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6-17 20:14
昨日,AMD大漲8.8%,創年內新高! $美國超微公司(AMD)$
消息面上,媒體鋪天蓋地渲染了2條信息:
一是美國知名投行Piper Sandler的分析師上調了芯片製造商AMD的目標價,因該行對AMD最新的產品發佈持樂觀態度,並預測其GPU業務將迎來反彈;
二是有傳言稱AMD將與亞馬遜合作開發GPU,理由是AMD上周舉辦的AMD Advancing AI 活動中,AWS是冠名贊助商。
從分析師的報告來看,他們上調目標價的原因基於AMD上周五在Advancing AI 活動中發佈的新品,包括新一代Instinct MI350系列芯片及將在2026年發佈的Helios整機機架系統。
分析師尤其看好Helios整機機架,認為它對AMD Instinct的增長至關重要。
AMD Instinct 是AMD推出的高性能計算(HPC)和人工智能(AI)加速處理器系列,主要面向數據中心、超級計算機和企業級AI訓練/推理任務。Helios整機機架系統將搭載Instinct MI400系列芯片,最多可在一臺服務器中配置72顆芯片。
由此來看,分析師上調AMD目標價是基於上周五舉辦的AMD Advancing AI 活動中發佈的信息,但令人費解的是,該活動結束的當日,即上周五,AMD股價不漲反跌。
雖然上周五大盤也跌了不少,但畢竟Advancing AI活動上傳來了重磅信息,比如新發布的Instinct MI350 系列 GPU,實現了每代4倍的AI 計算能力提升和35倍的推理性能飛躍!
與英偉達的B200 和 GB200相對比,在內存容量方面,MI355X 約為競品的 1.6 倍,內存帶寬則基本持平;
針對 FP64 和 FP32 運算,MI355X 的峰值性能接近競品的兩倍。
對於 FP16 和 FP8 運算,其峰值性能與競品相當或略高,FP6 性能則達到 2 倍以上。
在 FP4 運算上,MI355X 與競品的峰值性能相近,小幅領先。
另外相比 B200,使用 Instinct MI355X 可獲得 40% Tokens/$ 性價比提升:
除此之外,AMD還預告了其下一代 AI 機架架構「Helios」。它將基於下一代 AMD Instinct MI400 系列 GPU、基於「Zen 6」架構的 AMD EPYC 「Venice」 CPU 以及 AMD Pensando 「Vulcano」網卡構建。
Instinct MI400 系列 GPU,預計 2026 年上市。該系列配備 432GB HBM4 顯存,帶寬達 19.6TB/s,每 GPU 擴展帶寬為 300GB/s;提供 40PF FP4 和 20PF FP8 的 AI 計算性能,延續 MI300X、MI325X 等系列優勢:
到2030年,AMD預計將機架級能效提高20倍,屆時,現在需要超過275個機架才能訓練的典型AI模型,在2030年時僅需一個完全利用的機架即可完成訓練,同時耗電量減少95%。
不得不説,AMD在這次活動上發佈了令人振奮的消息,但股價直到分析師上調目標價纔有所反應,未免有些滯后了,同時我也懷疑分析師的能力,真的能靠一篇分析報告就讓AMD一夜之間大增166億美金市值嗎?
如果不是分析師大顯身手,那會是亞馬遜與AMD合作研發芯片的傳聞帶動的嗎?
從邏輯上看,目前的GPU市場英偉達一家獨大,近乎處於壟斷地位。
亞馬遜等科技巨頭作為英偉達的金主,雖然不差錢,但也不想把命運系在一家公司身上,尤其是英偉達的GPU比毒品還要賺錢,淨利率竟然超過了55%:
因此,扶持英偉達的對手,無論是從控制風險還是節省成本的角度來説,都是一筆劃算的買賣。
除了和AMD合作,各大科技巨頭還在與博通、邁威爾等芯片產商合作研發定製化芯片。
因此,亞馬遜與AMD的合作傳聞有幾分可能性。
但是,我覺得AMD的大漲更多的來自基本面上的強勢。
從股價走勢上看,AMD從2022年底到2024年初迎來大牛市,主要是ChatGPT橫空出世帶來的AI概念炒作。
2024年二季度到今年一季度,AMD股價大幅下跌,主要是股價巨大漲幅過后,估值創下歷史新高:
但從業績上看,受PC、遊戲等其他業務拖累,AMD整體營收增速並不喜人:
直到今年一季度,傳統的遊戲顯卡及嵌入式業務降幅收窄,加上數據中心及PC芯片的爆發,AMD整體營收增速恢復至36%,終於有了成長股的樣子!
自一季報發佈后,AMD的股價連續上漲,昨日8.8%的漲幅只不過是上升趨勢的產物,與之前的漲勢相比,多了催化劑。
根據一季報的指引,AMD二季度營收增速同樣在32%左右,如果不是美國政府將MI300芯片納入出口管制,AMD的增速會更好。
其他幾項業務,如遊戲顯卡及嵌入式業務也有望在下半年恢復增長!
高速增長的AMD回來了,加上市銷率估值處於近年來較低位置,以及美股大盤和半導體板塊重回巔峰,博通曆史新高、臺積電和英偉達逼近歷史最高點,AMD順勢騰飛也在情理之中。
AMD的新產品雖然在性能上有大幅提升,但從數據中心的收入來看,AMD只有英偉達的十分之一,而且,自ChatGPT之后,AMD和英偉達之間的差距是拉大,而非縮小的:
有英偉達這個恐怖的對手存在,AMD註定是老二的命運,好在數據中心市場足夠大,正如AMD CEO蘇姿豐所預測的那樣,預計到2028年,AI處理器的市場規模將超過5000億美元,複合年增長率超過60%!
就在幾年前,整個半導體行業的市場規模也不過5000億,而單單AI處理器就相當於再造了一個半導體行業!
如此大的增量市場,AMD當然也能分一杯羹!
逐步強勁的業績、尚處地位的估值,除了上漲,還能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