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最嚴電池安全令」發佈80天,廠商漸別緘默

2025-06-16 14:13

21世紀經濟報道 記者林典馳 實習生林綺蓓 深圳報道

今年3月,強制性國家標準《電動汽車用動力蓄電池安全要求》(GB38031—2025)發佈,將於2026年7月1日起開始實施。新規將動力電池「不起火、不爆炸」改為強制性要求,被稱為「史上最嚴電池安全令」。

上述新國標直面「熱失控、底部撞擊、快充安全」三大挑戰,通過24項嚴苛測試標準,進一步提高行業安全門檻。

「新國標的實施顯著提高了車用電池的安全要求,提升了行業技術門檻,使頭部電池企業優勢更突出,同時為上游零部件企業(如防火材料和高端BMS軟件)帶來主流市場機會;儘管新國標可能帶來非材料端成本溢價,但長期電池價格因供應增加而下降,消費者購車成本預計不會明顯上升。」彭博新能源財經儲能分析師史家琰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採訪時表示。

80天過去,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梳理了國內前九家動力電池廠商對新國標的迴應,寧德時代動作最早,旗下電池全數通過檢測;比亞迪刀片電池和閃充電池也較早官宣通過權威檢測機構檢測。

蜂巢能源稱,作為重要起草單位之一,其以堡壘越野、蜂行短刀為核心產品的電池均達標,且提前實現新國標全項達標。不過,諸如正力新能、億緯鋰能(維權)等兩家廠商還未有相關消息公開。

記者向億緯鋰能方面尋求迴應,對方表示,預計本月中下旬會有新的消息。

「嚴」在何處

新發布的《電動汽車用動力蓄電池安全要求》(GB 38031-2025)覆蓋了「7項單體測試和17項電池包或系統測試」。

史家琰表示,「新國標意味着汽車電池行業整體技術門檻提高了。」新國標對車用電池本身的安全性和電池包的安全設計提出了比前國標更高的要求,例如新國標的調整中加入了直接加熱和底部撞擊等測試。

記者對比上一份國標(GB 38031-2020)發現,新國標通過熱擴散防控升級、底部撞擊測試、快充循環后安全驗證等24項嚴苛標準,對動力電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其中,熱擴散測試是主要修訂點。這一項測試考查的是電池單體內短路導致熱失控后的安全防護能力。相較2020版所提出的在着火、爆炸前5分鍾提供熱事件報警信號的技術要求,新國標要求觸發熱失控后不起火、不爆炸,並且煙氣不能夠對乘員造成傷害,對熱失控「零容忍」。

同時,新增底部撞擊測試,主要考察電池底部受到撞擊以后的防護能力。通過30mm直徑撞擊頭以150J能量對電池底部進行撞擊,撞擊電池底部3次,要求撞擊后電池無泄露、外殼破裂、起火、爆炸的現象,並且滿足絕緣電阻的要求。

此外,新增快充循環后電池的安全測試,用以考察動力電池在長期快充循環后的安全性。通過對20%—80% SOC總充電時間不超過15分鍾的電池單體進行300次快充循環,然后開展外部短路測試,要求電池不起火,不爆炸。

仍有廠商未迴應

公開信息顯示,此次新國標的起草單位囊括多家主要電池企業、整車廠以及檢測/測試機構。

其中,電池企業包括寧德時代、國軒高科、比亞迪、中創新航、億緯鋰能、瑞浦蘭鈞、欣旺達、蜂巢能源、天津力神。面對新國標的發佈,不少參與草擬新國標的頭部電池企業陸續提交檢測,率先「通關」。

寧德時代4月27日通過《新國標》的檢測,獲得首份檢測報告,成為國內首個達標企業。

5月9日,寧德時代宣佈旗下麒麟電池、神行超充電池、驍遙超級增·混電池、巧克力換電塊及一款自動駕駛專用電池包均通過該標準檢測。至此,寧德時代成為全國首家乘用車與商用車領域全系量產品牌均通過新國標檢測的企業。

5月27日,比亞迪集團品牌及公關處總經理李雲飛發佈微博,稱其刀片電池與閃充刀片電池雙雙提前通過新國標測試。

除了兩家頭部電池廠商,相當一部分參與標準制定的廠商同樣拿出檢測報告,向市場提前「交卷」。

近兩年,超充是電池行業發展的重要趨勢,也是企業的研發重點,其安全可靠性至關重要。

5月8日,欣旺達動力閃充電池3.0獲得新國標認證,成為行業內首個獲得認證的超充電池產品。

欣旺達副總裁兼首席可持續發展官梁鋭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新國標中的多項技術要求,欣旺達已經作為安全企標執行多年。事實上,早在2020年,欣旺達就推出了‘不起火’動力電池解決方案,是最早研發電池‘不起火、不爆炸’技術的動力電池企業。」

然而,截至6月12日,部分企業例如蜂巢能源,尚未發佈通過檢測的相關報告。不過,據蜂巢能源官網消息,其以堡壘越野、蜂行短刀為核心產品的電池均已達標,且提前實現國標全項達標。

此外,仍有部分企業至今未就新國標的發佈作出公開回應,當中便包括億緯鋰能和正力新能。

新國標帶來的合規成本與技術門檻,或許將加速動力電池行業的洗牌進程。

史家琰表示,「頭部電池企業憑藉大規模製造帶來的成本優勢和出色的品控能力,其競爭優勢將更加突出。與此同時,專注於安全領域的上游零部件供應商,例如專業防火材料、高端電池管理系統軟件等企業,將獲得進入主流市場的機遇,相關產品也將從‘可選項’轉變為‘必需品’。​」

業內人士指出,產業發展始終指向更安全、更高效的方向。企業后續是迎難而上完成蜕變,還是逐漸淡出主流競爭,答案將在圍繞新國標展開的新一輪競爭中揭曉。

購車成本增加可能性不大

在汽車供應鏈競爭日益激烈的當下,新國標的發佈是否會推高新能源汽車的成本,進而影響消費者的購車成本;以及在2026年7月新國標正式實施前,消費者是否仍可選購現行標準下的新能源汽車,這些問題同樣受到普遍關注。

綜合車企、電池供應商和業內專家的觀點,新國標的實施對成本影響並不大。

史家琰表示,電池金屬仍是電池包的成本構成的大頭。長期來看,由於供應愈發充分,電池金屬的溢價越來越低,整體電池包價格呈下降趨勢。

根據彭博新能源財經電池價格調研,對電池的需求每增加一倍,價格會降低18%。但是新國標對電池包技術參數升級的要求,有希望給電池企業帶來非材料端成本的溢價空間。

對於消費者來説,儘管對價格非常敏感。車企仍然可以通過整車參數的設計控制成本和售價。因此傳遞給消費者的購車成本提升可能性不大。

史家琰分析,從歷史數據看,補貼、打折對汽車銷量的刺激力度影響最大。為應對消費者對安全性的需求,相關企業也會補充與新國標測試一致的測試,出具第三方認證報告等。

極氪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也表示,目前來看,動力電池「新國標」的實施,不會導致電池生產成本和整車終端價格的上漲。

據瞭解,在新國標正式實施之前,採用舊國標生產的電池仍可正常銷售。然而,受「買新不買舊」消費心理影響,其市場競爭力或將減弱。不過,得益於頭部企業前瞻佈局,部分現有電池產品已滿足新國標要求,消費者可根據自身需求,在新規正式實施前也能買到裝配合規符合新國標標準電池的新能源汽車。

新國標的發佈的本質上是爲了倒逼企業提升產品標準,不符合標準者終將被市場淘汰。最終誰能贏得消費者青睞,仍有待市場檢驗。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