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6-16 15:25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蘑菇街沒能成為平臺電商圈的中流砥柱,轉身以MCN身份再刷小紅書直播新副本。近日,在北京商報採訪中,蘑菇街CEO範懿銘放話要"成為小紅書排名第一的MCN"。面對抖音、淘寶等平臺被頭部機構瓜分的局面,蘑菇街另闢蹊徑瞄準了小紅書。可問題是,習慣了內容種草的小紅書博主們,真的願意變成"賣貨機器"嗎?超頭主播的光環屬於李佳琦、董宇輝們,蘑菇街避其鋒芒選擇批量複製中腰部力量,不失為曲線前進。但數年來主播和機構分道揚鑣的現實提醒着蘑菇街:流量易逝,主播難留。蘑菇街能否靠MCN機構找到新的增長點?或許,它自己也在等一個答案。
是機構也是生態
孵化主播的MCN機構們,與互聯網的諸多同行一樣,很卷。忙着孵化助播IP,忙着拍短劇做培訓,忙着拓寬垂直類目……市場上留給MCN機構可開發的空間越發有限,即便如此,蘑菇街還是闖了進來。
MCN機構現場選品
傳統電商江湖中,蘑菇街平臺業務早已不是核心選手;而直播賽道,蘑菇街正以MCN新身份成為初露頭角的潛力股。"越早做越好,早一點生意規模肯定更大。"面對已被瓜分殆盡的直播市場,蘑菇街MCN總經理梵高對蘑菇街入局外部平臺做機構有點晚,仍感遺憾。他坦言,蘑菇街MCN業務的確錯過了外部平臺和行業發展的紅利,目前主播類型的豐富度與數量仍在初期。
當然,蘑菇街做MCN機構也很清醒,沒有與遙望、謙尋、無憂傳媒、三隻羊這類頭部MCN機構卷抖音、淘寶、快手等電商直播的份額,而是將目光落在了與自身時尚基因頗為同頻的小紅書。梵高的回答很直接:"在小紅書做MCN生意。"
範懿銘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時更是沒有迴避原因:"在抖音、淘寶等平臺做直播,蘑菇街做不到頭部是一定的,但在小紅書上做第一沒有什麼問題。"根據2025年3月小紅書買手MCN榜,蘑菇街排位已提升至第二,僅次於如涵。
即便是天然的時尚土壤適合成長,蘑菇街仍舊要與市面上眾多層級的MCN機構硬碰硬。在談及蘑菇街競爭力在哪?梵高給出了兩個詞"更高效"和"更低價"。他透露,蘑菇街爲了能簽約更多主播,不但承擔了運營成本,還將大部分利潤讓給主播,"當時我們還沒有頭部主播,也想要搶市場。"
正是這個策略,讓蘑菇街初入小紅書后,快速招攬了眾多主播。藉助蘑菇街的手整合商家資源、品牌合作、廣告訂單以及執行團隊,主播能夠更高效、更低成本開播並轉化。與此同時,在向外量擴時,梵高將主播和團隊的合作模式分為輕孵化和重孵化,前者側重選品和內容腳本的輸出,后者則會由專門的運營團隊組成。
與其説做一家MCN機構,梵高更希望做生態。MCN的核心價值在於規模化服務,而非聚焦單一頭部主播。蘑菇街目標並非服務個別對象,更關注那些未能獲得優質資源的中腰部主播、有增長潛力的個人及品牌商家,通過整合資源將其納入小紅書電商體系。
實際上,MCN機構主要是提供服務,規模存在天然侷限性。受制於服務深度與人力成本的制約,MCN機構難以同時服務過多主播或拓展多元化主播類型。當主播人數急速增加,意味着MCN機構將面臨團隊服務能力、運營效能、管理層精力分配與外部情況的多重對抗,這些因素共同制約着機構的擴張邊界。
批量生產中腰部主播
"超級頭部的誕生可遇不可求,但中腰部主播的成功一定能夠複製。"梵高和蘑菇街將目光投向市場中想做但尚未起量的中腰部主播們,按照在選品、內容、人設等方面已經摸索出的方法論執行,複製中腰部主播對蘑菇街來説是一件極為簡單的事情。
主播參與選品
在直播電商的大盤子,超頭主播舀走了大部分的水。李佳琦、薇婭、辛巴、小楊哥、董宇輝……超頭主播的人數屈指可數,有些時候他們強烈的光芒會在無形中灼傷平臺和其背后公司的發展。即便如此,行業還是樂此不疲地渴望超頭主播的出現,畢竟一場偶然的流量爆發就可能成就一個銷售神話。
許多MCN機構本身就是圍繞超頭部主播建立的,資源傾斜、團隊配置無不為其服務,這種共生關係讓機構與頂流深度綁定。而中腰部主播在有限的流量池中艱難求生,既難複製頂流的爆發路徑,又缺乏持續的資源扶持,最終陷入"強者愈強"的循環,出頭之日遙遙無期。
"誕生不了那麼多的超頭主播,行業也不需要很多。"梵高巧妙地平衡着蘑菇街與主播的關係,承諾不會只服務於單一主播,即便該主播已達到頂級體量。"超頭主播本質上具備極強的獨立發展能力,他們完全可以通過自身實力崛起,即便不主動投入資金,資本也會主動找上門。"在梵高看來,這類主播最終能夠通過自主投入或購買第三方服務解決問題,無需依賴任何MCN機構,"因為他們足夠大,大到可以爭取更多資源、購買足夠優質的服務、吸引更多人才支持"。
反而是更多的中腰部主播需要MCN機構。用梵高自己的話來講,是市面上絕大多數的主播和品牌都需要MCN機構服務。隨着平臺中優質主播被MCN機構挖光,更多進來的是純素人和新人。據瞭解,蘑菇街簽約主播40人,服務主播60人,計劃年底簽約主播達到100人。
"中腰部主播像是個體户,輕孵化則類似於加盟",梵高給出了一個具象化的解釋,加盟的擴展速度一定快於開直營店。基於平臺思維,蘑菇街將輕孵化視為更長久的運營模式,主播與運營團隊異地溝通合作反而加速其搶佔市場。的確,輕孵化讓蘑菇街有了最初一批簽約主播,他們分佈在吉林、深圳、山東等地,但並不需要蘑菇街在當地成立分公司。
當然,輕孵化並不意味着MCN機構當甩手掌櫃,相反蘑菇街還要承擔成本之外的無形壓力,MCN機構更像是在解決主播和平臺之間的信息差,蘑菇街要隨時瞭解平臺政策、投流機制、選題方向、熱點預判,以及提供更為豐富的商品資源。
高頻開播才能提高轉化
梵高用河流做類比孵化主播。"我們就像一條河一樣,沒有冰川融化持續供給,河流難以流動。"梵高直言:永遠靠現存的主播,我們是活不了太久的。他的焦慮點實則也是眾多MCN機構面臨的統一困境:如何持續孵化新主播。
MCN機構要有源源不斷孵化主播的能力,更要有能與主播達成長久且良性合作的能力。據瞭解,未來蘑菇街會嘗試與主播之間更靈活的合作模式,把更多利潤讓渡給主播,幫助其解決繁瑣的經營問題,從而讓主播分身去做自己更擅長的內容工作。
靠什麼留住主播?自然是高轉化和上升的銷售額。小紅書上靠着筆記起來的博主們,難以像抖音、淘寶上的帶貨主播們那樣自如賣貨,平臺調性更重內容種草而非直接轉化。讓小紅書上的主播高頻開播,梵高稱有難度但可行,一旦主播確定以利潤為導向,就會與MCN機構在提升利潤和擴大規模上達成共識。
負責運營的加恩在採訪過程中同樣強調:"做電商買手,高頻開播才能提高轉化,已經是確定性方式。"加恩希望主播們每月直播8—10場,甚至更多,"一個月播一場,和一個月播8場,GMV一定有差距。"
相較於日常筆記粉絲,通過高頻開播吸納的客羣更為精準,其黏性和轉化率都會更高,更意味着主播用電商邏輯將粉絲變現。"直播間購買環境和通過筆記種草來的粉絲,畫像差異非常明顯。"高頻開播的主播們會從公領獲取更多新粉絲和流量,加恩稱這種增長是"非常健康的"。
當然,高頻開播對於小紅書主播來講需要突破心理門檻,因為這意味着主播的身份將從"時尚博主"變成"電商主播",失去原本的時尚調性。
最近,加恩的運營團隊正因一位剛剛復播的主播感到頭疼,原本其賬號在保持穩定開播期間單場GMV可達10萬元,但在停播兩三個月后復播時,GMV驟降至1萬余元。運營團隊用"嚴重不符合預期"來形容這場直播的慘淡情況。顯而易見,高頻開播是增加主播曝光以及提高轉化率的不二選擇。
北京商報記者 趙述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