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特朗普關税陰影下 非洲悄然建成「去美元支付」體系

2025-06-20 15:21

智通財經APP獲悉,非洲推動本幣支付體系的努力——曾幾何時還只是一種願景——如今終於取得實質性進展。這一突破為長期因美元交易耗損資源而發展受限的非洲大陸帶來了降低貿易成本的希望。

然而,擺脫美元的嘗試面臨強勁阻力,以及來自美國總統特朗普的報復威脅。特朗普決心維持美元作為全球貿易主導貨幣的地位。

非洲創建不依賴美元的支付體系,與中國推動建立獨立於西方機構的金融體系形成呼應。面臨經濟制裁的俄羅斯等國,也迫切尋求美元的替代方案。

隨着特朗普重返白宮后貿易格局轉變與地緣政治重組,去美元化運動更顯緊迫。但非洲推動支付替代方案的核心訴求仍基於成本考量。

泛非支付結算系統(PAPSS)首席執行官Mike Ogbalu表示:「與外界認知不同,我們的目標並非‘去美元化’。」 該系統允許交易方直接使用本幣結算,繞開美元。「觀察非洲經濟體就會發現,它們在獲取第三方全球貨幣用於交易結算方面困難重重。」

非洲商業銀行通常依賴海外代理行關係(即所謂的「代理銀行業務」)來促成國際支付結算,甚至包括非洲鄰國間的交易。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機構數據顯示,這大幅推高了交易成本,加之交通基礎設施薄弱等因素,非洲貿易成本比全球平均水平高出50%。

毛里求斯MCB集團報告指出,這也是非洲84%的貿易依賴外部夥伴、而非區域內國家間交易的原因之一。紐約雪城大學國際金融教授Daniel McDowell表示:「這套高度依賴美元的現有金融網絡,對非洲而言已愈發低效且昂貴。」

本土支付體系的革新

根據PAPSS匯編的數據,在現有代理銀行體系下,非洲兩國交易方完成一筆2億美元的貿易,交易成本預計佔交易額的10%至30%。而轉向本土支付系統可將成本降至僅1%。

以PAPSS為例,該系統允許贊比亞等國的企業從肯尼亞等國採購商品時,買賣雙方直接以本幣結算,無需兑換成美元完成交易。Ogbalu透露,在非洲內部貿易中使用尼日利亞奈拉、加納塞地或南非蘭特等貨幣,每年可為非洲大陸節省50億美元硬通貨。

據瞭解,PAPSS於2022年1月啟動時僅有10家參與商業銀行,如今已在贊比亞、馬拉維、肯尼亞、突尼斯等15個國家落地,網絡覆蓋150家商業銀行。Ogbalu稱「交易量增長極為顯著」,但未公佈具體數據。

與此同時,世界銀行私營部門貸款機構——國際金融公司(IFC)已開始向非洲企業發放本幣貸款。IFC非洲事務副總裁Ethiopis Tafara表示,該機構認為這種轉變對企業成長至關重要,可幫助它們規避美元借貸的匯率風險。「若企業不產生硬通貨收入,硬通貨貸款將成為沉重負擔,使其難以成功。」

地緣政治與特朗普因素

非洲推動區域支付體系的努力在二十國集團(G20)獲得平臺支持,輪值主席國南非正牽頭推進相關議程。南非主持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期間,至少召開了一場關於加強區域支付體系的專題會議,並希望將討論轉化為具體行動。下一次G20財金官員會議定於7月中旬舉行。

南非央行行長Lesetja Kganyago在2月於開普敦舉行的G20會議上表示:「全球跨境支付成本最高的一些通道,恰恰位於非洲大陸。要實現非洲大陸的一體化運作,我們必須開始以本幣進行貿易和結算。」

然而,任何脱離美元(無論是貿易還是作為儲備貨幣)的討論,都招致特朗普的強硬迴應。在金磚國家(包括俄羅斯、中國、印度、巴西,以及南非、埃及、埃塞俄比亞等非洲國家)考慮降低對美元依賴並醖釀創建共同貨幣后,特朗普以徵收100%關税相威脅。

今年1月,他在Truth Social平臺發文稱:「金磚國家絕無可能在國際貿易或其他領域取代美元,任何嘗試者都將面臨關稅制裁,並與美國説再見!」 此后數月,特朗普已多次展示其利用關税施壓和懲罰盟友及對手的決心,這一策略已顛覆全球貿易與地緣政治格局。

雪城大學McDowell指出,無論非洲推動本幣交易的初衷如何,都難以擺脫與中俄等國主導的、更具政治動機的去美元化努力產生關聯。「外界很可能將其視為地緣政治博弈的一部分。」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