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縣城青年,買爆「剁椒魚頭車」

2025-06-17 15:46

「特斯拉今年都‘下鄉’賣到農村了」「老家18線城市,竟然這麼多充電樁?」……社交平臺上,網友們的討論呈現出了一個新趨勢——

新能源汽車的舞臺,從最初聚焦於繁華的一二線城市,延伸至四五線城市。

數據印證了這一轉變。僅用四年時間(2020-2024年),新能源車在三線及以下城市的銷量便從不足50萬輛飆升至突破500萬輛。其增速不僅跑贏大盤,市場份額更從32.1%大幅躍升至47.1%,幾乎佔據半壁江山。

這股來自下沉市場的強勁購買力,正在重塑行業版圖。我們不禁好奇,哪些新能源車型在下沉市場熱銷?是誰在買單?他們的購車偏好,又與一二線城市消費者有何不同?

低線級城市最受歡迎的車:宏光MINIEV、星願、海鷗

下沉市場的新能源熱潮與差異,首先體現在了暢銷車型的榜單上。根據易車榜發佈的2025年1季度各線城市車型銷量排名,不同線級人羣對車型的喜愛程度展現出比較大的差異。

一線和新一線城市的消費者獨愛特斯拉和小米,然而,這兩個品牌在三線及以下的城市,未擠進熱門車型前十。

對於三四五線城市,新能源車的主場屬於五菱宏光MINIEV、吉利銀河的星願、比亞迪的海鷗、秦PLUS。

同樣,對於低線級城市,純電車型接受度沒有高線級城市高,燃油車以及插混、增程式新能源車型有一定市場。

如果將一二線、三四五線級城市匯總來看,低線級城市受歡迎的,普遍都是微型車、小型車和緊湊型車,前10里面只有2款中型車;高線級城市的中型車、中大型車更多,SUV也更多。

價格方面也體現出差異,三線及以下最受歡迎的五菱宏光MINIEV,最低只需要3.18萬元就能到手,前十名最貴的也不過14.58萬元的帕薩特;TOP10平均參考價為8.06萬元。

而反觀一二線城市,最受歡迎的車型前三名價格均在20萬元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整體上,低線級城市喜歡主打性價比的微型電動車、小型車,但「下沉市場」「低線級城市」並非一個整體。

比如,雖然江蘇揚州是三線城市,但相對經濟發達,根據懂車帝排行榜,排名熱銷榜第一的車型為小米SU7。

北方城市黑龍江齊齊哈爾是四線城市,消費者還會關注温度變化帶來的影響,他們不僅要考慮價格還要考慮動力,所以最受歡迎的不是純電的宏光MINIEV,而是插混車型比亞迪秦PLUS DM,其次是大眾的燃油車朗逸。

價格是最受關注的因素,兩類人喜歡買新能源車

那麼,對於低線級城市的消費者來説,是為什麼開始購買新能源汽車了呢?

政策帶來的補貼和價格優惠是一個重要因素。

事實上,2020年啟動的「新能源下鄉」政策,疊加國家補貼、地方免税、「兩新」補貼(以舊換新、報廢更新)等優惠,成為低線級城市新能源車滲透率提升的關鍵。

根據《華夏時報》的報道,在「新能源下鄉」政策的助推下,縣鄉新能源汽車銷量佔比從2020年的25%躍升至2024年的33.8%。

從消費能力來看,易車研究院《小城車市洞察報告(2025版)》顯示,2024年各級城市購車家庭的平均可支配收入中,低線級城市家庭可支配收入普遍低於一二線,所以當用車需求疊加真金白銀的補貼時,價格優勢就格外凸顯了。

相比較大城市消費者選車時最看重品牌,小城用户在選購車時,最關注的是價格,其次纔是安全與品牌。

不過,雖然大家普遍都關注價格,但偏好的車型、使用場景不太一樣。我們關注到了兩類典型人羣。

小鎮中青年,通勤代步需求,追求極致性價比,選擇微型電動車

正如上文統計顯示,在三線及以下城市,微型電動車非常受歡迎。

因為形狀酷似魚頭,微型電動車在各種社交媒體上也被調侃為「剁椒魚頭」車、「寶寶巴士」。

尤其在三線城市廣西柳州,五菱宏光MINIEV格外受歡迎,更有網友調侃其為「柳州特產」。懂車帝查詢的數據顯示,柳州熱銷TOP3的車都是微型車,分別是五菱宏光MINIEV、五菱繽果、五菱繽果PLUS。

或許也是因為五菱汽車總部位於柳州,讓這種微型車在當地街頭隨處可見。

(圖源:小紅書)  

「不誇張地説,這里滿大街都是五菱宏光MINIEV。」家住在柳州的90后 @東一(化名)告訴《DT商業觀察》,雖然他家已經有兩臺燃油車了,但是因為上班通勤開車只要十多分鍾,開燃油車並不划算,「所以就買了一輛五菱宏光MINIEV,車價不到5萬元,非常划算了。」

因為柳州整座城市不算大,即便是隻有續航兩百多公里的微型車,對於 @東一 來説也完全夠用,「一周基本只需要充一次電,完全沒有續航焦慮。」

此外,車型小、停車方便,也成爲了很多人選擇微型車的理由。

同樣在柳州的90后 @謝女士 告訴《DT商業觀察》,「無論是上班通勤,還是送小朋友上學,以及去商場玩兒,我都很願意開小車去,因為比大車好停車,就覺得非常方便。」

甚至爲了方便各種各樣的微型車停車,柳州當地還劃了很多微型停車位,滿足大家的需求。

人生中早期階段,願意嚐鮮,各種補貼政策推動下,增購一臺新能源車

來自江蘇縣級市溧陽的 @徐超(化名) 在去年底便購置了一臺小鵬P7+,雖然家里已有兩臺燃油車,但因為各種補貼優惠,以及想嚐鮮一下新能源車,便增購了一臺。

他購車的最直接動因還是各種政策補貼,疊加新能源車的用車成本,極具性價比。

「這幾年各種補貼實在太划算了,並且我在的城市充電樁設施很完善。對比燃油車來説,開新能源車還是非常省錢的,以前加一次油的錢,快夠我充半年電了,性價比非常高。」

@徐超 這類的消費者追求的性價比是相對便宜,而不是絕對低價。

在購車期間,@徐超 關注的更多是特斯拉、「蔚小理」這種新勢力品牌,「不僅是對這些新勢力品牌比較感興趣,也是因為剛剛結婚生娃,還是希望車內空間大一些。」

根據電動車用户聯盟發佈的《2024年小鵬P7+用户調研報告》,小鵬P7+用户多為未婚及新婚年輕人,均齡28.9歲,已婚佔45.6%。

用户購車動機主要是上下班代步、有補貼/優惠,因家庭結構變化和家庭需要購車比例較高,均超兩成。

車企搶灘下沉市場,消費者們還有兩大隱憂

目前,不同品牌的車企在低線級城市是怎麼佈局的呢? 

網點數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體現品牌格局,畢竟門店不僅能夠賣車、提供售后服務,門店本身也是一塊品牌的線下廣告位。

在這場「下鄉大戰」里,幾個國產品牌衝在了前面。吉利銀河、比亞迪王朝在三線及以下城市網點佔比均超過了50%。

吉利靠着銀河系列帶動低線級城市銷量暴漲,上文提到的三線及以下城市最受歡迎的TOP2星願這一爆款小車,便是吉利品牌旗下的。而比亞迪則是雙線出擊,王朝和海洋系列在三線及以下城市的網點鋪得又廣又深。

但光靠開店和鋪網點遠遠不夠,對於低線級城市的消費者,他們有自己的顧慮和實實在在的痛點。通過採訪和研究,我們發現主要有以下兩方面。

一方面,仍然是充電基礎設施覆蓋的問題。

像北上廣等大城市,或者沿海發達地區,充電站又多又密。但到了很多縣城甚至地級市,找充電樁就有點費勁了,覆蓋率明顯跟不上。

「找公共充電樁很費勁,這一點就直接打消了我買新能源車的動力。」來自北方一個四線城市的受訪者説。

除此之外,當下,對於電車續航能力的焦慮並不是完全不存在了,而是視情況而異。

即便是在柳州的 @東一 和 @謝女士,雖然日常生活中特別愛開五菱宏光MINIEV,但當遇到節假日遠途遊玩時,他們都一致選擇了燃油車。

「遠途出門玩兒肯定還是會開家里的燃油車,畢竟路上還要擔心續航的問題,充電也可能要排隊,並不能保障去的地方充電方便,所以還是開燃油車穩妥一些。」@東一 説。

所以説,在一些低線級城市,對電車的「里程安全感」和「充電便利感」普遍不足,卡住了一些消費者購買以及使用的意願。

另外一方面,則在售后層面,部分城市修車、保養難。

「小車送去修了幾個月,還沒修好」「我在的城市沒有售后該怎麼辦,去地級市嗎?」……社交媒體上,不乏吐槽縣城電車售后的內容。

即便是像五菱宏光MINIEV這樣的「神車」,其售后網絡和服務體驗在下沉市場也常被詬病,在研究機構的評價中排名靠后。

傑蘭路發佈的《2024年度下半年新能源汽車品牌售后服務能力研究》顯示,在其調研的26個新能源品牌售后服務能力中,五菱排名倒數第四名,低於行業平均值。

相比之下,特斯拉、蔚小理這種頭部新創品牌以及BBA等傳統豪華品牌在售后服務口碑上更有優勢,但這些品牌觸達縣城的深度又顯不足。

寫在最后

當一二線城市的新能源車市場逐漸飽和,這場席捲下沉市場的「買爆」風潮,無疑為車企們打開了充滿想象力的新藍海。

吉利、比亞迪們已經衝在最前面,低線級城市網點覆蓋高於一二線;五菱宏光MINIEV、星願等爆款小車更是精準戳中了縣城消費者的心坎。其它品牌也在紛紛加碼,開店、搞活動,都在指望這片廣闊天地能帶來新的銷量增長點。

不過,車企們想要在縣城真正紮下根、贏得小鎮中青年們的長久青睞,光靠鋪網點、推爆款還不夠。

解決家門口的充電難題,打造靠譜、便捷、讓人放心的售后服務網絡,是這場「下沉大戰」最終決勝的關鍵之一。

畢竟,縣城人們精打細算的背后,是對品質和便利同樣不妥協的期待。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DT商業觀察」,作者:徐美慧@xumeihui_,36氪經授權發佈。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