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熱門行業】哪吒IP引爆市場,暑期檔與行業變革共繪新圖景

2025-06-16 17:37

金吾財訊 | 今日A股影視概念股強勢拉昇,光線傳媒午前封死20CM漲停,華誼兄弟、萬達電影跟漲;港股市場部分跟漲,中國儒意(00136)、IMAX中國(01970)、檸萌影視(09857)紛紛飄紅。這一波行情的背后,既是行業對暑期檔的期待,也受到《哪吒之魔童鬧海》(下稱《哪吒2》)超預期表現的長尾刺激,還有IP運營、AI技術革新等多重變革力量的推動。

暑期檔「回血」關鍵期:供給改善驅動市場信心修復

中航證券指出,據貓眼專業版,截至6月13日,全國電影市場累計票房已達280億元,顯著高於2020-2024年同期水平。作為全年最重要的檔期之一,暑期檔是影視行業的「晴雨表」。暑期檔票房佔全年總票房比重長期穩定在25%-35%區間內(2022-2024年票房佔比28%/34%/25%),具有較強的拉動效應與觀眾參與粘性。回顧往年數據,2023年暑期檔票房達到歷史高點206.2億元,2024年暑期檔票房為116.43億元,可見2025年暑期檔票房在高基數下仍具修復空間。隨着頭部內容儲備陸續落地、觀影需求穩步釋放,今年暑期檔整體票房有望實現穩步同比增長。

據華創證券統計,截至6月10日,已有69部影片定檔暑期,涵蓋《分手清單》《醬園弄·懸案》《侏羅紀世界:重生》等多元類型,后續儲備還包括《浪浪山小妖怪》《刺殺小説家2》等潛力之作。儘管片單仍存提升空間,但「優質供給驅動票房」的邏輯已獲機構共識——2024年暑期檔《消失的她》《孤注一擲》等黑馬已證明,觀眾需求並未消失,缺的是「爆款催化劑」。

《哪吒2》引爆IP價值:從票房到衍生品的「長尾效應」

2025年春節檔上映的《哪吒2》,時至今日熱度已從影院延伸至全產業鏈。據光線傳媒董事長王長田在上海國際電影節透露,該片海外票房將超1億美元,創下近20年中國電影「出海」最佳成績;而其衍生品市場更是爆發式增長——覆蓋盲盒、毛絨、手辦、文具等30余個品類、超200款產品,單一品類銷售額破百億,總銷售額有望衝刺千億。

這一成績不僅驗證了「現象級IP」的商業潛力,更折射出光線傳媒對IP的全維度開發能力。公司不僅在互動平臺宣佈《哪吒2》延長放映至6月30日,還計劃年內推出首家線上品牌店,明年落地線下主題店,通過「自研+合作」模式持續輸出衍生品;同時,全國多地已拋出主題樂園合作橄欖枝,《哪吒》IP與泡泡瑪特等品牌的聯名、卡牌銷售等新業態亦在推進中。

羣益證券(香港)指出,《哪吒》系列第三部已在籌備,製作標準將進一步提升;結合AI技術對動畫製作的賦能(如縮短周期、降低成本),公司未來或實現「每年4-5部」作品的高效產出。預計2025-2027年,僅IP運營業務就將為出品公司貢獻顯著增量,推動業績進入高增長通道。

行業變革提速:IP運營與AI技術成雙輪驅動

《哪吒2》的成功,本質上是「優質內容+IP運營」的勝利,而這一模式正被更多公司複製。以阿里影業(01060)為例,其近期更名「大麥娛樂控股」,戰略重心轉向「現實娛樂」,依託大麥演出票務(市佔率超50%)和阿里生態,構建「演出+IP衍生+現場娛樂」的全產業鏈。數據顯示,2024年大麥演出票房收入579.54億元(同比+15.37%),與三麗鷗、Chiikawa等IP的合作更帶動衍生品收入增長73%,驗證了「IP+電商」的商業化潛力。

技術端,AI正重塑行業效率。央視首部AI輔助動畫《千秋詩頌》製作周期縮短50%,可靈、SORA等視頻模型的應用,更讓動畫電影製作從「手工作坊」向「工業化流水線」升級。光線傳媒已率先將AI植入動畫流程,目標未來3-5年實現「年4-5部」作品輸出,成本顯著降低;華策影視、追光動畫等亦在探索AI劇本生成、虛擬角色等技術,行業或將進入「提質增效」新階段。

結語

無論是《哪吒2》的IP長尾效應,還是暑期檔的供給修復,亦或是AI技術的效率革命,影視行業的核心始終是「內容力」。當觀眾對「流量快餐」的熱情消退,唯有具備深度IP運營能力、技術壁壘和優質內容儲備的公司,才能穿越周期。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