與百度進行股權置換,擁有去哪兒45%的股份。也就是説,通過兩次大戰后,攜程已經將老對手藝龍、去哪兒逐一收入麾下,並最終坐上了OTA行業的王座。

但江山代有人才出。當藝龍、去哪兒等傳統勢力歸於攜程系版圖后,飛豬、美團、抖音等這些新勢力也開始向攜程發起挑戰。比如,2014年阿里旅行(飛豬前身)逐漸崛起時,就曾因「低佣金策略」對於攜程構成威脅。據當時媒體報道,攜程以自身的市場地位,號令藝龍、去哪兒對在阿里旅行平臺上運營的供應商採取封殺。而今年3月,飛豬宣佈推出「攻城價」,針對日本京都威斯汀酒店開啟比價,並承諾買貴退差,再次掀起了飛豬與攜程的價格戰。

時至今日,攜程龍頭老大的地位依然穩固。而這一次,京東作為有一個新挑戰者出現,也是直指攜程。劉強東提到,「進軍酒旅領域是因為酒店、餐飲背后也是供應鏈,前端是消費者住酒店、點餐,但背后龐大的供應鏈很雜亂,成本很高。所以,京東希望通過新通路的方式為酒店行業提供供應鏈服務,優化供應鏈成本,推動酒店業經營成本下降,促進行業的良性發展。」

爲了挑戰攜程的地位,在人員配備上,京東以3倍薪資從飛豬、攜程等平臺挖人,同時前美團酒旅高管「老K」(郭慶)團隊坐鎮主導京東酒旅業務;在業務上,京東的機票銷售主打「無捆綁」賣點直擊行業痛點、140元新人紅包、訂酒店有補貼送外賣券等,低價和透明化服務這樣的操作,和當初入場外賣業務的打法如出一轍。不僅如此,京東再次站到道德制高點,稱要把酒旅行業的平均毛利率從60%打到20%。同時京東還有強大的物流與履約能力作為支撐。

京東有備而來,而攜程也不會坐以待斃。接下來的暑期旅遊旺季,雙方或許又將掀起一波腥風血雨的全面戰爭。而那時,攜程不僅需要直面同程、美團、飛豬以及京東的挑戰,同時還面臨着抖音、小紅書等內容平臺的滲透,以及傳統酒店集團的分流。

結 語

當前,OTA市場格局整體來説是相對穩定,但穩定之下也是暗流湧動,畢竟商業是逐利的。京東入局酒旅,也正如一條鮎魚會攪動行業,不論成敗,都會有利於整個行業生態走向良性健康的發展。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