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6-20 17:07
2024年夏天全網爆火的冰杯,價格也被打下來了?
Foodaily發現,一些線上平臺將普通冰杯首件價格壓低至1元甚至0.01元,與此同時,各大茶飲品牌如古茗、書亦燒仙草也紛紛上線「1元冰水/冰杯」活動來吸引客流。
圖片來源:美團外賣
去年,Foodaily曾跟進報道並深度剖析了冰杯在日韓市場爆紅的底層邏輯,引發行業關注與熱議。
在文章評論區,讀者們就冰杯的價格、使用場景等方面展開了激烈的討論,「沒有完整的產品生態」、「缺乏細化的使用場景」、「定價偏高」等犀利的觀點道出了冰杯在當時所面臨的一些短板。
圖片來源:Foodaily
一年過去,Foodaily發現,此前質疑的聲音並沒有讓冰杯停滯不前,這股冰杯熱潮勢頭不減反增。
據《2025中國都市消費行為白皮書》顯示,冰杯銷量連續兩年增速超300%,一線城市人均年消費冰杯達48杯,冰杯的市場滲透率正在不斷攀升[1]。
進入2025,冰杯市場圍繞產品生態、場景應用、價格等方面有了更落地的變化。
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看看今年的冰杯還能怎麼玩,冰杯為什麼能高速狂奔?
去年夏天,蜜雪冰城推出的「1元冰杯」,以極低的門檻吸引了大量消費者進店。
而今年夏天茶飲戰場再現「一元戰術」。
古茗在線下門店推出1元冰水,同樣引發消費者和行業的廣泛關注。
就在前幾天,書亦燒仙草在湖南門店推出「1元冰杯」,消費者任意消費+1元就能換購,+1.5元還能換購檸檬冰杯,且支持線上點購。
圖片來源:小紅書、書亦燒仙草
無論是1元冰杯和1元冰水,本質上都在利用「來都來了」的心理學。消費者爲了低價格進店,看了菜單后,很容易順手帶杯別的奶茶。
根據古茗門店統計數據,購買1元冰水的顧客中約35%會加購其他產品,最終客單價通常能突破20元[2]。用這些高頻低價的產品把消費者吸引進門店,再用高毛利的產品實現盈利,這是商業中常見的營銷策略。
茶飲門店用「一元戰術」打得火熱,而渠道商則圍繞冰杯,不斷精進銷售策略。
前不久,美團小象超市在線上推出一組霸氣橙子冰茶套餐,里面包含小象自營的NFC橙汁、東方樹葉的茉莉綠茶、一杯冰杯和一瓶檸檬水,消費者下單后送到家,就可以在家調配出冰爽的夏日飲品。
圖片來源:小象超市
這個變化的有趣之處在於,過去冰杯的DIY飲品主要靠消費者自發創意和分散購買飲料進行搭配;而現在,渠道直接將冰杯與酒水飲料打包成一站式DIY套餐售賣,將冰杯作為核心組件嵌入場景化的商品組合中,不僅簡化了DIY飲品的流程,還將冰杯升級為提升客單價組合營銷策略的一部分。
而這只是冰杯在夏日飲品中從配角到主角地位升級的一個縮影。憑藉「冰+飲料」的組合效應,渠道正將冰杯的流量密碼轉化為實打實的「帶貨能力」。
去年,伴隨着冰杯的爆火,這個跡象就已經顯現。
農夫山泉推出冰杯后,憑藉社媒平臺上網友分享的飲品DIY內容而走紅,「復刻橙C美式」等用户創作內容也為其旗下炭仌、水溶C100、NFC果汁等單品帶來了夏日爆火的機會。有線下渠道更是趁熱度推出買一瓶NFC果汁、水溶C系列加1元得農夫山泉冰杯一個的活動,打組合拳帶動飲品銷量。
在即時零售端,這個組合策略帶來的效果更加亮眼。根據2024年餓了麼夏季數據,「酒+冰塊+飲料」外賣搭配量同比增長211%,遠高於酒自身的增速;「飲料+冰塊」外賣搭配同比增長142%[3]。
到了今年,同樣的爆品邏輯正在上演,一些線上店家直接開闢「DIY 特調」專區,直接提供「酒+冰塊+無酒精飲料」三件套,滿足家庭小聚、辦公室小酌、深夜解暑等多元需求。
圖片來源:餓了麼
「有飲料的地方就有冰杯」,正在逐漸成為各個渠道的共識。
如今,消費者走進便利店會發現,冰杯的冰櫃通常會和飲料冷櫃擺放在一起。這種陳列方式會促使顧客在選購冰杯時,經常會順帶拿起其它飲品,形成「順手帶一件」的附加消費模式。
便利店、即時零售、茶飲門店,不同渠道都在用冰杯完成「引流」到「轉化」的商業閉環,各大連鎖便利店如羅森、7-11、全家、美宜佳等,更是早已將冰杯列為主推單品。各商超如盒馬、開市客等也都在不斷推出升級冰杯。
圖片來源:小紅書
冰杯的價值正在遠超本身的冰塊功能,成為夏日飲品的核心主角。
進入2025年,不只是渠道端口的銷售策略在變化,冰杯在產品形態、使用場景上也愈加細分。
如今,越來越多的品牌推出風味冰杯,例如咖啡冰杯、水果味冰杯、檸檬茶味等;甚至在冰杯中添加真實果片,讓口味更加豐富且具有觀感。將飲品倒入冰杯,再搭配水果,便能成為一杯「高顏值」飲品。
圖片來源:美團外賣
杯中冰塊的形狀也正在卷出新高度。除了塊狀和球狀,前段時間7-Eleven和羅森分別推出的小熊冰杯,更是將冰杯的顏值帶向了next level。冰杯中棕色小熊形狀的冰塊,自帶咖啡焦糖和可樂的味道,引得網友紛紛測評。
圖片來源:小紅書用户@wss 、@7-ELEVEN成都
不止口味和形狀,冰杯的包裝也在不斷升級。在今年全家便利店的冷櫃里,就能見到印有MBTI的冰杯包裝,精準戳中年輕人熱衷標籤化、個性化的消費需求。
4種不同瓶身上的「E人駕到」、「I人勿cue」等人格專屬標語,既能幫助消費者表達個性,也進一步放大了社交傳播的觸點,引得消費者紛紛打卡「集郵」4種冰杯。
圖片來源:小紅書
除此之外,部分品牌已經看到了冰杯的「帶貨」能力,開始針對冰杯的銷售場景推出配套產品。比如,咖啡品牌永璞推出了袋裝即飲美式咖啡,包裝上直接寫着「搭配冰杯更好喝」。
其實,冰杯配套產品的商業成功在韓國市場早有先例。韓國便利店中的袋裝咖啡通常與冰杯一起享用,因此夏季銷量很高,尤其集中在7月和8月這兩個月。
以韓國排名第一的袋裝咖啡品牌Cantata為例,2018年7月和8月兩個月的銷量約為2600萬包,約佔全年銷量的45%[4]。由此可見,搭配冰杯的飲品市場潛力巨大。
圖片來源:대한투데이
而在行業端,傳統巨頭與新興品牌共同入局,讓這場「冰杯革命」持續發酵。
不僅製冰領域的老玩家如冰極限、冰力達等在不斷深耕,便利店、商超等渠道也推出了自有品牌冰杯。
與此同時,蒙牛、伊利等傳統乳飲巨頭也紛紛跨界入局。2024年底,伊利在其2025年新品發佈會上展示了自家冰杯;今年3月,蒙牛也發佈了「冰+」系列,進一步豐富了冰杯市場的品牌陣營。
圖片來源:蒙牛、小紅書
前文提到,一些線上渠道爲了引流推出僅限第一杯的超低價冰杯,但目前在線下便利店和商超,普通食用冰杯的價格普遍還是在3-5元左右。
但消費者對冰杯的熱愛並沒有因為價格而降低。小紅書上,冰杯相關筆記數量一直在上漲,去年6月已有4萬+,而目前已超10萬。
問題來了,年輕人為什麼甘願花兩倍於礦泉水的價格去買一杯冰塊呢?
不只是價格層面的考量,對於冰杯的火熱,不少消費者也有其他的質疑:
市場上有製冰機,便利店、商超冰櫃里也擺滿了各種冰飲,新茶飲品牌更是提供了現成的冰爽飲品,為何還要單獨購買冰杯呢?
Foodaily認為,這可以從社交需求、懶人經濟2個層面來分析。
1、社交場景需求與DIY熱潮疊加,冰杯進化為移動的社交載體
小紅書上與冰杯相關的10萬+筆記中,絕大多數都在分享「冰杯+酒水飲料」的DIY配方。
社交媒體的興起,讓DIY飲料成為年輕人的社交符號,而冰杯在這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圖片來源:小紅書
根據尼爾森IQ調查,在便利店購買冰杯的消費者中,69%的消費者都用於自制飲料。
此前,商超常見賣小瓶酒和飲料的組合,為消費者提供了初步的DIY調飲思路。自制調飲中最不能缺少的就是冰塊,但自己凍冰塊,不僅耗時且需提前準備,無法滿足即時需求。
而「低成本、易操作」的冰杯,恰好填補了最后這一個環節。無論是調製冰茶還是雞尾酒,人們只需一個冰杯,就能隨時隨地享受調製的樂趣和美味。
與直接購買茶飲店或酒館成品相比,這種DIY體驗不僅價格更可控,更能獲得「親手完成」的情緒價值。不少商家也根據這一消費需求,推出了一系列跟自家冰杯搭配的「飲品特調公式」,給消費者提供選擇和靈感。
圖片來源:7-ELEVEN、冰菓珠、冰極限
根據《2025抖音精選年輕人十大趨勢》,低成本「叛逆」與「表達自我」已成為當下年輕人追求的生活方式。冰杯的出現,讓他們能跳脱傳統菜單限制,自行創造並分享「網紅配方」,不僅個性化十足,而且能在社交媒體上獲得大量點贊和評論,並引發二次裂變,進一步刺激更多人嘗試併購買冰杯。
2、「懶人經濟」與冰爽需求,冰杯是行走的「小型便攜冰櫃」
與DIY熱潮相輔相成的,是「懶人經濟」下的即時滿足心理。隨着氣温不斷攀升,人們對「持久冰涼」體驗的渴求愈發強烈。冰杯不僅能讓普通飲品保持更長時間的低温,還能讓咖啡、果汁、汽水等口感更為清爽。
相比於在家使用製冰機、花費冰箱空間並等待冷凍,購買預製冰塊顯然更省時省力。而便利店隨手可得的冰杯搭配即時零售的閃送服務,讓冰杯成為「即買即用」、隨時解渴的夏日神器。
《2023即時零售冰品冰飲消費趨勢白皮書》顯示,超過40%的消費者希望酒水、飲料、乳製品能在冰鎮狀態下食用。冰杯作為「行走的冷櫃」,讓飲品在盛夏更持久。
從農夫山泉推出冰杯開始算,冰杯在國內引發行業廣泛關注僅僅2年,但市場價值早已超越本身。消費者購買的不僅僅是普通的冰塊,而是能隨時隨地調出想喝飲品的掌控感和即時滿足感。
要讓冰杯真正成為「長紅生意」,不僅需要需求端保持旺盛,更考驗上游供應鏈的穩定與成本控制。
據瞭解,常見的杯子一般用PET材質,這種塑料在低温環境下會變脆,冷凍以后容易破碎開裂。韓國的冰杯採用乙二醇改性PET樹脂(PET-G)製成,中國目前還主要依賴進口。
但隨着國產化進程加速,冰杯的供應鏈成本有望得到進一步優化。屆時成本下降,冰杯的價格可能纔會真正地被「打下來」。
參考資料:
[1]伊利、農夫山泉、蜜雪冰城…冰杯大戰正酣,「一元陣營」再添戰火? | 中國冰淇淋
[2]只賣1元!古茗「最炸裂」單品嚇壞雪王 | 互聯網品牌官
[3]2024夏季即時零售冰品酒飲消費洞察報告 | NIQ&餓了麼
[4]얼음컵과 즐기는 파우치 커피 올해도 매출 쑥쑥! 한해 매출의 절반 차지하는 7, 8월을 잡아라! | 롯데칠성음료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Foodaily每日食品」,作者:Yue Wang ,36氪經授權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