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財經丨億緯鋰能籌劃赴港上市 鋰電企業加速全球化佈局

2025-06-13 19:09

轉自:中國電力新聞網

億緯鋰能(維權)籌劃赴港上市鋰電企業加速全球化佈局

見習記者衣韻潼記者周倜然

  鋰電企業赴港上市陣容進一步擴大。

  6月9日晚間,惠州億緯鋰能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億緯鋰能」)公告,擬發行H股股票並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掛牌上市。

  就在5月20日,A股鋰電巨頭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寧德時代」)剛剛完成H股敲鑼。此次億緯鋰能緊追寧德時代腳步,繼A股上市后二次赴港,標誌着鋰電產業「A+H」佈局再下一城。

億緯鋰能即將開啟「A+H」架構

  根據公告,在上市「時間表」的安排上,億緯鋰能「將充分考慮現有股東的利益和境內外資本市場的情況,在股東大會決議有效期內選擇適當的時機和發行窗口完成本次發行上市」。

  股東大會決議有效期即經公司股東大會審議通過之日起24個月或同意延長的其他期限。截至目前,億緯鋰能正與相關中介機構就本次發行上市的相關工作進行商討,不過具體細節尚未確定。

  此前,寧德時代港股上市從啟動到完成僅用時128天,時間之短、節奏之快為業內所樂道。作為同樣佈局「A+H」架構的鋰電企業,這一次,億緯鋰能的港股上市效率又會如何?

  「如果交易所、企業、券商多方合力以較高優先級推進,不排除三季度前完成上市,有潛力超過寧德時代,但過程需合法合規,面臨監管、市場行情波動等不確定性,最終結果需待進一步觀察。」川財證券能源行業研究員趙洵指出。

  從5月20日寧德時代正式登陸港交所,到6月9日億緯鋰能官宣赴港,不到一個月時間,鋰電產業兩大巨頭雙雙「南下」,在業內看來,已釋放出中國新能源製造企業主動接軌國際資本市場的明確信號。

  「寧德時代港股上市的成功,在宏觀層面折射出政策、監管、市場鼓勵‘核心製造出海’;微觀層面上,鑑於同行業海外投資羣體高度重疊,對於同產業同梯隊的億緯鋰能而言,就需要同樣謀求港股上市地位,以爭得全球資金青睞。」趙洵稱。

 壯大海外業務以貢獻業績增量

  公告披露,此次赴港上市旨在進一步提高億緯鋰能的資本實力和綜合競爭力。除此之外,提升國際化品牌形象、滿足國際業務發展需要、深入推進全球化戰略,是億緯鋰能在A股基礎上增加H股架構的主要訴求。

  公開資料顯示,億緯鋰能成立於2001年,經過二十余年發展,已成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鋰電池平臺公司,擁有消費電池、動力電池、儲能電池核心技術和全面解決方案,據Wind數據統計,其在A股鋰電板塊市值僅次於寧德時代。

  根據第三方諮詢機構InfoLink Consulting發佈的榜單,2025年一季度,緯鋰能動力電池全球出貨量10.17吉瓦時,同比增長57.58%;儲能電池出貨量12.67吉瓦時,同比大增80.54%,躍居世界第二大儲能電池供應商。

  「億緯鋰能正處於全球化佈局的關鍵階段,多個重大項目建設急需資金注入,在國內融資環境收緊之下,赴港上市不僅能直接募集外幣,有效規避匯率風險,還能為億緯鋰能海外業務拓展提供充足資金支持。」巨豐投顧投資顧問總監郭一鳴分析。

  目前,億緯鋰能已在海外市場加速產能佈局。其位於匈牙利的大圓柱電池生產基地緊鄰寶馬集團德布勒森工廠,預計於2026年建成投產;而首個海外生產運營基地——馬來西亞工廠已於今年2月實現首顆電池下線,形成年產6.8億隻圓柱電池的產能規模。

  海外業務持續推高業績表現。一季報顯示,今年前三個月,億緯鋰能營收127.96億元,同比增長37.34%;盈利11.01億元,同比微增3.32%。其中海外業務創造利潤13.07億元,貢獻顯著。

 鋰電企業深入推進全球化佈局

  除寧德時代、億緯鋰能外,當前,鋰電產業鏈部分上下游企業也在積極謀求港股上市,動因多為藉助港股市場更為靈活的融資渠道獲取國際資本,優化資本結構。

  今年2月25日,業務涵蓋鋰電池、光伏智能裝備等領域的新能源智能製造解決方案服務商無錫先導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遞交H股上市申請,並於3月6日披露招股書,希望藉助港股平臺進一步拓展海外市場,提升國際知名度。

  4月22日,專注於鋰電池正極材料前驅體研發、生產、銷售的中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遞交港股上市申請,以深入推進「發展全球化」戰略部署,打造國際化資本運作平臺,助力全球產業佈局持續升維。

  「鋰電行業正處於‘融資驅動+全球擴張’並重階段,從資源、產能到終端客户的全面佈局,迫切需要更大規模、更靈活的資本支持,而港股市場正是合適的第二融資平臺。」趙洵認為。

  郭一鳴表示,多家鋰電企業啟動港股上市籌備工作,一方面,有助於加速行業全球化佈局,提升中國鋰電產業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另一方面,企業獲得資金支持后有望加大研發投入,推動行業技術創新,降低生產成本,促進行業整體高質量發展。

  「中國鋰電企業加速向國際資本市場拓展,凸顯出產業國際化與資本結構優化的雙重需求。」趙洵強調,「鋰電巨頭密集赴港上市,絕非單一的融資行為,而是一場資本全球化與產業主導權的主動躍遷,將進一步提升中國鋰電企業在國際市場中的地位和影響力。」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