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閃送一季度同比由盈轉虧 已連續虧了兩個季度 CEO薛鵬會如何應對?

2025-06-20 09:11

運營商財經網 朱欣雨/文

近期,閃送披露2025年第一季度財報,這也是其上市后首份一季報,同比由盈轉虧,收入也下滑,情況不太如人意。

根據財報,閃送於今年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約9.61億元,相較去年同期的11.08億同比下滑13.27%;在淨利潤方面,其同比由盈轉虧,錄得淨虧損1027萬元,在去年同期時,其還盈利6457萬元。

值得一提的是,這其實是閃送於去年10月上市以來連續兩個季度虧損了。2024年Q4,閃送單季度淨虧損2.94億元,並由此拖累全年淨利潤至虧損1.46億元。

而深究其虧損、收入下降的原因,其一是激烈的市場競爭導致訂單量下降與客單價下滑。

現如今,即時配送領域入局者眾多,先不説與閃送定位相同的垂直平臺達達集團、UU跑腿,快遞物流大佬順豐同城,本地生活服務巨頭美團、餓了麼,目前網約車平臺滴滴(滴滴快送)、曹操出行(曹操送)等也殺入同城即時配送。

在多方的競爭之下,閃送在今年一季度的訂單量下降至5800萬單,環比下降11.8%,同比下降16.3%。與此同時,在激烈的競爭之下,閃送的客單價已從2021年的19.2元下降到2024年上半年的16.5元。要知道,訂單量、客單價可是評估即時配送平臺業務及盈利的核心指標。

其二則是高居不下的運營成本,其中騎手的薪酬及獎勵成為「拖累」。

據悉,報告期內,閃送的總運營費用同比大幅增加27.0%至1.17億元;其中銷售和營銷費用、一般行政費用以及研發費用均出現不同程度上漲,其中上漲幅度最高者達到了46.9%。運營費用的上漲,概括來説主要就是員工成本、股權報酬費用的增加。

截至今年3月,閃送註冊騎手共計290萬名,去年年底時為280萬,淨增加10萬名。隨着騎手團隊規模及訂單量的逐步擴大,閃送需支付給騎手的薪酬及獎勵也會不斷增加。

不過,這也是「一對一急送」即時配送領域的「通病」。去年全年,達達集團總營收96.64億元,是閃送的2.1倍多,然而其淨虧損高達20多億,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受騎手成本上升所致。這也映射了即時配送平臺想要盈利還是比較困難的。

不過,閃送也還是有其亮點的,其毛利率為13.2%,相比2024年同期增長了1.4個百分點,顯示出公司盈利能力的穩步提升。另外,閃送的競爭對手並不多,第一季度處理了5800萬筆訂單,說明了大家還是願意用閃送。

閃送的CEO是薛鵬,不知他之后會採取什麼動作呢?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