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從「零基礎」到「全鏈條」

2025-06-13 04:41

轉自:貴州日報

貴陽日報融媒體記者 張鵬 湯欣健 謝孟航

中科星城年產10萬噸鋰電池負極材料一體化項目落地投產;寧德時代貴州基地、弗迪電池等新能源電池企業發展動力強勁;本土新能源商用車企業長江汽車異軍突起……近年來,貴安新區新能源產業發展勢頭強勁。

然而,幾年前,在貴安新區的產業版圖上,「新能源」不過是零星點綴。短短几年間,貴安新區已匯聚負極材料巨頭、動力電池王者、整車製造新鋭,其快速成長的背后,是搶抓「電動貴州」戰略機遇,精準佈局材料基礎,全力招引電池龍頭,悉心培育整車品牌,奮力實現產業環節銜接、聚變升級的不懈努力。

如今,一條充滿朝氣的新能源汽車、電池及材料產業鏈,正在黔中腹地快速延展開來。

政策疊加賦能 材料產業嶄露頭角

近年來,在碳達峰、碳中和戰略推動下,全球新能源材料產業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貴州憑藉獨特的資源稟賦和堅實的產業基礎,在這場新能源革命中佔據先機。

2021年7月,貴州出臺推進鋰電池材料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成為全國首個從省級層面對新能源電池及材料產業明確扶持政策的省份。意見提出着力構建「一核兩區」的發展格局,即以貴陽貴安為核心,聯動銅仁、黔西南等地,形成新能源電池材料研發與生產集聚區,打造「電動貴州」新名片,推動新能源電池及材料產業高質量發展。

作為國家級新區,貴安新區依託貴州豐富的礦產資源以及自身的政策、區位等方面優勢,以「無中生有」的魄力,謀篇佈局新能源電池及材料產業。貴安新區中科星城年產10萬噸鋰電池負極材料一體化項目,就是最早落地新區專業從事鋰電池負極材料研發與生產的項目之一。

2021年12月10日,湖南中科電氣股份有限公司與貴安新區管委會簽約,重點打造貴安新區中科星城年產10萬噸鋰電池負極材料一體化項目,拉開了貴安發力新能源材料產業的序幕。

同年12月24日,項目開工建設,建設內容包括生產車間、研發檢測實驗室、倉儲、辦公樓、宿舍等配套設施,總用地面積600畝,分兩期建設。其中,一期項目用地約400畝,投資17億元,設計年產能6.5萬噸鋰電池負極材料項目;二期項目用地約200畝,投資8億元,設計年產能3.5萬噸鋰電池負極材料項目。

經過近一年的建設,一期於2022年12月陸續建成並投入試生產,2023年4月開始量產。

「該項目對國家新能源材料產業的發展和創新具有重大意義。」貴安新區中科星城石墨有限公司廠長彭繼光説,將力爭把項目打造成貴安新區新能源材料產業的重要名片、展示新型工業化新形象的重要窗口。

從開工到投產再到爬產,貴安新區新能源材料產業發展步履鏗鏘。數據顯示,去年,貴安新能源電池及材料產業實現工業總產值76.92億元,同比增長43.2%。今年一季度,貴安新能源電池及材料產業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25.19億元,同比增長79%。

龍頭企業聚勢 電池產業動能澎湃

今年5月下旬,貴安新區寧德時代購車嘉年華活動在貴安市民中心舉行,現場匯聚蔚來、小米、廣汽傳祺、阿維塔等品牌的新能源汽車,吸引不少市民參觀、試駕。雖然汽車品牌不同,但均搭載了寧德時代生產的電池。

電池被譽為新能源汽車的「心臟」,電池製造則是貴安新能源產業鏈的核心環節。

2021年10月28日,貴州省政府與寧德時代簽約,擬共同構建從鋰電池、上游磷氟化工及電池材料到下游市場應用、電池回收的鋰電池全產業鏈體系。50天后,寧德時代貴州基地在貴安新區開工。2023年10月27日,寧德時代貴州基地在貴安新區投產。

該基地總用地面積1435畝,規劃建設年產60GWh動力及儲能電池生產製造基地。項目分兩期實施,一期用地約885畝,規劃建設年產能30GWh的動力電池生產線及相關配套設施,生產線自動化率達95%。

寧德時代貴州基地的投產,對助推貴安新區高質量發展、助力全省新能源產業補鏈延鏈強鏈提供了有力支撐。

「寧德時代貴州基地採用先進的生產線,從投料到成品電芯產出,生產線達860余米,自動化率達95%,是目前行業內自動化程度最高、生產速度一流的設備生產線。」寧德時代貴州基地運營總監周國立説,該基地從「零」起步加快建設,如今已進入滿負荷生產狀態。

得益於全球領先的技術優勢,寧德時代貴州基地已建成目前全球工藝最先進,自動化、智能化程度最高的電芯生產線,並獲得PAS2060碳中和認證,成為貴州新能源電池領域首家「零碳工廠」,帶動上千名貴州青年實現「家門口」就業。

在距寧德時代貴州基地20余公里外的貴安新區弗迪電池有限公司年產10GWh動力電池生產車間里,同樣是一片火熱的生產場景。該公司是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弗迪電池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專注於動力電池及配套零部件的研發與生產。

據貴安新區工業和信息化局投資協調處負責人張航介紹,弗迪年產10GWh動力電池項目於2022年4月簽約,總投資25億元。項目利用24萬平方米標準廠房建設生產線,首條生產線於2022年10月投產,同年12月,4條生產線全部建成。

「該項目‘當年簽約、當年投產’,且投產以來基本處於滿產狀態,發展勢頭強勁。」張航説。

有龍頭企業帶動,就有更多吸引力、競爭力。貴安新區新能源電池及材料招商小分隊工作人員吳有義表示,當前,新區一方面圍繞寧德時代、比亞迪等龍頭企業,聚焦隔膜、銅箔等短板環節精準招商,不斷補鏈延鏈強鏈;一方面聚焦固態電池、儲能電池、半固態電池、鈉離子電池等新興產業強招商,持續壯大產業生態。

本土品牌領航 整車製造異軍突起

日前,走進位於貴安新區的貴州長江汽車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在衝壓、焊裝、塗裝、總裝等生產線上,工人正加足馬力忙生產。在生產車間外的道路上,滿載輕型貨車的拖車整裝待發,即將把一輛輛「貴安造」貴州牌電動貨車運至全國各地。

作為貴安新區本土車企,長江汽車於2016年7月成立,曾因多方面因素影響,面臨生產經營困難。近年來,長江汽車搶抓「電動貴州」等政策機遇,與國內行業頭部企業合作,整合人才、技術、市場等資源轉型發展。

「我們目標很明確,就是要進軍純電動貨車市場。」長江汽車運營總監金亮説,轉型前期,長江汽車主要生產純電動輕卡。2023年以來,長江汽車在山區場景技術領域打開突破口,自主開發系列具有領先技術和適應市場差異化的貴州牌重卡產品。貴州牌重卡也成為除北京重卡以外,第二個以省份名命名的汽車品牌。

「基於西南地區煤礦以及貴州山地等應用場景,長江汽車自主研發7款電動重卡產品。」金亮説,與傳統燃油重卡相比,電動重卡運營成本更低。

得益於其穩定性、經濟性,貴州牌重卡一經推出就獲得市場青睞,單月銷量多次進入全國前十。

目前,長江汽車已成為全省唯一一家集純電動貨車研發、生產、銷售、服務於一體的新能源商用車車企。去年,該公司生產整車9199輛,包括中面、輕卡及重卡等車型,產值達8.52億元,產品銷往廣東、浙江、江蘇、四川等地。今年一季度,該公司累計生產3385輛貴州牌新能源汽車,迎來「開門紅」。

今年,長江汽車不斷提升產品質量,貴州牌第三代新能源重卡樣車已在國家汽車試驗場完成首輪高強度測試,即將進入2萬公里可靠性試驗階段,預計今年7月上市。

聚點成鏈,聚鏈成羣。金亮表示,未來,長江汽車將進一步加強與汽車零部件供應商的合作,建立穩定的供應鏈體系,提高零部件本地化配套率,構建更加完善的產業生態體系,助力貴州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

(《從「零基礎」到「全鏈條」》由貴陽日報為您提供,轉載請註明來源,未經書面授權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