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華峰集團與中海殼牌簽約,萬華化學擴產,住友化學成功建立LCP量產技術……

2025-06-16 18:25

(轉自:中國化工信息周刊)

2025年6月16日

國內要聞

華峰集團與中海殼牌簽約

6月13日,華峰集團有限公司與中海殼牌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併爲雙方聯合成立的「高端石化材料聯合技術實驗室」舉行揭牌儀式。據介紹,該聯合實驗室主要聚焦於高性能聚烯烴、聚氨酯材料、低碳工藝等領域的技術研發,旨在通過整合中海殼牌在乙烯產業鏈的技術優勢與華峰集團在聚氨酯製品新材料領域的產業化實踐積澱,突破綠色化工產品的核心技術瓶頸,填補國內高端市場空白,樹立產業創新、產品創新發展的新標杆。

萬華化學擴產

6月12日,萬華化學發佈年產2萬噸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擴能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徵求意見稿公示。該項目擬在山東省煙臺市煙臺化工產業園現有PDMS裝置基礎上,新增兩條生產線同時對現有生產線產能進行調整,最終實現PDMS裝置的產能由9000噸/年擴建至2.9萬噸/年。

泰和新材芳綸塗覆隔膜大產線試車

6月12日,泰和新材表示芳綸塗覆隔膜大產線已有產線開始投料試車。在國內,雖然目前芳綸塗覆隔膜在整體塗覆隔膜市場中佔比不高,國內隔膜出貨量中約70%為塗覆隔膜,且以陶瓷塗覆隔膜為主,但隨着技術發展和成本下降,其滲透率有望快速提升。在研項目方面,泰和新材佈局廣泛,涵蓋高強型對位芳綸規模化製備技術及工業化示範、對位芳綸活化纖維的開發及市場化推廣、生物基芳綸纖維技術開發、電解制氫複合隔膜、高韌對位芳綸纖維製備關鍵技術、POD 膜工藝技術開發、廢舊織物回收等。 

中鷹新材料項目試生產

6月11日,總投資10億元的鷹遊碳纖維複合材料製造應用項目在浙江中鷹新材料有限公司試生產。該公司購置國內外先進設備及控制系統,構建起智能化、現代化的生產體系,計劃建設年產1000萬件碳纖維複合材料製品生產線,產品廣泛應用於新能源、航空航天等多個戰略新興產業,將填補國內部分高端碳纖維複合材料產品的生產空白。

蘭州石化改造項目環評公示

6月12日,蘭州石化30萬噸/年聚丙烯新材料升級改造環境影響評價邀請公衆參與第一次公示。項目擬在蘭州石化公司現有聚丙烯裝置區新增1座丁烯-1乾燥塔,低聚物回收系統新增2個烴/水分離器,粉料料倉出口增加旋轉閥,並對裝置部分設備進行更新。公用工程和輔助工程均依託現有設施。項目改造后聚丙烯裝置設計產能仍為30萬噸/年,僅提升無規共聚物和三元共聚物產品產能,降低抗衝共聚物產品產能。

6萬噸/年鋰電石墨化負極材料開工

6月13日,位於甘肅武威的甘肅瑞志新材料有限公司年產6萬噸鋰電池石墨負極材料項目正式破土動工。據介紹,該項目總投資約14.2億元,項目佔地面積97畝,分兩期建設,一期6萬噸鋰電池石墨化負極材料產能預計2026年一季度試產。

國際要聞

住友化學成功建立LCP量產技術

6月12日,日本住友化學成功確立利用生物質材料單體進行LCP量產的技術,並計劃在2026財年前完成客户認證,且於2027財年實現生物基LCP的商業化供應。住友將採用雙軌結合的合成法:分離法-嚴格隔離生物質原料,實現含量精準控制與可追溯認證;質量平衡法-通過比例覈算實現混合原料的生物特性分配,為客户提供差異化的可持續材料解決方案。

Samsara Eco與Lululemon 簽署承購協議

6月12日,澳大利亞初創公司Samsara Eco與運動服飾品牌Lululemon簽署一份為期十年的化學回收尼龍66和聚酯纖維承購協議。此次協議基於雙方長期合作:去年Samsara Eco推出全球首款酶法回收尼龍66,被Lululemon用於製造Swiftly Tech長袖上衣樣品;數月后,Samsara Eco的酶法回收聚酯材料又被Lululemon應用於其限量版Packable Anorak夾克。根據這份為期多年的承購協議,Samsara Eco的材料將滿足Lululemon約20%的纖維總需求。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