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6-17 07:10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高盛提出,對標美股「七巨頭」,中國有自己的「中國民企十傑」。
6月15日,高盛首席中國股票策略師劉勁津發布《中國民營企業迴歸》系列報告指出,在各種宏觀、政策和微觀因素驅動下,中國民營企業的中期投資前景正在改善,當前十大領先企業——「中國民企十傑」能夠鞏固其在股市上的主導地位,與美國的「七巨頭」股票遙遙相仿。
高盛所説的「中國民企十傑」分別是:騰訊、阿里巴巴、小米、比亞迪、美團、網易、美的集團、恆瑞醫藥、攜程集團和安踏體育。
中國民營企業正展現出強勁復甦的跡象
高盛在報告中表示,中國民營企業正展現出強勁復甦的跡象,民企利潤和ROE自2022年低點分別回升22%和1.2個百分點,並可能在行業整合中隨着利潤率正常化進一步恢復。
首先,政策層面,高層對民企的重視顯著提升。其次,AI技術的快速突破,為佔據高盛定義的人工智能技術宇宙72%的民營企業帶來了更光明的增長前景。第三,民營企業正在引領中國「走出去」戰略的推進,使其能夠有機增長,享受更高的利潤率,並從競爭激烈的國內市場多元化發展。第四,民營企業部門出現了「動物精神」迴歸的早期跡象,表現爲對未來增長的投資意願重新增強。第五,民營企業的估值相對於其歷史範圍和國有企業處於折價狀態,現金回報(收益率)達到歷史新高。
高盛強調,相對更為看好佔據行業頭部的大型民營企業,並認為中國民營企業領域的行業集中度將進一步上升, 「我們預期的市場格局變化和結構性趨勢使我們相信,民營企業領域的市場(市值)集中度將會上升。」
具體而言,報告顯示的理由包括:中國是全球主要股票市場中市場集中度比率最低的國家,前十大公司(包括國有企業)僅佔總市值的17%,而美國為33%,新興市場(不包括中國)為30%;近年來,中國的反壟斷和併購框架變得更加透明,對私營經濟的監管壓力有所緩解,這有利於民營企業的有機增長和併購增長;中國的行業整合程度相對較低,表明現有行業領導者有可能進一步增加市場份額和提升盈利能力;一些龍頭企業已經在各自行業的利潤池、資本支出和研發方面佔據主導地位,這些都與未來的回報和行業主導地位正相關;許多大型民營企業是人工智能技術的發明者、推動者、投資者或消費者,而人工智能技術將在未來發揮改變遊戲規則的影響力;通過全球擴張,私營企業的營收增長和盈利能力有望增強;前十大民營企業的市盈率為13.9倍(低於1.6個標準差),比整體市場溢價22%,而2021年這一數據為74%,美國「七巨頭」為43%;全球資金迴流中國以及國內「耐心」和被動資本的持續增長,指數權重股應從中不成比例地受益。
高盛估計,在總資產規模達0.9萬億美元的496只全球共同基金中,86%對中國股票低配。若全球主動基金對中國股票採取等權重配置,可能帶來高達440億美元的潛在流入,大型民企因其規模、流動性和指數權重將最受益。同時,過去五年中國股票ETF資產快速增長,指數重倉股也將持續受到被動資金青睞。
「中國民企十傑」未來兩年盈利CAGR或達13%
「我們預計,上市民營企業板塊的市場(市值)集中度將在長期內呈上升趨勢。在此背景下,我們的分析顯示,當前十大領先企業—— ‘中國民企十傑’能夠鞏固其在股市上的主導地位,與美國的‘七巨頭’股票遙遙相仿。高盛分析師對這‘十傑’民企的股票評級均為買入。」高盛在研報中寫道。
高盛的研究顯示,「中國民企十傑」的總市值達1.6萬億美元,佔MSCI中國指數權重的42%,日交易額達110億美元,預計未來兩年這十家公司的盈利年複合增長率(CAGR)將達到13%,當前市盈率為16倍。
平均而言,這些股票自2022年末觸底以來已經上漲了54%,今年以來上漲了24%,分別跑贏MSCI中國指數33個和8個百分點。就投資主題而言,高盛認為,這些企業代表了其青睞的前景向好的幾大投資趨勢:人工智能/科技發展、中國自立自助/進口替代、「走向全球」、服務消費以及中國股東回報改善。
高盛指出,這十家企業處於有利地位,可借鑑其過往的成功經驗,並進一步提升其在中國股市的主導地位。作為借鑑來看,美股「七巨頭」在過去五年市值增加了超過12萬億美元,在此期間內憑藉異常強勁的盈利能力和資本支出/研發強度,為股東平均創造了超過365%的價格回報。
「業已形成的優勢、較高的行業進入壁壘以及大力投資於增長資本支出(包括研發)的堅定承諾,是中國民企提升競爭優勢和比較優勢、為股東創造股權回報以及在美國和中國股市上均跑贏同行業公司的必要條件。」高盛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