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6-20 17:26
在永樂2025春季拍賣會上,泡泡瑪特的一隻初代薄荷色的Labubu,以108萬元落槌成交。
這個已經不是「潮玩」的價格,而是藝術品的身價。
爲了買到Labubu,韓國泡泡瑪特機器人商店前,有人連夜席地而睡,以在開門一刻可以率先破門而入;在英國倫敦,幾名男子扭打在一起,在泡泡瑪特碼頭前爆發了鬥毆事件。
當然,Labubu是一個炒作出來的「塑料茅臺」,泡泡瑪特可以批量補貨,其價格很容易崩塌。但這不影響泡泡瑪特創始人王寧的財富增長。
在Labubu爆火的同一時間,王寧以208億美元身家,超越牧原股份的秦英林,成為河南新首富,並位列中國富豪榜前十(注:6月17日,泡泡瑪特股價單日暴跌 6.04%,市值蒸發 223 億港元)。
牧原股份是賣豬肉的,豬肉是大眾消費品,覆蓋用户人羣廣,復購率高,而泡泡瑪特做的潮玩,雖然面向垂類人羣,但也有很強的復購率,截至2024年底,泡泡瑪特國內會員超過4608萬,會員復購率達49.4%,其粘性可見一斑。
泡泡瑪特並非一路順風。
泡泡瑪特的股價在近幾年里,如過山車一樣翻滾,其市值從最高峰的超1200億港元,跌至200億港元出頭,蒸發近千億。
這主要是因為潮玩用户的口味變得太快,IP的生命周期較短,Molly這個IP熱度一度下滑,導致泡泡瑪特會員增速和復購率雙雙下滑。不過,在2024年,Labubu這一爆款IP,帶動泡泡瑪特業績再次爆發,使其市值重回2500億港元,直至近期又飆升到3000多億港元。
近年來,泡泡瑪特將海外作為一個重要的增量市場,重點部署東南亞、美國等市場,其在亞馬遜、Shopee、TikTok、獨立站等線上渠道的營收持續攀升。港澳臺及海外的營收,在2024年超過了50億。
不過,在亞馬遜美國站,泡泡瑪特的產品,要與Marvel(漫威)、Disney(迪士尼)等旗下IP同台競技。雖然泡泡瑪特的IP「有個性」,但在美國市場的用户互動與粘性上,依然存在着一定的認知斷層。
接下來,泡泡瑪特該如何繼續講出一個讓全球用户買單的新故事?(下文將具體分析泡泡瑪特在亞馬遜、TikTok、獨立站等銷售渠道的表現)
王寧是泡泡瑪特(POP MART)創始人。
多年前,沒有人會想到,這位85后河南人,從一個普通的「校園商販」變為今天潮玩領域的領軍人物。
王寧出生於普通家庭,第一學歷也不起眼,本科畢業於民辦高校鄭州西亞斯學院。
王寧從小便耳濡目染父母的個體經營,逐漸對經商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並在高中畢業后首次嘗試開辦足球訓練班,賺取了人生中的第一筆財富。
2006年,王寧幫新生拍攝軍訓錄像,然后製作成光盤售賣,讓他在大學里賺到幾萬元。隨后,他成了校園里「格子鋪」最早的嚐鮮者之一。所謂「格子鋪」就是在商鋪里放置標準尺寸的「格子櫃」,只需支付一點租金就可以租用格子寄賣商品。王寧經常批發些小玩意擺到格子櫃里售賣,開始摸到了一些零售的門道。
2010年,王寧在香港接觸到了一家名為「LOG ON」的零售店(互動生活店),由此受到了啓發。回到北京后,王寧在中關村開了一家名為「泡泡瑪特」(POP MART)的潮流商品店鋪。
圖/LOG ON某門店
此時,王寧計劃打造出潮玩界的「屈臣氏」,在店鋪里銷售各種毛絨小玩具、小飾品,以批發和零售的方式賺取差價,此外還賣一些家居、文具等產品。
不過,鋪貨式的經營,使泡泡瑪特店鋪的SKU雜而沒有重點,並且缺乏管理經驗,新店開業向投資方借款周轉,有時甚至因發票問題而被税務局罰款,以至於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處於虧損狀態。
代理產品毛利很低,公司又虧損,泡泡瑪特還推出定製服務,為陌陌、中信出版、咖啡之翼等定製、設計並生產周邊衍生品。此外,王寧還創辦了「淘貨網」平臺,用於對接廠家與商家。即便如此,在2013-2015年,泡泡瑪特依然分別虧損了277萬、1498萬、近2500萬。
王寧這段時間不斷地給各路投資人發郵件,推銷公司項目,並參加創業綜藝節目,以吸引投資。最終,還是有一些投資人相信了王寧描繪的「藍圖」。
2012年天使投資人麥剛投資了200萬元,2013年墨池山創投了600萬,2014年金鷹國際投資1990萬。2015年,金鷹國際又聯合啟賦等機構,一起投了4000萬。
此時,泡泡瑪特的估值提升到3.36億元。兜里有錢,就有了底氣。王寧意識到,代理生意是做不出競爭壁壘的,只有掌握自己獨有的IP,纔有出路。於是,他改變方向,開始致力於獨家IP的打造。
2015年,王寧簽下Molly這個IP,泡泡瑪特迎來了命運的轉折點。Molly於2006年由王信明創作,是「一個嘟着特色嘴脣、有着湖藍色大眼睛的可愛小女孩」。
在這一IP的帶動下,王寧開始擴大其IP版圖,相繼簽下了Dimoo、Labubu、Skullpanda等多個知名IP,並簽約了數百名潮玩設計師,構建了泡泡瑪特獨特的IP生態系統。
2020年,泡泡瑪特在香港上市,成為「盲盒第一股」,時年營收約25.13億元,淨利潤突破5億元。王寧也因此進入財富的快車道,僅用3年時間便積累了500億元財富,成為國內潮玩市場「教父」級人物。
IP產品是撬動其業績上升的主要動力。 截至2023年,其營收破億的IP已達10個。2024年,Labubu所屬的THE MONSTERS系列IP,營收達到了30.4億元。
泡泡瑪特採用國內、國外並重的的策略,近幾年尤其重視海外市場。在國內,2024年,其在線下渠道的收入約45.26億元,主要由實體店和Roboshop(自動售貨機)組成。
值得注意的是,泡泡瑪特收入結構的最大變化,來自海外市場。泡泡瑪特在海外靠的是實打實的「本地化佈局」。2024年,線下渠道營收30.7億元,線上渠道也實現了14.55億元的收入。
其中,泡泡瑪特在Shopee、TikTok、品牌獨立站(下文中將詳細解析獨立站的表現)的表現較為亮眼。
面對過於依賴IP的問題,王寧推出了聯名、手遊、主題樂園等各種玩法,同時積極的拓展海外市場,以Shopee、亞馬遜 TikTok為主要電商平臺,並重點發展獨立站。
目前,POP MART在亞馬遜北美市場沒有出現爆款,但整體表現不弱。
賣家精靈www.sellersprite.com數據顯示,其在美國站的品牌店「POP MART Official Online Store」,近30天預估銷量達12萬單,對應的預估月銷售額約1090.8萬美金。若按當前銷售節奏估算,其近一年累計的預估總銷售額約6462萬美金。(該數據為賣家精靈的算法推算,實際銷量或受新品上架、活動節奏等因素影響而波動)
這還只是其中一家美國賣家的成績。品牌在北美站的200個ASIN,只有12個賣家拿到了購物車,説明其整個渠道控制得還算緊,打法偏向「穩紮穩打」。
數據源/賣家精靈www.sellersprite.com
在產品維度上,POP MART走的是典型的「新品帶節奏,老品守流量」策略。
以SKULLPANDA系列的熱銷產品(B0D2D7MRRL)為例,這是POP MART當前在美國市場最有辨識度的IP之一。最近30天,其聲音系列盲盒在亞馬遜北美站賣出3087單,銷售額約5.24萬美元,衝進細分類目Best Seller榜單的前20名。
這套盲盒走的是暗黑潮酷風路線,12個常規角色+1個隱藏款,疊加「開箱盲抽」機制,把「不可預期感」拉滿,適配了潮玩愛好者的收藏心態。
值得注意的是,該產品的自然流量基礎不錯。賣家精靈www.sellersprite.com數據顯示,該熱銷SKU擁有1350個流量詞,自然流量詞佔比超過70%。雖然廣告投放略顯保守,但也在一定程度上説明品牌正嘗試讓經典款「少打廣、靠口碑」出單。
圖/賣家精靈www.sellersprite.com
「品牌億觀」以關鍵詞【Action Figures】,繼續深入亞馬遜北美市場發現,該關鍵詞下的品牌和賣家的競爭非常激烈。
第一,品牌集中度較高,達到了69.6%。
其中,Marvel(漫威)、Disney(迪士尼)、Sonic The Hedgehog這三個國際大IP,平均月銷量均達到1萬單以上,霸榜前三的位置,而POP MART以1.17萬的月銷量,位列Top4的位置。
第二,賣家集中度更高,達到了89.4%。
從賣家集中度來看,賣家呈現斷崖式的分佈。亞馬遜自營和Disney佔據了以66%以上的市場份額。儘管POP MART排到了第3名,然而銷量佔比僅為7.09%。
總的來説,POP MART在亞馬遜北美站的表現可以用「穩中求進」來形容,面對Marvel、Disney等強勢IP,其銷量與市場份額仍有着較大的差距。
POP MART的品牌獨立站,在近一年取得了相當亮眼的成績,總訪問量達7096萬。
從設備訪問佔比來看,移動端佔比高達68.59%,而桌面端僅佔32.41%,在行業排名第38,顯示出其在潮玩行業中佔據了重要一席。
「品牌億觀」瞭解到,國際潮玩市場存在很多品牌,如美國品牌Funko、日本品牌Medicom Toy、新加坡品牌Mighty Jaxx等。
Funko以熱門影視、動漫、遊戲IP打造「Pop! Vinyl」盲盒模玩。2022年,其獨立站營收約為1.32億美元,佔總收入約17 %。Funko的授權IP,故事普及度高,文化覆蓋廣,相比之下,POP MART側重原創藝術家IP。
而Mighty Jaxx的打法,則是與動漫、潮流品牌合作出限量模型(如 One Piece、Hello Kitty),更偏向單品藝術性,走高定盲盒+限量收藏的路線,對比之下,POP MART的受眾比較大眾化。
在用户總訪問量方面,POP MART以7096萬的總訪問量遙遙領先。相比之下,美國老牌Funko以5216萬的總訪問量位居第二。
其中,POP MART以7096萬的總訪問量遙遙領先。相比之下,美國老牌Funko以5216萬的總訪問量位居第二。
POP MART的直接流量+自然流量的佔比高達88.8%,高於Funko(83.07%),説明消費者更多地通過搜索引擎,尋找POP MART的相關信息,但其在社交媒體上的表現相比Funko略顯遜色。
在用户畫像方面,POP MART的用户羣體以女性(佔比58.27%)和18-34歲的年輕消費者為主,同時具有一定的男性用户基礎(佔比41.73%)。
其中,18-24歲的用户羣體佔比28.01%,這部分多為在校讀書的高中生和大學生,他們對潮流文化和獨特的設計有強烈的興趣,而佔比最大的年齡羣體為25-34歲(36.87%),這一年齡段的用户,通常是具備一定購買力的年輕職場人士,願意為購買盲盒或收藏品等個人興趣投入更多的資金。
從用户Top10來源國可以看出,POP MART的市場遍及東南亞、北美、澳洲等國家。 其中,東南亞和北美市場的流量份超80%,是POP MART的主要市場。 值得一提的是,該品牌在東南亞,尤其是泰國(流量份額19.83%)的市場滲透較強。
泰國是東南亞潮流文化的核心市場,年輕消費者對潮玩文化有着極大的興趣,他們熱衷於收藏潮流玩具,並形成了濃厚的社區文化,尤其是在首都曼谷等城市。
近一年,POP MART在展示廣告聯盟中,Google Display Network的佔比近80%,同時輔以Skimlinks等內容驅動推廣,旨在一些針對性的電商和內容平臺上,增加其品牌的滲透率。
在付費搜索廣告中,POP MART一方面通過與熱門IP合作,以及發佈新品吸引消費者。這些廣告詞非常注重突出品牌特性(如全球生活方式品牌,藝術與設計和流行文化融為一體的定位),另一方面通過購物滿額禮物、快速發貨等促銷活動,引導消費者訪問其官方商城。
社交媒體為POP MART獨立站提供了5.82%的流量佔比。
「品牌億觀」瞭解到,POP MART在社交媒體的佈局非常廣泛,包括TikTok、Facebook、Instagram等主流平臺。
這些平臺的主要賬號,總粉絲數量超過了530萬。其中,僅一個TikTok賬號的粉絲就佔據了近半數的粉絲(260萬)。
POP MART的社交媒體流量結構,展現出獨特的分佈模式。粉絲排名第二的Facebook賬號,佔比達到了33.7%。
在TikTok 上,POP MART表現出「多點開花」的全球化運營模式,在北美和東南亞地區擁有大量的TikTok賬號和小店。
新加坡賬號(popmartglobal)在TikTok矩陣中佔據重要位置,粉絲數量達140萬,視頻播放量高達1.1億次,而泰國的賬號(popmart.th.shop)雖然粉絲數相對較少(53.4萬),但播放量也達到了4360萬次,顯示出該市場的巨大潛力。
相比之下,POP MART在美國的兩個賬號(popmart_us和popmart.usshop)粉絲數相對較少,視頻播放量和互動數據也不如其它地區。
POP MART在TikTok小店同樣有着不俗的表現。
其中,泰國本土小店(POP MART Thailand Online)和美國本土小店(POP MART USSHOP)無疑是其最成功的代表,預估總銷售額分別達到了1076萬、1009萬美元。
「品牌億觀」認為,泰國本土小店的銷售額之所以遠超其它國家,可能與其選擇的運營模式有關:POP MART在泰國的小店定位為本土店鋪,而非跨境店鋪,這意味着其在物流、客户體驗都更加本地化,提升了用户的購物體驗。
此外,這兩個店鋪在運營方式上,都通過與大量的達人合作,並持續輸出視頻內容,提高品牌的影響力。
POP MART非常重視在社交媒體的內容營銷。
通過在TikTok直播帶貨、藉助周年慶典在Facebook發佈新品、在Instagram發佈人氣產品AI視頻等方式,不僅提高了品牌影響力,還增加了銷售轉化。
POP MART利用TikTok直播來擴大其在美國的市場影響力,尤其是從2023年11月開始,他們的直播銷售額在短短3個月內增長了三倍。
通過在直播中展示即將發佈的產品,客户可選擇讓主播在直播期間,打開他們的盲盒。這種獨特的「現場開箱」方式複製了POP MART的盲盒體驗,讓觀眾感受到期待、驚喜和喜悦。不僅提高了粉絲參與度,也推動了銷售額的增長。
爲了慶祝即將到來的14周年慶典,POP MART在Facebook展示了新推出的「Matchless」盲盒系列,這一系列將中國武俠文化與其標誌性角色相結合,受到全球粉絲的歡迎。
此外,POP MART在TikTok和Instagram發佈了,LABUBU、DIMOO和MOLLY三款玩具產品的AI視頻,分別獲得了超過百萬和千萬的播放量。
(文/品牌億觀)備註:部分數據資料來自第三方,僅供行業參考。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藍海億觀網」(ID:egainnews),作者:品牌億觀,36氪經授權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