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又有網紅烘焙品牌宣佈倒閉,被資本拋棄的它有多艱難?

2025-06-18 15:37

近日,網紅烘焙品牌「歡牛蛋糕屋」發佈《致消費者的告別信》,宣佈即將告別市場。

而就在一周前,針對網友提出品牌跑路的質疑,歡牛蛋糕屋發文迴應稱「沒跑路」。

據悉,歡牛蛋糕屋創立於2013年,是杭州頗具知名度的烘焙品牌,曾憑藉其獨特的產品和營銷策略,吸引了眾多消費者的關注和喜愛。在2022年,歡牛蛋糕屋獲得了近千萬美元的A輪融資,投資方為順為資本

圖:歡牛融資信息  來源:IT桔子

在獲得融資后,歡牛蛋糕屋曾計劃加速擴張,開拓新市場。然而,成本的不斷攀升也給企業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內部管理方面的問題也逐漸暴露。

根據公告,面對成本激增、市場競爭如潮,加之自身管理失誤,最終歡牛蛋糕屋失去了繼續提供產品與服務的能力,將與消費者告別。

有消費者反饋,歡牛蛋糕屋的產品口味和品質有所下滑。曾經備受好評的蛋糕,如今被指「味道不如從前」,「口感變差」等。有加盟商透露,如今售價178元的6寸蛋糕,成本僅40元左右。

公開資料顯示,2025年5月,歡牛(杭州)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因未按時履行法律義務,被杭州市錢塘區人民法院列為被執行人,執行標的111.42萬元。同月,該公司及其法定代表人徐浩被限制高消費。

近兩年烘焙行業被資本拋棄,倒閉的品牌不斷

在消費市場需求不振的背景下,這幾年資本對消費賽道熱情不再,烘焙這個細分行業也是幾乎被資本拋棄。

IT桔子數據顯示,2021、2022年新消費投資的熱潮興起,資本對烘焙行業的投資額每年可達到20多億元,2023年后相關投資急轉直下,近兩年則寥寥無幾,頭部資本已經不在出手。

事實上,烘焙行業競爭很激烈,這些被資本投資的新品牌不斷湧入,除了與網紅新品牌的競爭外,還面臨着與味多美、好利來、85度C等老牌烘焙店的競爭。

而近兩年來,隨着市場競爭的加劇、消費市場的變化,我們發現已有不少新消費網紅烘焙品牌紛紛倒下。

2023年2月,墨茉點心局北京富力廣場、崇文門店被曝關店;3月,杭州湖濱銀泰in77店停業,宣告品牌撤出杭州;7月,隨着武漢十幾家門店全線關停,墨茉點心局全面退出武漢市場,退守長沙大本營,成為湖南「特產」。

作為行業頭部的新消費烘焙品牌,尚且只能大規模關店以自保求生,更何況其他?自此,也可以説是拉開了國內獨立烘焙品牌倒閉、關店潮的大幕。

2024年1月,新中式烘焙品牌「虎頭局渣打餅行」被申請破產清算。

虎頭局曾是紅極一時的國潮點心品牌,同樣從長沙崛起。2021年完成近5000萬美元A輪融資,估值一度高達20億元。

但其因快速擴張到上海、武漢、廣州、深圳、杭州等多個城市,品牌擴張戰略激進,管理不善,而產生資金鍊斷裂等問題,門店大面積關閉,最終走向破產。

圖源:網絡

2024年3月,網紅蛋糕品牌熊貓不走被曝倒閉,創始人稱因決策失誤致資金鍊斷裂,全國門店基本全部關閉。

公開信息顯示,熊貓不走創立於2017年,以「送蛋糕+表演」的創新模式迅速走紅,受到家庭消費者的喜愛,由此被頭部資本IDG相中。

熊貓不走在獲得多輪融資后進行快速擴張,2021 年年底趁房租低時迅速拿下多個一、二線城市店面,一度在全國擁有超過100家門店。但快速擴張背后運營業績並未成正比增長,訂單數量萎縮,運營管理出現諸多問題,最終走向倒閉。

2023年底,熊貓不走蛋糕全渠道的GMV(商品交易總額)約有2273.20萬元,整體營收較巔峰時期下跌六成。

2024年8月,韓國CJ集團旗下知名烘焙品牌多樂之日被曝出鄭州多家門店關閉,逐漸退出鄭州市場。

2024年11月,在天津經營12年的慢城蛋糕大批關店。2024年11月,慢城蛋糕在大本營天津的門店全關。公開報道顯示,2023年其在天津、重慶、山東德州等地共有30+門店。

根據大眾點評,目前慢城蛋糕僅剩德州4家加盟門店。

2024年10月底,廣州連鎖烘焙品牌「勿理堂」突然關閉了廣州所有門店。其創始人黃卓華稱,由於公司資金鍊斷裂,勿理堂已經進入破產和清算流程。

紅餐大數據顯示,目前其僅剩不到10家門店。

2024年12月27日,停牌一年多的「烘焙第一股」克莉絲汀正式退市。從擁有超1000家門店的「初代頂流」,到門店全關、賣樓還債,再到如今退市,令人唏噓。

克莉絲汀曾是國內烘焙行業的領軍企業,巔峰時期在全國擁有1052家門店。然而,由於市場競爭激烈、經營策略失誤等原因,克莉絲汀近年來業績持續下滑,最終陷入困境。

品牌倒閉的背后原因分析

從這些接連倒下的網紅烘焙品牌中,可以總結出以下導致其倒閉的幾大「雷區」。

1.產品同質化嚴重,缺乏持續創新

網紅烘焙品牌往往憑藉某一款爆款產品迅速走紅,像玉米撻、黃油年糕等。但一個單品走紅后,市場上會瞬間涌現大量模仿者,從高端連鎖到街邊小店,都推出類似產品,致使市場產品同質化現象極為嚴重,消費者很快便產生審美疲勞。

比如生吐司在 2023 年 4 月初走紅,98 元一條的生吐司甚至被黃牛炒到 300 元,可僅僅過了一個多月,熱度就急劇下降 。網紅烘焙品牌若僅依靠單一爆款,缺乏持續創新產品的能力,熱度一旦消退,極易被市場淘汰。

2.運營成本高,利潤空間被壓縮

為維持 「網紅」 形象吸引消費者,這類店鋪常選址商場等黃金地段,裝修追求時尚精緻,以此營造良好消費氛圍,這無疑帶來了高昂運營成本。商場黃金位置租金本就昂貴,再加上數十萬的裝修成本,以及人工、原料等開支,許多門店運營壓力巨大。

以 2020 年在深圳開業的 ANGSI 昂司為例,其走 「潮輕奢」 路線,開設了一個 6000㎡的店鋪,裝修花費近 1 億,一個月租金高達 260 萬,前期靠熱度營銷吸引粉絲打卡,但高昂運營成本讓門店很快陷入困境,僅存活 4 年便倒閉收場 。許多網紅烘焙店還未收回成本,就已被高昂運營成本壓垮。

3.擴張速度與管理能力不匹配

部分網紅烘焙品牌在獲得融資后,急於加速擴張,開拓新市場,卻忽略了自身管理能力是否能跟上擴張步伐。

如歡牛蛋糕屋在 2022 年獲得近千萬美元 A 輪融資后,計劃加速擴張,然而市場競爭激烈、成本攀升,內部管理問題也逐漸暴露,最終導致經營困難。

4.品牌形象維護不善

在信息傳播快速的當下,品牌形象一旦受損,對銷售和口碑的打擊是巨大的。

比如熊貓不走2022年「3.15」被媒體曝光存在「影子店」問題,2023年「3.15」 又被曝光蛋糕生產日期造假,兩次事件后其訂單量大幅下降。品牌形象維護不善,使得消費者對其信任度降低,直接影響到品牌的生存與發展。

5.市場需求變化與烘焙產品定位不符

據我們觀察,近年來中產這個羣體正在大幅萎縮,消費市場則出現了兩極分化:一部分人羣對於產品品質、口味、創新的要求越來越高,更多的大部分人在消費降級,追求性價比,比如奶茶從喜茶、茶百道降到了蜜雪冰城。

那麼,一來,部分網紅烘焙品牌僅側重蛋糕這個小品類,它本身不如茶飲那樣剛需且消費頻次高,在消費降級下,則面臨着市場需求萎縮的情況。

二來,定位偏中端,收割中產、白領的獨立烘焙品牌既不夠親民大眾化,也沒有保持高端化發展拉開差距,因此生存不易。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IT桔子」(ID:itjuzi521),作者:吳梅梅,36氪經授權發佈。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