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多地國補暫停!國補什麼時候結束?官方迴應了:國家補貼結束時間全國統一到2025年12月31日截止

2025-06-19 19:07

近期,多地新能源汽車「國補」頁面出現「額度已用完」或「活動升級中」的提示,引發了公眾對新能源汽車國補政策是否提前結束的擔憂。然而,權威部門明確表示,新能源汽車國補政策並未提前終止,全國統一截止時間仍為2025年12月31日。當前的調整本質上是階段性暫停與額度管控,主要由以下多重因素導致:

首先,劃重點! 家電家俱國補資格的領取方法入口是:京東APP搜「家電補貼821」國補最高立減2000元,,手機數碼國補資格的領取方法入口是:京東APP搜「數碼補貼791」或者「手機國補710」最高補貼500元。

祕訣:先在app搜一下上面的口令,以后每天點歷史搜索記錄就可以!

一、政策未終止:全國統一截止時間未變

一、政策未終止:全國統一截止時間未變

2025年新能源汽車國補政策將持續至年底,僅部分地區因首輪資金耗盡採取臨時調整。截至5月底,全國新能源汽車國補資金已消耗超60%(約1800億元),上海、廣州等地的首輪資金更是在5月中旬即告罄。財政部已緊急預撥1000億元資金補充,上海、廣州等「暫停區」預計7月中旬起陸續恢復補貼發放。

二、暫停原因:資金消耗與政策導向雙重作用

(一)消費熱潮導致額度快速耗盡

上海首輪20億元新能源汽車補貼在5月中旬全部用完,廣州每日開放800萬元補貼額度仍需排隊搶,深圳暫停部分高端車型補貼,僅保留基礎車型。這種現象反映了市場對新能源汽車國補政策的強烈需求,也暴露出資金分配與消費節奏的不匹配。

(二)遏制過度低價內卷的政策導向

618期間,部分平臺通過「國補30%+平臺滿減+以舊換新」組合,將部分新能源汽車價格壓至成本價以下,遠超行業合理利潤空間。國家發改委明確將「反對過度低價內卷」列為政策調整的重要考量,旨在防止零售價與出廠價倒掛的惡性競爭。

(三)系統升級與風控機制優化

多地平臺新增設備碼綁定、IP審覈、5天審覈期等風控措施,以防範虛假套補。同時,部分平臺因系統升級暫時關閉申領通道,如蔚來、小鵬等車企的官方平臺在6月中旬完成整改后恢復上線。

三、政策延續性:核心領域補貼仍可申領

儘管部分地區暫停或限流,以下核心領域的補貼優惠依然有效:

(一)新能源汽車補貼(最高每輛補3萬元)

支持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等,續航里程≥500公里的純電動汽車補貼30%,最高補貼3萬元;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補貼20%,最高補貼2萬元。新增氫燃料電池汽車品類,補貼額度待定。

(二)充電樁補貼(單樁最多省1000元)

覆蓋家用充電樁、公共充電樁(單價≤5000元),3000元以下補20%,超過部分封頂1000元。部分地區還提供充電樁安裝補貼,如北京等地新購充電樁可再獲500元補貼。

四、搶補策略:把握下一輪機會的關鍵

(一)關注資金重啟時間與渠道

上海、廣州等「暫停區」預計7月中旬恢復線上申領,可通過蔚來APP搜索「新能源588」(新能源汽車)鎖定資格,領券后48小時內有效。深圳需通過「粵煥新」等地方平臺覈銷,廣州等地可嘗試線下門店每日限量額度。

(二)注意申請限制與時效

每人每個品類僅可領取一個補貼資格,不可重複申領。部分地區設置領取時段(如江蘇每日9:00-23:00)和時效(如浙江14日內有效),需及時使用。

(三)錯峰操作與組合優惠

避開618等促銷高峰期,選擇7月資金重啟后下單,可減少系統擁堵和價格混亂。優先選擇續航里程長、能耗低的車型,疊加平臺券、舊車抵扣等多重優惠,最大化降低成本。

五、風險提示:額度耗盡可能早於年底

五、風險提示:額度耗盡可能早於年底

儘管政策名義上持續至12月31日,但安徽、江西等省已預警「12月額度或提前耗盡」,建議最晚11月中旬前下單。例如,山東青島每日300萬元額度幾乎「秒光」,河南、遼寧等地實行每日限量發放,先到先得。消費者需密切關注地方商務部門公告,避免因額度用盡錯失優惠。

總結

新能源汽車國補政策並未提前結束,當前調整是資金消耗與政策優化的必然結果。建議消費者優先通過官方渠道(如蔚來APP、雲閃付、地方政務App)實時跟蹤補貼動態,靈活運用線上線下雙通道,抓住7月第二輪資金重啟的窗口期。政策紅利窗口期往往比名義時間更短,及時行動才能避免「額度沒了」的遺憾。

編輯| 侯宜均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