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6-20 12:25
登錄新浪財經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評等級
來源:險企高參
<文|生一 編|東東槍>
當保險行業監管趨嚴、壽險業轉型愈發深入,這家曾擠進行業前三、以激進擴張聞名的「黑馬」險企,能否用事實數據迴應外界種種質疑?
近年來,由潮汕「大佬」張峻掌控下的保險公司富德生命人壽顯得有些撲朔迷離,公司已連續四年未披露年報、連續13個季度未披露償付能力報告,原本應透明的數據被「故意」遮蓋。
儘管富德生命人壽總是以「過渡期政策調整」為由解釋為何延迟披露,但從公司實控人張峻陷入「失聯」風波、監管機構對公司展開調查、公司一二把手相繼離任、激增的監管罰單以及消費者投訴 【下載黑貓投訴客户端】量上升等具體事實來看,公司真實經營狀況似乎並不是那麼樂觀。
綜合富德生命人壽最后一次披露相關信息顯示,2021年四季度公司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僅為103%,已逼近監管紅線。如今四年時間過去了,富德生命人壽的這塊「遮羞布」仍未揭開。當保險行業監管趨嚴、壽險業轉型愈發深入,這家曾擠進行業前三、以激進擴張聞名的「黑馬」險企,能否用事實數據迴應外界種種質疑?
激進舉牌暗藏隱患
近四年業績「迷霧」重重
富德生命人壽的成立還須追溯至23年前,彼時這家公司還叫生命人壽,實控人也不是張峻,其股權由較為分散的八家股東持有,大股東為鼎鼎有名的鄭裕彤家族。直到2006年,張峻纔開始從這八家股東手中陸續「接盤」生命人壽。2007年在取得生命人壽22.53%的股權成為第二大股東后,張峻又巧妙地説服其他各路股東將公司總部從上海搬遷至深圳,由此正式開啟了這家公司的「狂奔」之路。短短几年時間內,無論是保費規模還是資產總額皆實現大幅增長,同時分公司和子公司在全國各地「遍地開花」。后來張峻又通過一系列隱祕的股權代持與關聯交易,逐步控制了生命人壽超90%的股權,2014年公司正式更名為富德生命人壽,「富德系」成為這家壽險公司的主人。
據富德生命人壽官網信息,目前公司股東組成為深圳市富德金融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佔20%,深圳市厚德金融控股有限公司佔17.93%,深圳市國民投資發展有限公司16.77%,深圳市盈德置地有限公司15.27%,深圳市洲際通商投資有限公司佔11.7%,富德保險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佔10.57%。而實際上,這六大股東盡數由張峻直接或間接掌控。
掌控富德生命人壽后,張峻便開啟了「資產驅動負債」的模式。他一方面通過銀保渠道狂賣高成本、短期限、保障低的理財型保險產品,快速做大保費規模;另一方面則將保險資金投入股市、地產及能源項目,構建起一張龐大的關聯交易網絡,而且富德生命人壽在保險資金運用渠道方面似乎比其他保險公司更為特殊。
從其官網披露的年報數據來看,2010年富德生命人壽年度保費首次突破100億元,新單保費同步破百億;2015年更是達到了巔峰,規模保費高達1651.94億元,市場排名迅速升至行業第三,超過新華人壽、太保壽險與人保壽險,緊隨中國人壽和平安人壽之后。同樣的,隨着保費的激增,2015年富德生命人壽的營收和淨利潤也均達到歷史頂峰,分別為1305.09億元和95.53億元。
但是2016年受萬能險監管收緊及實控人張峻被調查的雙重影響,保費下降至1039.99億元。隨后幾年保費又持續收縮,2019年保費僅剩537.87億元,2020年雖小幅回升至638.68億元,但規模仍不足2015年的一半。2016年公司也開始出現虧損,淨利潤虧損高達38.81億元。2017年至2019年兩年間公司僅實現微薄盈利,2020年合併口徑下公司實現淨利潤11.05億元。
2021年,富德生命人壽的年報披露便戛然而止。
在暫緩披露公告中,富德生命人壽僅以「過渡期政策調整」為由搪塞,這也引發了外界對其真實經營狀況的種種猜測。根據《保險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第二十四條,保險公司若不能按時進行信息披露,除了要公佈未能按時披露的原因,也要公佈預計披露時間。但富德生命人壽至今並未對外公佈年報預計披露時間。
2021年第四季度披露的最后一份償付能力報告顯示,富德生命人壽的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僅為103%,已逼近監管紅線,而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更是低至87%。除此之外,2023年4月,由於上一年度資產負債管理能力評估的不利結果,富德生命人壽的股權投資管理和不動產投資管理能力暫時未能達標。
近年來,雖無直接數據反映公司盈利狀況,但據山東省保險行業協會近期披露,2025年1月富德生命人壽山東分公司保費同比下滑34.57%,市場份額降至1.48%。這一數據或許也能反映出富德生命人壽整體增長乏力的一種艱難困境。另據公開信息,2023年富德生命人壽實現了歸母淨利潤的盈利,2023年富德生命人壽實現總規模保費收入超1100億元,理賠總金額達40.11億元,同比增長了11.23%。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保費的「狂飆」以外,張峻在取得富德生命人壽控制權后,還迅速將保險資金投向了金融保險、能源化工、房地產、基礎設施建設等多個領域。此外,富德生命人壽還在二級市場頻頻舉牌,已耗資近千億,目前持股5%以上的上市公司高達九家。具體來看,5家H股公司分別為恆嘉融資租賃、首鋼資源、佳兆業集團、中煤能源、重慶銀行。4家A股公司分別為農產品、金地集團、浦發銀行、北京文化。除此之外,富德生命人壽還從佳兆業集團手中接手了另外一家金融機構國民信託40.73%的股權,成為其第一大股東。
前不久,「富德系」旗下的富德生命人壽和富德金控又共同受讓了上市公司廣匯能源9.76億元的股份,佔公司總股本的15.03%。其中,富德生命人壽持有9.83%,富德金控持有5.2%。根據公告,廣匯能源轉讓價格定為人民幣6.35元/股,富德生命人壽和富德金控分別需要支付轉讓價款約40.55億元和21.45億元,合計接近62億元。
富德生命人壽在二級市場和不動產領域雖然長期大把撒錢,但並不是每一次投資都能獲得豐厚的回報。例如,2023年,富德生命人壽就因重倉地產股金地集團導致投資浮虧超20億元,其股價年內跌幅達62%,直接拖累全年利潤;投資名單上的佳兆業集團同樣屬於一家有問題的房地產企業,公司目前仍處於債務重組階段,股價已下跌至0.15港元,市值大幅縮水僅剩10.73億港元;其投資的北京文化雖有不少爆款影視作品出現,但也已連續五年處於虧損狀態。
張峻低調回歸3年謀局求變
監管女將淡出「80后」少帥難挽頹勢
隨着張峻在2022年低調回歸出任富德集團總經理后,富德生命人壽的高管變動也變得比較頻繁起來,總經理張漢平和董事長方力二人相繼在2023年和2024年辭任。隨后重擔都落在了徐文淵這位「80后」身上,他目前不僅擔任着總經理一職,同時還代行董事長、法定代表人職務,同時還分管人力資源、戰略企劃等核心部門。
當然這正是張峻在對這位年輕高管委以重任,徐文淵出身背景聚焦財務與科技,也能反映出大股東對技術型人才的側重。
實際上,縱觀幾個頭部險企,如今無一不都在提拔「年輕」力量,一大批「少帥」紛紛開始走向前臺。
公開資料顯示,年僅43歲的徐文淵出生於1983年11月,他畢業於湖南大學金融學(精算方向)專業,本科學歷,經濟學學士學位。徐文淵於2006年10月加入富德生命人壽,曾先后擔任富德生命人壽財務管理部報告處經理、董事長辦公室主任助理、財務管理部副總經理、投資財務部總經理、第四屆監事會職工代表監事,生命保險資管公司財務部總經理、公司財務負責人,富德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財務總監等職務。2024年7月,徐文淵在代行總經理職權一年后正式出任富德生命人壽總經理一職,同時代行公司董事長、法定代表人職責。
值得注意的是,徐文淵還在2024年還進入了金地集團的董事會,其中或許又是張峻在背后下的另外一盤大棋。
從表現來看,徐文淵擔任總經理以來,富德生命人壽的期繳業務有所增長,銀保渠道新業務價值同比有提升,同時個險渠道轉型也取得了一些效果,昔日過度依賴銀保渠道的局面有所改善。但是,面對保費收入下滑、償付能力隱憂、歷史包袱過重等問題,「少帥」徐文淵無疑仍面臨着很大挑戰。
十多年來,除了實控人張峻以外,已經辭任的方力和張漢平也是富德生命人壽十多年發展過程中無法繞開的兩個名字。
「女將」方力於2011年加入富德集團,2014年8月正式接替張峻擔任富德生命人壽董事長一職,2024年4月因個人原因辭任董事、董事長,但目前仍繼續擔任富德集團副董事長。
公開資料顯示,方力出生於監管系統,她曾先后擔任原中央金融工委正處級祕書和原保監會人身保險監管部監管處處長、監管部副主任。2011年5月,方力空降至富德生命人壽擔任董事,2014年即擔任董事長。在擔任董事長的十年間,方力不僅主持完成了公司更名,還為公司確立了「客户至上、突出主業、向善而行」的戰略方向,同時主導了公司從單一壽險業務向綜合金融服務的轉型升級,構建起包含保險、健康管理等多元業務板塊的生態體系。
總經理張漢平則出身於銀行系統,早期他曾在建設銀行任職。歷任富德生命人壽總經理助理兼辦公室主任、人力資源部總經理,公司副總經理、常務副總經理等職務,兼任生命保險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2014年2月,正式由常務副總經理升任總經理一職。據瞭解,張漢平和張峻之間存在親戚關係,曾長期被張峻視為肱骨。張漢平早期還曾擔任過張峻的房地產開發平臺深圳市新亞洲實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助理。
據財新早期文章報道,董事長方力和總經理張漢平這對搭檔一開始合作得並不是很愉快。2016年,張峻因牽涉某位高管被協助調查后,二人即在有些問題上產生了分歧。如今二人都已離任,僅方力還在集團任職。
徐文淵雙職一肩挑的模式應該不會持續太久,長期如此難免會削弱董事會與總經理的制衡機制,進而影響公司風控。所以其新任董事長的人選應該也不會拖得太久。至於徐文淵接下來會不會進一步升任爲正式的董事長,我們可以拭目以待。
早期無序擴張后遺症顯現
監管罰單和消費者投訴多增
很顯然,對於一家保險公司來説,產品和服務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產品的設計應該基於消費者的根本需求,而服務則更多的是需要注重細節。
就產品而言,富德生命人壽在經歷了早期的無序擴張后,在新一輪市場趨勢與政策導向下,其產品線也從單一高成本、短期限、保障成分低的理財型保險產品發展爲融合了養老、健康、科技以及公益元素的差異化產品矩陣。
早期爲了迅速做大規模,富德生命人壽選擇通過銀保渠道大量出售中短存續期產品,但該舉措很快就被監管按下了「急剎車」,一時間萬能險「退保潮」出現,公司不得不對當時稍顯「粗製濫造」的產品結構進行調整。在隨后的幾年中,重疾險和醫療險等健康保障產品開始細分人羣,擴展保單責任;增額終身壽險、年金險等財富管理產品則更加註重為客户平衡安全性與靈活性。
在服務方面,「更快、更省、更輕松」是富德生命人壽對消費者喊出的一句口號。其打造的綜合服務APP「E動生命」對外宣稱可實現全流程查詢、變更、管理,幫助客户全面掌控自己的保單服務。
儘管在產品設計和服務上對消費者有着種種創新和承諾,但是近年來富德生命人壽卻頻繁因公司合規漏洞和業務操作失範,受到金融監管部門的處罰,同時在黑貓投訴等維權平臺被消費者投訴的次數也在逐年增多。
實際上,2016年張峻被協助調查時,富德生命人壽償付能力不足的問題已然暴露,而且由於公司的野蠻擴張,不少5%-8%的高現價產品背后也存在着兑付風險,與此同時在二級市場的頻繁舉牌則進一步加劇了公司的流動性風險。當時的富德生命人壽似乎已經徘徊在了危險的邊緣地帶,且一度成為監管部門的重點警示對象。
我們單從近兩年監管處罰內容來看,財務造假、銷售誤導等違規行為明顯成為「重災區」。
在最近的6月份,富德生命人壽代理人鮑某某保險營銷過程中,銷售2份保單后向投保人微信轉賬違規給予保險合同約定以外的利益,監管作出警告並處罰款0.4萬元的行政處罰;上個月,富德生命人壽嘉興中心支公司因業務財務數據不真實,被罰款25萬元;2024年12月,富德生命人壽淮北中心支公司因編制虛假資料,佣金用途不真實,保險產品培訓宣傳內容不合規,對代理人執業登記信息審覈管理不到位等主要違法違規行為,被罰款22萬元;2024年9月,因欺騙投保人,富德生命人壽遼寧分公司被罰款21萬元,同時相關責任人警告並處罰款7萬元。
2024年1月富德生命人壽就有三家地方公司相繼被監管處罰。富德生命人壽寧德中心支公司因「給予投保人保險合同約定以外利益」被處以罰款12萬元;富德生命人壽新疆分公司因「唆使、誘導保險代理人進行違背誠信義務的活動」罰款6000元;富德生命人壽渭南中心支公司因「未按照規定使用經批准或者備案的保險條款」罰款11萬元。
通過查詢黑貓投訴平臺發現,關於富德生命人壽的投訴共有591條。從投訴事由來看,內容多涉及虛假宣傳、欺騙消費者、銷售隱瞞保險條款、保險公司誤導誘導銷售、未告知風險刻意隱瞞條款欺詐誤導等。
例如,不少消費者在購買富德生命人壽的某款重疾險時,被銷售人員誤導為「有病治病,沒病就當存錢」,也就是產品既可以保障重大疾病又可以進行儲值獲得收益,但是保單到期后卻連本金也無法返回,消費者在平臺要求退保后也只能退還現金價值。實際上,該款產品僅能保障重大疾病,根本不能實現保值功能。一般而言,保險公司的增額終身壽險和年金險才具備財富管理功能。例如,購買年金險后可在第幾年起返還現金流,同時附加萬能賬户二次增值。而重疾險的賠付方式往往是一次性支付,被保險人只有在確診患有保險合同約定的疾病后,纔可以獲得相應的賠付。但從消費者投訴內容來看,富德生命人壽的不少銷售卻故意將二者混為一談。
保險+康養是噱頭還是真功夫
增長乏力下價值轉型能否破局?
目前不僅僅是富德生命人壽自身存在着各種各樣的問題,整個保險行業在低利率環境、客户需求變化及監管政策調整的多重壓力下也都面臨着不小的挑戰,大家都在絞盡腦汁的探索轉型之道。
種種跡象表明,長期低利率環境加劇險企利差損風險,其投資收益無法覆蓋保單承諾利率,而經濟高增長時期的高預定利率保單則會成為歷史包袱,這一點對於富德生命人壽來説尤為嚴重;其次,在人口老齡化趨勢之下,保險市場從增量競爭轉向存量競爭,市場競爭焦點也從「爭奪新客户」向「提升現有客户價值」轉移;行業主力產品雖從增額終身壽險轉向浮動收益型的分紅險,但2025年「開門紅」中分紅險佔比提升比較緩慢,消費者亟待需要市場教育。
這樣的大環境之下,和平安、友邦等頭部險企類似,富德生命人壽近年來同樣在致力於構建一個多層次、場景化的產品生態體系,公司想要通過覆蓋更多場景來鍛造屬於自己的「產品+服務」利器,長期實施「以客户為中心」的發展戰略。其中,「保險+康養」同樣也是富德生命人壽重點佈局的一個領域,2024年4月正式推出了「富德養老,美好生活」的康養品牌。
具體來看,在健康養老產品方面,富德生命人壽推出了「鑫禧年年」系列年金產品,該產品為特定保險產品的投保人、被保險人及其雙方父母提供富德管家健康養老服務,同時還可以實現「一代投保、兩代受益」;終身壽險產品實現養老功能延伸,傳世金尊增額終身壽支持減保取現補充養老現金流,可對接保險金信託。
在養老服務方面,富德生命人壽創新性提出了居家環境適老化改造,包括平緩高低落差、浴室改造、增加適老設施等服務。消費者可以通過在康養客户體驗中心來選擇不同的養老服務,既可以根據保單的應交總保費靈活兑換改造服務包,經第三方專業評估公司出具評估報告和改造方案后,獲取硬件及服務,改善自身居住環境,實現居家安養;也可通過一鍵呼叫「富德管家」,享受涵蓋健康管理、醫療協助、生活協助以及精神生活等在內的22項具體服務內容。
整體而言,富德生命人壽的戰略發展優勢或將集中於場景化產品創新與政策借勢能力,但劣勢卻根植於「公司治理漏洞與高現價萬能險退保所導致的流動性危機」等歷史包袱形成的「惡性循環鏈」之中。
儘管其「保險+康養」創新模式屬於輕資產運營,但適老化改造過程和「富德管家」或將過度依賴外部供應商,服務質量有可能參差不齊。而且其康養體驗中心目前僅落地河北、廣西等少數省份,全國100家的目標計劃三年完成,進度會滯后於宣傳。
實際上,與其他保險公司不同,實控人張峻從一開始就想以富德生命人壽為核心打造一個金融+實業+能源的巨大版圖,其計劃重點是發展新能源板塊。張峻迴歸后,仍然十分重視能源板塊的發展,在他為數不多的公開亮相中,有不少就是參加富德能源相關的交流會。而從近期富德系受讓廣匯能源股份來看,其資金投向仍然是將能源板塊作為靶心。
就像其背后的「隱祕大佬」張峻一樣,富德生命人壽在經歷過高光時刻之后,選擇用連續四年年報、13個季度償付能力報告「缺席」的方式來「暗淡」了自己。
在缺乏及時、完整、可信的財務數據支撐下,面對歷史遺留的高風險投資、償付能力緊貼紅線等問題,總經理、董事長「雙肩挑」的徐文淵又該如何推動其「保險+康養」等新戰略落地生根,同時又該如何配合張峻構建「金融+實業+能源」帝國的雄心。公司是最終揭開「遮羞布」,用真實、健康的數據迴應質疑,從而實現真正的價值轉型?還是積重難返,在拖延中耗盡最后的機會,最終迎來監管更嚴厲的審視?昔日壽險「老三」究竟還能「拖」多久?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