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6-14 18:40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轉自:搞錢基地測評
文 | 食悟(ID:food-gnosis)
關於聖元創始人張亮帶着一羣人另起爐灶,衝刺IPO這件事,食悟文章發佈后,引發廣泛關注。
這篇文章之所以成為爆款,核心原因不是我寫得有多好,而是張亮,絕非等閒之輩。曾幾何時,張亮的聖元,一度被譽為中國奶粉行業的黃埔軍校,而張亮,憑藉超強的領導力和號召力,2008年以前的某一段時間,他絕對是中國乳業獨一檔的風雲人物。
一份在韓國首爾發佈的「2008年度影響世界的中國力量品牌500強排行榜」中,當時入選的乳製品品牌順序依次是:聖元、蒙牛、飛鶴、三元、伊利、光明、名山。可見當時聖元在中國乳業中的咖位。
食悟從一份2008年的訪談中瞭解到,2008年,中國嬰配市場份額第一的是多美滋,市佔率12%;排在第二名的就是聖元,市場份額為10%。儘管不是全行業冠軍,但聖元當時是國產奶粉的老大。
隨后,因為2008年和2010年聖元先后捲入兩起「事故」,聖元在中國嬰配行業的輝煌從此也就成了「故事」。
儘管張亮不做大哥好多年,但江湖上關於大哥的傳説,一直都在,且時刻激勵着聖元系的每一個人,激勵中國嬰配行業的每一位經理人,創業家,不斷向前。
鍥而不捨,接二連三,樂此不疲?
根據食悟的專業研究,其實從2016年以來,聖元創始人張亮就已經着手佈局更多的賽道了,因為在嬰配行業摸爬滾打這麼多年,他的商業嗅覺是非常敏鋭的,配方註冊制還沒有落地,他就已經看穿了這個行業的未來。
食悟留意到,2016年,一家成立十年的營養品原輔料供應商:美泰科技(青島)股份有限公司,開始在有了一些實質性動作,這一年,張亮的得力助手查峰,開始擔任美泰科技的負責人;2017年5月,美泰科技曾在新三板掛牌,后於2020年1月摘牌;2021年4月,美泰科技進行上市輔導備案,接受上市輔導;2022年4月,美泰科技進行股權融資;2024年底,青島國資突然掛牌轉讓所持美泰科技股權,意味着這家企業上市前景不樂觀。
官網顯示,美泰科技成立於2006年,該公司專注於營養健康產業,是全球主要的硫痠軟骨素、膠原蛋白、天然油脂微囊化產品、特醫食品、嬰配食品、營養保健產品生產基地,致力於為全球用户提供骨關節養護、美容養顏、母嬰健康、體重管理等精準營養解決方案。
可以説,美泰科技所處的賽道處於營養品行業的上游原料環節,如果不是大環境,這家公司的潛力和價值,絕對不可小覷。
股權結構顯示,聖元營養(香港)有限公司持股美泰科技46.16%股權,是第一大股東;儘管張亮沒有出現在美泰科技的高管名單中,但張亮實際控制着美泰科技。
孵化美泰多年,張亮第二個上市夢始終無果。於是,他帶着老婆和孩子,以及他的兄弟們,孤注一擲,把全部希望都寄託在了聖桐特醫上。
這一仗,也是張亮職業生涯里第3個重要創業項目,成了,功成身退;不成,也扶了兩個兒子一把,對兄弟們也是盡力了,富貴有命,成敗在天。
從聖元國際,到美泰科技,再到聖桐特醫,已經65歲的張亮,為何總是閒不下來,接連在不同的賽道打拼,他到底圖什麼?根據食悟的專業研究,主要有四方面原因:
一是商業追求與使命感。張亮作為改革開放后,中國乳業第一批創業家,對營養健康領域有深刻理解和深厚情懷。張亮曾經這樣強調他的資深:「中國從1989年有第一代嬰幼兒奶粉開始,我就在里邊了」。
二是適應市場變化與挑戰:2018年配方註冊制落地,中國嬰配行業迎來大洗牌,張亮需要帶領聖元人尋找新的市場機會和業務增長點。根據食悟的專業觀察和深入研究,我們發現,美泰科技和聖桐特醫,都是聖元在結合自身沉澱和資源的基礎上,進行的賽道拓展,並沒有跨界到一個全新陌生的領域,而是繼續干着自己最擅長的事情。
三是家族傳承與團隊責任。張亮希望通過在新賽道的打拼,為兒子和兄弟們創造更好的發展平臺,實現家族財富的傳承。同時,他身邊有一批跟隨多年的團隊成員,帶領大家在新領域繼續發展,也是對團隊的一種責任。
張亮
大院里成長起來的「老炮」,不做武官做首席執行官
張亮1970年到1978年在北外附小學習,當時學校挑選了三個學生學習外語,兩個學日語,一個學西班牙語。張亮就是被學校選中學習西班牙語的這個孩子,據他回憶,學校方面給出的説法是培養他們成為外交官。
后來,南京外語學院的招生干部來到張亮的家里,許諾一個月給他24塊錢,出來也是士官生,還給皮鞋。
張亮一聽還發皮鞋,他就去南外學法語了。
后來,從培養武官的南京外語學院畢業后,張亮在部隊干了四年,隨后應聘到了一家法國企業,從此跟乳製品結緣。
「回過頭來看軍隊生活對我的影響非常大,我受益匪淺。積極的榮譽感,團隊的奉獻精神以及嚴明的紀律等等。」張亮認為,作為企業家來講,這些都是非常基本的素質。
作為企業家,張亮也有自己最佩服的企業家,他就是任正非。
張亮跟任正非履歷有些類似,都曾在部隊工作過,后來又創業成為企業家。「他非常優秀,做企業有很好的視野,最重要的一點是,作為一個民族企業能夠走向世界,我覺得華為做得非常優秀。」所以,張亮認為,任正非是中國民族產業走向世界的前輩,先鋒。
偶像成就非凡,張亮本人也不遜風騷。1998年創立聖元,2007年銷售額突破25億,並且成為第一家在納斯達克主板上市的中國營養食品企業,市值一度接近200個億。
對此,有人認為張亮運氣好。張亮坦承自己運氣確實很好。但張亮更願意跟大家分享的是,他的心態非常好。「只要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結果並不重要,核心是要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現年65歲的張亮,還在帶領家里人和兄弟夥伴們向前衝,顯然光靠責任感和使命感,是無法支撐他們走到今天的,關鍵還在於張亮本人不肯退休,擅長管理和做生意的他,只有在商場才能夠找到自己的「價值」。
「我們成功的法寶第一是人,所以你要把人凝聚好,讓他們心情順暢這是最關鍵的。」張亮曾經毫不謙虛地説,他在管理聖元上,相當出色。
張亮家族的商業版圖還會做到多大,佈局多遠,食悟將保持關注。
(轉自:搞錢基地測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