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6-19 12:11
長時間工作、低工資和敵對工作文化,令許多三星芯片員工傷痕累累。
芯東西6月19日消息,據海外科技媒體Rest of World報道,三星電子的芯片工程師正在流失,由於長時間工作、低工資和充滿敵意的工作文化,許多芯片員工紛紛跳槽,投奔包括美國公司在內的競爭對手。剩下的員工不得不長時間、高強度地輪班工作,以彌補空缺。
10名現任和前任工程師告訴Rest of World,與競爭對手相比,長時間工作、繁重的工作量、較低的獎金令許多三星工程師感到恐懼,他們正在跳槽到韓國存儲芯片製造商SK海力士、美國美光和英特爾以及一些中國存儲芯片公司。
這些知情人士稱,在人手不足、本已捉襟見肘的團隊中,倦怠正在加劇。工程師們透露,他們需要偽造數據,掩蓋缺陷,導致芯片質量受到影響。如今,三星的組織文化被冠以一個諷刺的描述「三星方式」,代指混淆數據和隱瞞問題的不良風氣。
三星擅長的高帶寬內存芯片(HBM),對於驅動英偉達用於訓練AI模型的尖端硬件至關重要。它在30多年的時間里一直是全球最大的存儲芯片製造商,直到今年才被另一家韓國存儲芯片巨頭SK海力士取代。
2021年~2025年三星、SK海力士、美光科技的DRAM市佔率變化(圖源:Rest of World)
三星代工業務也難以與中國臺灣最大晶圓代工商臺積電競爭。2023年,三星的晶圓代工和芯片設計部門損失了3.18萬億韓元(約合23億美元、166億人民幣)。
今年3月,三星集團董事長李在鎔告知高管:「三星正面臨一場生死攸關的危機。」他承諾進行改革。三星爲了提高競爭力,計劃對半導體部門進行內部審計。
一位在三星工作14年的芯片設計工程師回顧説,隨着全球芯片競爭的加速,芯片在技術上取得了更大的進步,但他的工程團隊卻變得更加精簡,過去每個工程師只負責一個部分,但現在要兼顧兩三個部分。」
「照這樣下去,我覺得我要死了。」他説,「工程師們的普遍感覺是,我們會在這里工作一段時間,然后去另一家公司。」
三星的領導層將公司危機與缺乏溝通和等級森嚴的工作文化聯繫在一起。去年8月,三星半導體業務主管Jun Young-hyun在一份員工備忘錄中寫道:「爲了度過難關而隱藏或迴避問題,只根據充滿希望的預期報告不切實際的計劃,這種文化已經蔓延開來,並加劇了我們的問題。」
三星的一位發言人告訴Rest of World,該公司「專注於加強其技術競爭力,培養健康的工作場所文化」。
三星半導體部門約有7萬名員工,分佈在一排排玻璃幕牆的辦公樓和製造工廠里。它們在華城、基興和首爾以外的其他工業城市的景觀花園中交織而成,這些城市聚集了一些韓國最大的科技公司。
多位工程師告訴Rest of World,三星選擇不填補職位空缺,導致員工手忙腳亂。「意識到自己的處境岌岌可危,三星暫時停止了招聘。」曾在三星做過10年工程師和招聘人員的韓國工業人類學研究所半導體研究員Park Jun-young説。
過去一年,一位工藝工程師眼睜睜地看着自己團隊70多名工程師中有12人離開。他説,直到上個月纔開始招聘新員工,更多的工程師因為長期人手不足而退出了他的團隊。他向Rest of World透露,管理層知道這個情況,但在危機爆發之前,他們不會主動填補空缺。
就在不久之前,三星還被認為是一份理想的工作,它的員工被稱為「三星人」——把與三星的關係當作榮譽徽章的企業精英階層的成員。
據一位在三星工作了十年的設備工程師透露,過去,從三星跳槽到競爭對手那里是個禁忌,但現在,公開申請SK海力士已經成為一種文化。
工程師們説,三星的年輕工程師們正在瀏覽Blind等職場評價網站,並在即時通訊平臺Kakao Talk上的羣聊中大量提供求職建議。
高級工程師們紛紛跳槽到薪水更高、福利更優厚的美國美光、英特爾、蘋果、谷歌等海外科技巨頭。
2024年,三星在韓國僱主排名調查中的排名從去年的第二位降至第六位。
工程師們被要求將加班記錄爲「非工作」時間,這樣三星就不會違反政府規定的每周52小時的工作時間限制。
在2023年營收大幅下滑后,三星沒有向員工發放獎金。工程師們説,去年員工的獎金比疫情高峰期低72%。
一位三星員工認為,「這就像被削減到工資的1/3」。他説自己曾經渴望加班加點,完成額外的工作,現在則準時打卡下班,因為工作文化已經改變了,即使努力工作,也拿不到任何獎金。
而三星發言人告訴Rest of World,該公司實施了「明確的基於績效的薪酬體系,以支持可持續增長」。
人手不足的團隊正在承擔危險的責任。車間的一名設備工程師告訴Rest World,他一個人上夜班,違反了每班兩名工程師的安全協議,同時還要吊起重金屬柵格和監控機器人。他整夜在一排排製造設備之間快速奔跑,進行檢查。「這就是事故發生的時候,產品開始出現缺陷。」他説。
三星的發言人則告訴Rest of World,三星致力於提供「嚴格遵守當地法規的安全工作環境」。
工程師們將三星的文化描述為「官僚主義」和「等級制度」,並稱他們受經理的擺佈。反過來,經理們要面對嚴格的年度績效評估,這些績效評估基於諸如產出率、生產成本和缺陷等細粒度指標。
推卸責任和虛假報告變得司空見慣。兩位工程師説,這些經理往往是長期任職的官僚,被提拔是因為他們處理文書工作的能力,而非因為技術能力。三位工程師談道,他們專注於能夠達到年度績效目標的短期項目。五名工程師稱,管理人員還被賦予不切實際的成本削減目標,並將其傳遞給員工。
僵化的績效指標沒有給管理者反思、重新調整和追求長期試錯的空間,以建立新的東西,反而使他們被迫誇大自己的成就,隱瞞錯誤和事故,並提出華而不實但行不通的工程計劃。
4名工程師告訴Rest of World,他們經常受到管理人員的壓力,要求他們捏造或扭曲數據,以幫助實現這些目標。其中三人稱,他們目睹了工程師和管理人員誇大良率,少報缺陷,強行通過不可行的設計。
一些工程師稱,反對等級制度可能會導致糟糕的績效評估。其他人則認為,這些評估是客觀的、基於指標的。
三星發言人告訴Rest of World,三星「確保與員工的接觸是基於公平、透明和靈活的」。
韓國西江大學管理學教授Kim Yong-jin告訴Rest of World,三星已經成長為一個官僚機構,創新速度緩慢。即便SK海力士在開發下一代存儲芯片方面投入了大量資金,但三星電子認為,在利基市場上,高昂的開發成本是不合理的。其晶圓代工業務也難以留住客户。然后,AI熱潮襲來。
在反思工作中的問題時,一位設備工程師認為,三星自上而下的文化對工程師的表現和士氣產生了反作用,這也許就是三星逐漸喪失競爭優勢的原因。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芯東西」,作者:ZeR0,編輯:漠影,36氪經授權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