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6-17 16:31
轉自:半月談
半月談記者 周蕊
美國關税政策影響下,全球經濟籠罩在不確定性中。中國外貿企業還好嗎?一組組數據、一個個現場、一句句心聲,匯聚成中國外貿企業的「韌性之聲」。
訂單跑了嗎?「小數據」里有信心
4月9日,美國宣佈對中國輸美商品徵收總計104%關税。數小時后,一家美國遊樂設備製造商通過海智在線平臺,向一家東莞工廠下單了首批1000件機加工零部件。這是一筆多品種、多工藝、多工序、多批次的訂單,潛在總價值數百萬元人民幣,這也是該買家與中國工廠合作的第74個項目——自2022年首次下單以來,該買家已累計發佈近百個訂單,在線下單成功率高達75%。
儘管全球製造業瀰漫着不確定與焦慮,但事實上,那一夜,這家東莞工廠的數控機牀仍有條不紊地運轉着,為美國的新訂單緊張排期生產。
鏈接超70萬家中國工廠和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28萬家買家的海智在線平臺數據負責人鄔華偉説,過去一個多月里,全球的採購訂單依舊源源不斷地通過平臺「湧」到中國工廠。從美國到英國,從德國到加拿大,不同語言的零部件需求,以數字化的方式在屏幕上閃現,尋找着中國供應商的響應。
「我們不想放棄中國供應商」「關税不會改變我們的決定」「找不到比中國更可靠的選擇」「新產品試製離不開中國工廠的支持」「我們就沒有理由放棄合作」……這些都是最近一段時間,美國企業在平臺上下單時的「真心話」。
5月12日,《中美日內瓦經貿會談聯合聲明》發佈。僅僅在協議達成后的6天內,海智在線平臺上美國買家提交的、經工程師審覈通過的有效詢盤數量同比增長了整整一倍。
「一筆筆真實訂單展示着,中國供應鏈的響應速度、柔性製造與技術沉澱,無法被取代,世界依然堅定選擇中國製造。」鄔華偉説。
「轉內銷」行不行?南京路上有流量
南京路上的「百年老店」永安百貨,10點鍾商場剛開門,就涌進來一撥新的消費者,他們專程爲了這里的「外貿拓內銷」專區而來。「小區里大家都在討論,這里有出口轉內銷的牛仔褲,性價比很高。」專程從曲陽趕過來的張阿姨當場購買了一條淺藍色的薄款牛仔褲。
「24平方米的鋪位,有時候要擠進來十幾二十個人。」永安百貨租户管理部經理陳暉説,專區從5月2日開設以來,已經成交了數百條牛仔褲,部分款式已經斷碼,不少消費者還留下自己的電話,「記事本上已經抄滿了四五頁」。
第一次試水內貿市場就受到歡迎,這遠超寶璽集團負責人王誠偉的預料。遠在東莞的這家企業,4月底抱着「試試看」的心態,掃碼報名了百聯集團發出的公開信,僅僅一周,他就遠程「搞定」了所有的入駐步驟。
王誠偉所説的公開信里,百聯股份宣佈成立轉內銷專班,總經理擔任組長,8個部門及相關成員企業悉數入組。爲了幫助企業,專班的工作節點「緊鑼密鼓」:1個工作日內通過電話或郵件,與提交信息的外貿企業建立聯繫;2個工作日內完成對其經營資質等文件的審覈工作;5個工作日內確定最終合作意向;10個工作日內完成合同簽訂,助力外貿企業落地經營。
「百聯股份幾乎提供了品牌全託管服務,我們只用一周就敲定合同、對接發貨,完全不用操心商場人員、道具物料和場地準備。」王誠偉説。
工作間隙,陳暉常常下沉到專區樓面,近距離傾聽消費者的聲音,「接下來,我們還要上牛仔服等更多款式,滿足消費者的多樣化需求」。
外貿企業怕了嗎?直播間里有答案
「從事杯壺行業34年,歷經多個崗位歷練,還沒當過櫃檯營業員。5月11日下午,上海南京路,心懷忐忑當一回營業員,約嗎?」5月9日,上海思樂得不鏽鋼製品有限公司創始人張斌發了一條朋友圈。母親節當天,這位外貿公司老總不僅來到了南京路上的第一食品商店櫃檯,還上直播,為自家的外貿優品代言。
從事外貿多年,這是張斌少有的與消費者「面對面」「屏對屏」時刻。碳中和保溫杯要突出環保理念,説一説去年斬獲的德國「iF設計大獎」和「紅點獎」;手壓式咖啡杯既是「技術擔當」,又是首發新品……兩個小時的櫃檯直播,張斌忙得喝口水的時間都沒有,但市場反響也讓他驚喜,5月11日的直播有4500人觀看,預計當天銷售額可以突破3萬元。事實上,自從入駐第一食品商店的外貿轉內銷專區后,思樂得在這里每天的銷售額基本都能突破萬元,人氣火爆,甚至有消費者一早就等在了門口。
澳洲會計師公會華北區委員會會長彭飛説,美國政府密集調整關税措施,給美國在內的全球經濟都帶來了不確定性,外向度高、抗風險能力弱的小微外貿企業面臨的不確定性是比較大的。
「根據我們對700多箇中國內地小微企業的調查顯示,儘管一些受訪者對今年的出口趨勢持更加謹慎的態度,但71%的中國內地受訪小微企業預計2025年將會有增長,這一比例是2019年后的最高值。與此同時,51%的中國內地受訪小微企業預計今年的海外營收將增加。」彭飛説,從中長期來看,中國外貿企業的前景樂觀,這不僅得益於國家層面上不斷推出的外貿拓內銷、財税優惠、支持融資等政策,也得益於中國企業的內在韌性。
「我們總有辦法的。」這是張斌的心聲,也是萬千中國外貿企業的心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