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6-14 09:01
(來源:中庚基金)
《浪潮之巔》這本書以科技產業的 「浪潮更迭」 為核心,通過巨頭興衰史揭示技術革命背后的投資邏輯與產業規律。從 AT&T 的有線通信帝國崩塌,到谷歌在搜索浪潮中崛起,書中展現的產業變遷軌跡,為理解科技投資提供了三個關鍵維度:
一、技術浪潮的 「生命周期律」:從顛覆到守恆
每一次技術革命都遵循 「導入期→擴張期→成熟期→衰退期」 的S型曲線。20 世紀末AT&T壟斷了北美的電話網絡,強大到被政府提起反壟斷訴訟,卻因固守銅線通信,錯失無線通信與互聯網的浪潮,最終走向分拆和被收購。這印證了 「技術守成」 的致命性。當IBM在個人PC時代被微軟Windows+Intel 架構顛覆后,郭士納通過 「大象跳舞」 實現向服務型公司轉型,但其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的滯后,再次證明管理能力能讓公司穿越周期,但是唯有技術優勢才能讓公司跨越代際浪潮。當前AI與雲計算的融合浪潮中,谷歌憑藉TensorFlow開源生態與安卓系統構建技術壁壘,其廣告收入佔比從2004年的近乎全部降至2023年的不到80%,正是主動跨越技術周期的例證。
二、企業基因的 「路徑依賴」: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公司的技術路徑與商業模式構成 「基因代碼」,既決定崛起路徑,也埋下轉型隱患。摩托羅拉發明手機卻沉迷模擬通信技術,當諾基亞以數字手機(GSM標準)顛覆市場時,其研發體系已無法適應標準化競爭;微軟Windows的壟斷地位成就了PC時代霸主,但也導致其在移動操作系統(Windows Phone)上的失敗 —— 封閉生態難以對抗安卓的開源聯盟。反之,蘋果通過 「硬件+軟件+服務」 的垂直整合(如 iOS 生態與App Store),在智能手機浪潮中實現從 PC 廠商到生態構建者的躍遷,證明基因迭代能力決定二次崛起可能性。
三、產業格局的 「冪次法則」:70-20-10定律的永恆性
吳軍提出的 「70-20-10 定律」 揭示科技行業的馬太效應:每個領域前兩名佔據 70% 市場,第三至第五佔20%,剩余10%為長尾。如搜索領域谷歌(70%)與必應(20%),智能手機iOS(20%)與安卓(70%)。這種格局源於技術標準化后的規模效應 —— 英特爾 x86 架構通過Wintel聯盟鎖定 PC 處理器市場,臺積電憑藉 3nm製程工藝佔據全球大部分的先進芯片代工份額。投資者需警惕 「偽創新陷阱」:許多跟風者在成熟賽道中爭奪 10% 的長尾市場,最終淪為巨頭生態的附庸,如 Mozilla 瀏覽器在 Chrome 碾壓下市佔率微乎其微。
投資啟示:在 「確定性崩塌」 中尋找新錨點
書中案例反覆印證:沒有永恆的巨頭,只有時代的選擇。AT&T的有線網絡、諾基亞的功能機、雅虎的門户網站,均因未能識別浪潮轉折而崩塌。當下,AI與量子計算正掀起新浪潮,從科技巨頭的變遷史中,投資線索往往有跡可循。
正如吳軍所言:「站在浪潮之巔的公司,必須在舊浪潮消退前啟動新引擎。」 從 IBM的服務轉型到微軟的雲革命,成功的科技企業始終在 「技術慣性」 與 「顛覆創新」 之間保持動態平衡。理解這種產業變遷的本質,方能在投資中穿越周期,抓住下一個十年的 「浪潮級機會」。
本文作者:庚您同讀書友會書友謝允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