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產品結構老化,創新停滯,五谷磨房前路何在

2025-06-20 11:37

  在養生食品消費結構加速分化的背景下,產品力已成為推動品牌持續增長的核心要素。五谷磨房(1837.HK)早期憑藉「現磨現賣」「原料天然」等理念,憑藉家庭營養粉這一傳統產品建立品牌形象。但近年來,公司產品結構更新步伐滯后,缺乏有效的品類升級與差異化創新,品牌吸引力在新興消費人羣中的邊際影響正在減弱。

  創新節奏放緩,產品組合趨於固化

  五谷磨房當前主力產品仍集中於核桃粉、黑芝麻粉、薏米粉等傳統食補類粉品,SKU更新頻率偏低。公司自2019年以來缺乏在全國範圍內具有廣泛傳播力的新品,其電商平臺核心產品主要為「核桃芝麻黑豆粉」等傳統產品。

  以2020年公司曾重點推出的「超級大單品Y10」為例,當前在其天貓旗艦店月銷量僅為3000+,與「黑芝麻糊」等經典產品50萬+的月銷量相比,熱度差距明顯。

  對比來看,老金磨方通過將黑芝麻丸顆粒化、包裝年輕化,並改善口感體驗,將該產品重塑為「輕養生零食」,實現從傳統配方到新品類的躍遷,打造了拉動品牌增長的新核心單品。南方黑芝麻糊則推出蜂花姜糖黑芝麻糊、燕麥高纖黑芝麻糊等細分系列,在主品類基礎上拓展功能邊界,部分子系列銷量已接近主力產品,實現細分市場均衡發展。

  缺乏功能分層,產品線矩陣不完整

  隨着功能營養食品逐步向精細化、多人羣方向演化,圍繞腸道健康、代謝管理、女性營養、兒童成長等細分需求構建的產品矩陣正成為行業主流。而五谷磨房目前的產品設計仍以「通用營養補充」為主,強調「健脾養胃」「補腎養發」等傳統食補理念,但在人羣適配性、使用場景區分度方面相對模糊。

  在目標消費羣體逐漸向「控糖人羣」「營養輕食主義者」「特定功能需求者」遷移的背景下,公司產品難以提供更具個性化的營養解決方案,從而限制了市場拓展的深度與復購黏性的建立。

  研發投入有限,產品護城河建設不足

  從投入結構來看,公司在產品創新方面的資源配置亦較為保守。近年來五谷磨房未在財報中單獨披露研發費用,根據公司招股書披露數據,2017年公司研發費用僅為570萬元。同期無形資產賬面價值為22.1萬元,佔總資產比例僅0.01%,亦能反映出當前在技術積累、配方專利或品牌資產方面投入不足。

  此外,公司目前未公開披露任何涉及配方專利、技術獨創性或功能營養方向的自主研發成果,產品開發主要集中於食材配比與組合優化,尚未形成具備壁壘的技術路徑或原料創新能力。

  在行業整體向「功能營養+科技賦能」方向演進的趨勢下,研發投入與知識產權的缺失,限制了公司構建產品差異化與品牌議價空間的可能性。

  產品力短板影響品牌向上轉型節奏

  整體來看,五谷磨房在傳統粉類養生食品領域仍維持較為穩定的基本盤,但其在產品形態、功能分層、創新節奏等關鍵維度與行業主流趨勢之間存在一定錯位。相較老金磨方、南方黑芝麻糊等同類企業在「即食化、功能化、年輕化」方向的多點突破,五谷磨房的產品競爭力尚未形成可持續優勢。

  隨着行業由「傳統營養認知」邁向「場景化營養體驗」,公司若無法加快在產品結構、研發投入、人羣分層等方面的調整,將持續面臨用户心智佔位弱化與增長動能趨緩的雙重挑戰。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