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6-13 17:26
智通財經APP獲悉,以色列於6月13日清晨對伊朗核設施及彈道導彈基地發動突襲,伊朗伊斯蘭革命衞隊指揮官侯賽因・薩拉米在襲擊中身亡,德黑蘭隨即誓言對以政府及美國實施「嚴厲打擊」。這場突如其來的中東危機迅速穿透地緣邊界,在全球資本市場掀起劇烈震盪——布倫特原油期貨單日飆升超13%,加密貨幣與全球股市集體下挫,黃金等避險資產應聲暴漲,能源與金融市場的連鎖反應正持續發酵。
亞洲市場方面,港股成為地緣風險的直接衝擊對象。恆生指數當日低開后震盪下挫,最終收跌0.59%報23892.56點,恆生科技指數跌幅擴大至1.72%,科技股全線疲軟,阿里巴巴等龍頭跌幅超1%。不過,能源與黃金板塊逆勢走強,中海油、中石油漲超2%,赤峰黃金飆升10%,山東墨龍因油氣設備訂單預期激增一度暴漲160%。
南向資金逆勢淨買入39.97億港元,顯示內地資金對港股優質資產的長期配置信心。有專家早評指出,地緣風險對港股的衝擊呈現結構性特徵:依賴中東供應鏈的航運股承壓,而油氣開採、黃金等防禦性板塊成為資金避風港。
能源動脈受衝擊油價上演「地緣驚魂跳」
作為承載全球20%原油流量的霍爾木茲海峽,其航運安全風險瞬間推升市場恐慌情緒。襲擊發生后,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應聲暴漲,市場焦點從供需基本面急轉至伊朗報復措施對運輸通道的潛在威脅。
盛寶銀行首席投資策略師Charu Chanana警示,若伊朗封鎖海峽或中斷210萬桶/日出口,油價可能突破80美元/桶,但OPEC+增產計劃又為秋季供應過剩埋下隱患。
Rystad Energy表示,伊朗當前400萬桶/日的產量中,中國採購構成關鍵支撐,而西太平洋銀行認為此次打擊更似「戰略威懾」,若伊朗周末對以色列本土發動導彈報復,油價或突破1月高點,但其仍維持中長期看空預判,預計三季度油價下探60-65美元區間。
航運市場已率先作出反應。Oil Brokerage數據顯示,中東海灣區域集中着全球15%的超大型原油運輸船隊,地緣風險升級直接推高保險費用與航線成本。齊盛期貨基於歷史模型測算,本次原油價格短期或存在3-5美元的上漲空間;國投安信期貨則建議投資者通過買入低成本看漲期權對衝極端風險,待局勢明朗后再佈局空單,折射出市場在黑天鵝事件中的謹慎心態。
風險資產集體「失血」 避險潮席捲金融市場
地緣危機觸發全球投資者避險情緒升溫,比特幣一度跌超3%跌破10.3萬美元,以太坊跌幅近7%,小型加密貨幣普遍下挫超10%。Orbit Markets聯合創始人卡羅琳・莫隆指出,加密市場短期走勢已完全由地緣消息主導,比特幣10.1萬美元技術支撐位成關鍵防線。與此同時,美國三大股指期貨大幅下滑,資金湧入美債等安全資產,黃金價格飆升至3450美元,向3500美元關口發起衝擊。
「交易員在周末前大幅削減風險敞口,等待伊朗潛在迴應的更多消息,風險情緒可能進一步惡化。」IG市場分析師託尼・西卡摩爾表示。數據顯示,截至新加坡時間上午9:40,比特幣報103130美元,而全球股市與高收益債市場同步承壓,避險資產與風險資產的分化走勢凸顯市場對地緣不確定性的憂慮。
軍貿市場需求隱現增量中東採購格局受關注
中東作為全球軍貿「重鎮」,2013-2022年軍貿進口量佔全球36.87%,沙特、埃及等四國位列全球十大進口國。
東方證券指出,印巴衝突以來中式裝備的實戰性價比獲國際認可,在地緣衝突加劇背景下,高性價比裝備有望在東南亞及中東新興市場進一步提升份額。
中郵證券亦強調,地緣緊張將推動各國軍費支出,除終端裝備外,核心供應鏈環節的出口需求或加速釋放,相關企業業績料受提振。
專家激辯衝突邊界伊朗報復路徑成市場焦點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13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中方高度關注以色列襲擊伊朗,對有關行動可能帶來的嚴重后果深感擔憂。中方反對侵犯伊朗主權安全和領土完整,反對激化矛盾、擴大沖突,地區局勢再度驟然升溫不符合任何一方利益。中方呼籲有關各方多做有利於促進地區和平穩定的事,避免緊張事態進一步升級。
美國民主防禦基金會(Foundation for Defense of Democracies)研究員Andrea Stricker指出,摧毀伊朗深達百米的核設施需持續轟炸,而伊朗可能以平民城市為報復目標;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Nicole Grajewski則擔憂,若襲擊造成大量平民傷亡,伊朗或突破「對等報復」底線。
不過新加坡前外交官Bilahari Kausikan認為,衝突或侷限於地區層面,儘管伊朗可能攻擊沙特、阿聯酋非軍事目標及海灣航運,但「世界末日般的災難」概率較低。
當前市場正屏息等待伊朗報復行動的具體走向——這場始於中東的軍事衝突,已通過能源與金融市場的聯動效應,重新定義全球資產定價邏輯。分析人士指出,短期油價、金價的波動將緊密圍繞霍爾木茲海峽通航安全,而中長期地緣博弈的演化,或為軍貿市場與能源供應鏈重構埋下新變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