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6-20 16:21
犀牛之星訊,6月19日消息,北京證券交易所上市委員會2025年第10次審議會議結果出爐:能之光(873715)符合發行條件,上市條件和信息披露要求,成功過會。
犀牛之星APP顯示,能之光是從事高分子助劑及功能高分子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是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公司以高分子材料接枝改性技術為基礎,深耕相容劑、增韌劑和粘合樹脂等功能高分子產品,自主研發出了300多個牌號的產品,為客户提供不同性質材料間相容或粘合所需的高分子材料及解決方案。產品應用於改性塑料、複合材料和高分子功能膜等材料,應用領域覆蓋汽車、線纜、電子電器、複合建材、阻隔包裝、光伏組件等多個終端市場。截至目前,公司自主研發取得發明專利授權51項。
資料來源:招股説明書
公司在接枝改性技術配方和規模化生產工藝方面有着深厚的積累,以「高分子化學接枝改性」「高分子超臨界流體淨化」「有機無機功能複合」三大技術平臺,孵化出熔融接枝反應擠出技術、超臨界流體淨化技術、功能母料製備技術等多項核心技術。公司多次承擔政府科研項目,培養過多位博士后。公司2019年獲浙江製造精品榮譽及寧波市單項冠軍示範企業,2020年獲浙江省「隱形冠軍」企業及浙江省企業研究院,2022年獲國家知識產權優勢企業。截至目前,公司現有57項授權發明專利和境內在審發明專利8項。
一、公司基本情況與業績
能之光是較早實現相容劑國產化的企業,二十一世紀初推動了無滷阻燃電纜護套料相容劑在國內的廣泛應用。近年推出的新產品尼龍增韌劑達到同類進口產品的指標,並實現銷售增長。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公司成長成為規模較大、產品種類較為齊全的廠商,在相容劑領域處於行業領先地位,核心產品技術指標與國內其他同行業廠商相比具有較強競爭力,部分牌號產品性能可以對標進口同類產品。
公司積極佈局功能高分子材料產品的研發,其中粘合樹脂和功能母料已實現銷售。功能高分子材料在改性塑料、複合材料、高分子功能膜等材料領域力求解決行業痛點。在光伏膠膜領域,公司推出解決光伏膠膜痛點問題的系列功能母料,如除酸母料、抗PID母料等。
業績方面,2022-2024年公司營收分別為5.56億元、5.69億元與6.11億元,CAGR為4.83%;2025年Q1,公司營收為1.33億元,與年上同期相比減少3.53%。2022-2024年公司歸母淨利潤分別為2186.49萬元、4980.77萬元與5594.09萬元,CAGR達59.95%;2025年Q1公司歸母淨利潤為1189.23萬元,與上年同期相比減少23.21%。
從營收結構來看,高分子助劑是公司主要營收來源,營收佔比超95%;功能高分子材料營收佔比雖然較低,但整體呈上升趨勢。
資料:招股説明書
客户方面,公司利用自身技術優勢持續為客户提供性能穩定的產品和解決方案以及良好的服務,贏得了穩定且優質的客户資源,如金發科技(600143)、普利特(002324)、萬馬股份(002276)、會通股份(688219)、中天科技(600522)和中廣核技(000881)等國內知名企業,同時拓展了業內全球龍頭客户,包括LG、博祿、巴斯夫和沙比克等。
二、高分子助劑行業平穩增長
公司生產的高分子助劑以相容劑、增韌劑為主。相容劑、增韌公司生產的高分子助劑以相容劑、增韌劑為主。劑在改性塑料、複合材料等材料的生產過程中添加少量即可起到相容、粘合、增韌等作用,形成穩定的內部結構,從而對材料的力學性能起到關鍵性的提升作用,不同牌號能滿足下游不同應用行業的多種需求。
資料來源:招股説明書
1.高分子材料市場需求增長
中國高分子材料市場正處於規模擴張與結構升級的關鍵階段。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測算,2025年中國高分子材料市場規模預計突破2.5萬億元,年均複合增長率達7%。這是緣於下游應用領域對材料性能的持續升級需求。以汽車行業為例,輕量化趨勢推動工程塑料需求顯著增長,新能源汽車領域對聚苯硫醚(PPS)等特種高分子的應用佔比顯著增加,據Market.US測算,2022年全球PPS市場規模超過14億美金,其中汽車類應用超過34%,至2032年,預測市場規模將達到33億美金,亞太市場份額佔全球市場超40%。
醫療健康領域同樣成為重要增長極,高分子材料在人工血管、可吸收縫合線等高端醫療器械中的滲透率持續提高,2022年中國醫用高分子製品行業市場規模1850.65億元,同比增長9.43%;預計2023年我國醫用高分子製品行業市場規模將突破2000億元。
而高分子助劑作為材料性能優化的關鍵環節,其市場需求與高分子材料產業鏈深度綁定。近年來,隨着高分子材料的廣泛應用,全球高分子材料助劑行業取得了快速增長。根據中金企信統計數據,2021年全球高分子材料助劑市場容量約1,103億美元,2013-2021年年均複合增長率達21.65%。
2.塑料改性化率提升
塑料是高分子材料的重要分支。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我國塑料改性化率已從2011年的16.3%提升至2022年的23.6%,這一進程直接驅動了助劑需求的結構性增長。改性塑料通過添加填料、增強劑、穩定劑等助劑,顯著提升材料機械性能、耐熱性及加工效率,成為家電、汽車、建築等領域的核心材料。
從技術路徑看,助劑研發正朝着多功能化與複合化方向演進。傳統單一助劑已難以滿足下游行業對材料性能的綜合需求,而複合助劑通過協同效應,可同時實現增韌、阻燃、抗老化等多重功能,不僅拓展了助劑的應用場景,也推動了改性塑料向高端領域的滲透。
根據Mordor Intelligence的統計數據,2020年我國塑料助劑市場規模達到73.90億美元,預計2026年我國塑料助劑市場規模將達到97.81億美元,年均複合增長率為4.78%。根據中國塑料加工工業協會相關數據,2021年我國塑料助劑消費量達757萬噸,同比增長2.30%。
三、環保要求催生熱熔膠增量需求
公司報告期內銷售的功能高分子材料主要為粘合樹脂,收入逐年增長,同時其他功能高分子材料新產品不斷推出。
粘合樹脂是熱熔膠的一種,具有粘接力強、耐候性好等特點。相較於傳統液體型膠粘劑,粘合樹脂憑藉其超強的粘接力、卓越的耐候性以及近乎零揮發的環保特性,粘合樹脂具備更高的環保性能。在「雙碳」目標、高質量發展戰略等大趨勢不變的戰略指引下,水基型、熱熔型、無溶劑型、輻射固化、改性、生物降解等低VOCs含量的膠粘劑產品將獲得有力發展。
近年來我國熱熔膠市場發展總體越來越趨向成熟,應用領域也越來越廣,熱熔膠的分類越來越細,市場應用量也越來越大,我國熱熔膠市場呈現出潛力大、韌性足、迴旋空間寬的特點。由於熱熔膠大宗原料基本上實現了國產化,熱熔膠供應鏈、產業鏈比較成熟穩定,成本將會降低,在國際熱熔膠市場上的競爭優勢也越來越明顯,將有力地推動熱熔膠產品的出口,實現熱熔膠規模持續穩定增長。同時熱熔膠具有低VOC綠色環保、適合應用領域智能化生產製造等特點,特別是近年來熱熔膠高質量、高性能的發展,其應用領域越來越廣,使得熱熔膠保持持續的增長趨勢。中國膠粘劑和膠粘帶工業協會數據顯示,我國熱熔膠市場規模由2017年的172.28億元增長至2022年的約253.20億元,年均複合增長率為達到8.01%。
四、同行業對比
同行業上市公司方面,選取鹿山新材(603051)、天洋新材(603330)、賽伍技術(603212)為可比公司。
IPO募投方面,本次擬募集資金1.60億元用於功能高分子材料擴產項目、研發中心建設項目和補充流動資金。其中,功能高分子材料擴產項目規劃增加功能高分子材料30,000噸,包括低VOC功能化材料、粘合樹脂、功能複合材料。
資料來源:招股説明書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犀牛之星」(ID:ipo3ipo3),作者:犀牛之星,36氪經授權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