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6-16 13:57
以色列和伊朗局勢持續緊張,上周海外市場大幅波動,經過一個周末以后,美國總統特朗普稱美「有可能」介入衝突,但以色列和伊朗相互攻擊繼續,周一開盤亞太市場依然波動,但上證指數和恆生指數相繼站穩。
有業內人士認為,短期油價、金價上升會推高通脹預期,但隨着國內能源供給多元化,對市場邊際影響呈現遞減趨勢,影響A股和港股的核心因素還是自身結構問題。6月16日中午收盤,上證指數上升0.05%,報收3378點,滬深京三地合共成交8055.4億元;恆生指數跌0.12%,成交1309億港元。
慧研智投科技有限公司投資顧問李謙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近期地緣衝突升級已引發全球風險資產拋售潮,導致美股、港股等主要市場出現下跌。若衝突持續可能帶來三重影響:一是推升全球通脹預期,或導致美聯儲推迟降息節奏,引發外資迴流壓力,這將尤其加劇港股市場的波動性;二是作為核心產油國的伊朗捲入衝突,已直接影響全球石油供給,國際油價在衝突后已呈現明顯上漲態勢,這將推高我國物流運輸成本,並對高耗能行業產生連鎖影響。
在能源供給方面,事件對中國國內能源供給的影響相對有限,這主要得益於我國已實現能源供給渠道的多元化佈局,使得單一地區的能源波動對我國整體能源安全的邊際效應呈現遞減趨勢。李謙表示,當前市場邊際效應正在弱化。一方面,此次衝突具有局部性特徵,市場已形成充分預期,爆發全面戰爭的可能性較低;另一方面,A股市場的核心驅動力在於國內經濟復甦態勢和產業政策調整,港股雖受國際資金流動影響,但整體衝擊有限。因此綜合來看,該事件對國內資本市場的影響程度可控。
港股100研究中心顧問余豐慧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以色列和伊朗的緊張局勢對A股和港股市場的影響主要體現在投資者情緒和大宗商品價格上。具體來説,中東地區的地緣政治緊張往往會推高國際油價,這對能源類股票構成利好,但會增加製造業等能源密集型行業的成本。隨着中國股市規模的擴大以及與全球經濟聯繫的深化,對外部單一地緣政治事件的敏感度確實在降低,特別是近年來,國內經濟政策、公司業績及全球經濟復甦態勢等因素對A股和港股的影響更為顯著,在當前背景下,投資者更關注國內宏觀經濟數據、企業盈利水平及政策導向等內部因素,這些因素對市場的影響力遠大於外部的地緣政治事件。
博大資本行政總裁温天納認為,從歷史維度看,該地區衝突具有持續性特徵,但此次事態升級程度較為顯著,目前市場對后續演變路徑仍存在較大不確定性,這需要持續關注;在全球經濟層面,美國經濟存在諸多不明朗因素,包括貨幣政策走向等變量。在此背景下,中國市場和經濟的穩定器作用越發凸顯,大宗商品方面來看,通過我國完善的風險對衝機制和多元化的供給體系,其衝擊程度相對可控,從整體來看,確實會有部分避險資金流入內地或港股市場,這種影響是客觀存在的,而市場參與者已經歷過多次類似的地緣政治風險事件,對這類長期存在的風險因素已形成一定的適應能力。
華西證券策略分析師李立峰表示,近期中美倫敦談判進展符合市場預期,但中東地緣局勢再次擾動全球風險偏好,A股短期跟隨震盪調整。李立峰認為,地緣事件對國內而言更多是情緒上的短期衝擊,影響A股的核心因素還是自身結構問題,結構上來看,前期活躍的新消費、創新葯等主題的成交佔比持續提升后,細分賽道快速輪動,部分獲利盤存在止盈需求,建議投資者適度均衡配置,關注有色金屬、軍工、AI應用(軟件、硬件)、創新葯等。
(本文來自第一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