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6-17 10:15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近期,中東局勢驟然升溫,地緣摩擦的外溢效應迅速蔓延至全球金融市場,避險情緒助推黃金、原油價格快速上漲。
在全球資金風險偏好略有下降的背景下,亞洲資產再度經歷「壓力測試」,港股的科技資產也不例外。
最近幾天,港股科技板塊出現了震盪調整,引發了不少投資者的擔憂。尤其是在前期市場強勢反彈后,此時港股科技出現波動,投資者是應該繼續持有還是止盈?
先別急,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跟着南南一起來剖析一下。港股科技為何近期震盪
其一:外部擾動。外部因素是近期港股科技回調的主因之一,除了本次中東地緣衝突以外,此前的中美貿易摩擦也曾造成風險偏好的回落,港股科技作為市場的高彈性資產,對風險偏好的變化更為敏鋭。
其二:技術修正。自四月初至今的反彈行情中,港股科技板塊在短時間內積累了較大漲幅。在市場運行規律中,快速上漲后通常會伴隨自然回調,以重新尋找估值與市場預期的平衡。
其三:資金輪動。當前市場環境下,新消費、創新葯等板塊展現出獨特吸引力,吸引部分資金流入,或對港股科技板塊資金形成分流。
從消息面來看,上周末中東局勢升溫,但今天港股科技指數普遍低開高走,外部因素的影響或趨於緩和,市場情緒迎來進一步修復。展望后市,投資者還需要持續關注局勢情況。
不過,南南認為,短期的市場波動並未改變港股科技板塊中長期投資的核心邏輯。
首先,從基本面來看,港股科技公司基本面根基穩固,尤其是人工智能、芯片製造、雲計算等核心企業的盈利能力和成長性並未出現明顯拐點。
值得一提的是,港股聚集了一批較A股更為獨特的互聯網龍頭企業,這些企業在AI領域具備較強的競爭力,或能充分受益於AI產業紅利,同時資本開支和雲業務收入也在強勁增長,未來商業化應用有望加速落地。
其次,從政策面看,監管層明確表示要大力發展科技產業,強調科技創新,尤其是在半導體和人工智能等「卡脖子」領域給予政策支持,港股科技企業有望持續受益。
此外,從資金面看,港股市場由於國際化程度更高,在資金靈活性以及國際接軌程度方面具有優勢,使其更容易受到國際資本的青睞。
數據顯示,恆生AH溢價指數從年初的145降至目前的128,某種程度上説明A股相較於H股的整體溢價進一步收窄,兩個市場的估值差異進一步趨向拉平。
數據來源:Wind,統計區間為2022.01.03至2025.06.16,指數過往表現不預示未來,市場有風險,投資須謹慎。
中金公司近日觀點認為,一方面,以南向資金流入帶來的流動性改善和「邊際」定價權不斷提升;另一方面,更多優質企業赴港上市,彌補了港股結構上「偏科」的問題,有助於吸引更多資金沉澱。(觀點來源:中金公司,2025.06.12)持有 or 止盈
回到文章開頭的問題,面對港股科技板塊的短期震盪,持有與止盈的抉擇,實則是投資者對風險與收益的權衡,需要結合自身實際情況,進行多維度的辯證分析。
對於長期投資者而言,應錨定港股科技資產的核心價值,不妨以更長遠的視角看待波動,堅定持有並等待價值進一步釋放。
還有一點值得注意,當前多數港股科技指數,比如恆生科技,高度集中於互聯網科技,而忽視創新葯這一高成長賽道。
港股通科技指數正好補上了「缺藥」這塊短板,該指數的醫藥生物權重提升至15%以上,為投資者提供了更為均衡的配置選擇。
圖:港股科技指數行業分佈對比
數據來源:Wind,南方基金,截至2025.04.30
在當前國產創新葯出海加速的拐點上,港股通科技指數「硬科技+創新葯」的雙引擎組合,在地緣衝突環境下提供了更靈活的輪動空間,有望獲得更均衡的表現。
(轉自:泡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