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國美黃光裕突然現身,全場起立鼓掌,網友:前首富排面拉滿了

2025-06-18 19:13

(轉自:新行情)

  黃光裕跌倒,但是他又爬起來了。

出品 | 新行情   作者 | 青雲

國美黃光裕公開露面

在跌宕起伏的商業江湖中,三次登頂「中國首富」的黃光裕絕對是響噹噹的一號人物。作為一名備受關注的企業家,黃光裕的一舉一動都備受矚目。

那麼,黃光裕最近在忙些什麼呢?

近日,國美創始人黃光裕亮相通通眾行市級子公司合夥人招募暨招商峰會,並發表講話。從曝光的一組圖片和視頻來看,黃光裕一露面走進會場,所有人起立鼓掌歡迎,排場直接拉滿了。

圖源:通通眾行市級子公司合夥人招募暨招商峰會

圖源:通通眾行市級子公司合夥人招募暨招商峰會

黃光裕的公開露面和眾人起立鼓掌的場面讓我們想起那個屬於國美與黃光裕的「黃金時代」。有網友感慨,「人家35歲就是大佬了。」「這歡迎陣仗,妥妥的商業頂流。」

網友評論 

網友評論 

圖源:微博

不過,與往日不同的是,這一次黃光裕的站臺,不是爲了家電賣場或汽車零售,而是爲了——「通通AI社交平臺」。

當然,爲了更好了解,這里有個背景需要補充。

通通AI社交平臺的誕生,源於國美金融科技的一次「戰略轉型」。

國美金融科技是黃光裕旗下上市公司之一,去年8月,國美金融科技在港交所連發兩則公告,宣佈展開若干新業務線的收購,並計劃將上市公司名稱更名為「通通AI社交集團有限公司」。

與此同時,公司推出核心產品「通通APP」。據介紹,這款基於AI技術的社交平臺,試圖通過興趣驅動、場景化社交和「社交+商業」的閉環模式,打破傳統互聯網生態的壁壘。

同年8月30日,國美舉辦了「通通」首屆代理商大會,標誌着「通通」APP推廣工作的正式啟動。

黃光裕和其他高層管理人員出席活動並致辭。黃光裕特別強調,「通通」APP不僅是國美集團在技術進步方向上的里程碑,也是對未來社交模式的一種探索。國美有信心將「通通」APP打造成連接虛擬與現實世界的關鍵橋樑,並開闢元宇宙社交的新篇章。

圖源:通通社交

毫無疑問,上文提到的這一次峰會,黃光裕無疑是在為自家產品站臺。

黃光裕在講話中提到,「這個商業模式,這個場景,一定會給大家帶來更大的機會。」

黃光裕致辭 

圖源:通通眾行市級子公司合夥人招募暨招商峰會

「傳統的電商平臺或者社交平臺,它只是平臺端聯合B端,服務C端,未來在通通AI社交平臺,它是每一端,不管是政府端啊,還是工廠端、銷售端、大B小B、大C小C,都能夠找到,既是消費者,又是平臺商,又是經營者的一個角色。」

黃光裕表示,商者無域,相融共生,共享共贏,通通平臺里變為現實,只要你能想得到的,在這里就能玩得起來的。借今天這個業務的切入點,同時也給大家共同帶來機會,也給通通帶來機會。

有業內人士分析,如果「通通」能打破傳統互聯網生態的界限,做到場景互通、流量互通和價值互通,在未來數字生活中打通社交與商業,將造就一個屬於國美的全新數字生態。

對於元宇宙社交,黃光裕可以説是蓄謀已久。2021年,元宇宙概念大火。到了2022年,就有國美管理層人士透露,黃光裕開始沉迷「元宇宙」業務,「周圍能借錢的都借過了,爲了這事,好幾個兄弟都和他反目了。」

不過問題來了,黃光裕這一擊真的能成功嗎?

就目前來説,通通還沒做出太大的水花,或者換一個説法,還沒有徹底打響名聲。

元宇宙概念自2021年爆火以來,曾被視為互聯網的「終極形態」,資本蜂擁而至,巨頭紛紛下場。然而,兩年過去,這場狂歡似乎已悄然退潮。

而且就通通自身來説,仍面臨着不少挑戰。

比如説,社交平臺的競爭,本質上是「用户時間」的爭奪。微信、抖音、小紅書等平臺早已佔據用户心智,用户習慣難以撼動。再比如,元宇宙社交是一個「燒錢」的賽道,而國美自身已經陷入債務危機。

在這種情況下,通通APP的持續投入是否可持續?仍然是一個未知數。

黃光裕押寶國美車市

對於黃光裕的創業歷程,想必大家都有所瞭解。

他出身貧寒,卻以「敢賭敢拼」的狠勁,在零售江湖中殺出一條血路,三度登頂中國首富。

后面,大家也都知道了,在事業達到巔峰之際,黃光裕的人生也迎來了轉折點。2008年,黃光裕以操縱股價罪被調查。2010年,他因經濟犯罪被判刑,入獄服刑多年。2020年6月24日,黃光裕獲得假釋。

自迴歸以來,黃光裕也是野心勃勃,誓要再干出一番成績,重新證明自己的實力。

2021年2月,黃光裕發佈公開內部講話,「力爭用未來18個月的時間,使企業恢復原有的市場地位。」自此,國美的「自救」之旅轟轟烈烈地拉開了序幕。

除了上文提到的通通,自黃光裕迴歸以來,他還有不少商業動作,比如涉足直播帶貨、無人零售、商超、汽車零售等賽道。

盤點下來,國美車市可能算是黃光裕關注的一個重點。

去年12月,國美車市戰略發佈會暨生態合作伙伴大會在京舉行,國美正式推出汽車流通品牌——國美車市。黃光裕也現身致辭,表示國美不是要造車,而是要以一種全新的模式賣車。

黃光裕 

圖源:國美車市戰略發佈會暨生態合作伙伴大會

對於成為賣車新勢力,黃光裕信心爆棚,甚至喊出「18個月讓國美車市盈利」的口號。

黃光裕后面提到,國美汽車商超,像過去買電器一樣,在一個商場里面就能逛遍所有汽車品牌,絕對贏沒有把握,但我相信通過努力贏面還是比較大的。

黃光裕的算盤不難理解:用家電零售的「一站式」邏輯,復刻到汽車領域。

今年4月底,國美車市西壩河店正式開業,號稱要打造一個永不落幕的車展。

開業當天,眾多汽車品牌及其車型在此展示,從小米、問界、零跑、小鵬等新興品牌,到瑪莎拉蒂這樣的超豪華品牌,應有盡有,吸引了大量消費者的關注。

國美車市西壩河店正式開業

黃光裕的國美車市已經站在了行業聚光燈下。初步來看,這個決定還是機遇與挑戰並存。

先來説説機會。黃光裕的「家電思維」在此次佈局中並非毫無優勢。國美在零售領域深耕多年,積累了龐大的用户基礎和成熟的供應鏈管理經驗,這些都可能成為國美車市發展的有力支撐。

然而,汽車行業相較於家電行業,其複雜性不可同日而語。它不僅要求供應鏈的高效運作,更需要品牌間的深度信任以及優質的服務體驗。

國美能否成功將「家電基因」轉化為「汽車基因」,是其在汽車零售領域站穩腳跟的關鍵所在。

回顧往昔,黃光裕的商業嗅覺確實令人印象深刻。當年,他以「薄利多銷」的策略一舉顛覆了家電行業,將國美推向了零售巨頭的地位,這份商業智慧與果敢並非人人都能具備。但商業世界殘酷無情,僅有勇氣和魄力遠遠不夠,還需要精準的市場把控和靈活的戰略調整。

汽車零售領域的水很深,充滿了各種不確定性和風險。這一次,他能否再次抓住機會?時間會給出答案。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