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慘遭蘋果拋棄,英特爾路在何方?

2025-06-12 20:20

6月10日,在2025蘋果全球開發者大會(WWDC 2025)的Platforms State of the Union環節中,蘋果公司宣佈了一個重要決定:macOS 26(Tahoe)將是支持英特爾處理器Mac的最后一個macOS版本。從明年發佈的macOS 27開始,蘋果的桌面系統將僅兼容Apple Silicon芯片,而不再兼容任何英特爾Mac設備。

這一消息標誌着蘋果歷時四年的芯片架構轉型計劃進入最終階段,英特爾處理器Mac將逐步退出歷史舞臺。

受此影響,昨夜英特爾大跌6.3%: $英特爾(INTC)$

雖然投資者用腳投票,但事實上,蘋果早就拋棄了英特爾,從2020年開始,蘋果Mac產品線開始採用自研芯片,當年11月份就推出了首款自研Mac芯片M1,並一起推出了搭載M1芯片的MacBook產品,M1芯片推出后,蘋果隨后又推出了M1 Pro、M1 Max和M1 Ultra芯片。

在隨后幾年間,蘋果還相繼推出了M2系列、M3系列和M4系列芯片,除了用於Mac產品線,iPad產品線中iPad Pro和iPad Air也有搭載。

2023年的全球開發者大會成為蘋果Mac完成向自研芯片過渡的一個標誌性時刻。在當年的大會上,蘋果推出了搭載M2 Ultra的Mac Pro。此前,MacBook Air、MacBook Pro、iMac、Mac mini和Mac Studio已相繼搭載,Mac Pro是最后一款開始採用蘋果自研M系列芯片的Mac產品。這也意味着,蘋果自研M系列芯片已全面覆蓋旗下的Mac產品線。

時至今日,英特爾芯片早就退出了蘋果Mac市場,后續版本的操作系統不再支持英特爾芯片的Mac並不意外。

因此,昨日的下跌更像是投資者慌不擇路下的錯殺,而且,未來英特爾走勢的關鍵並不在於和蘋果再續前緣,而是新任CEO陳立武能否斬斷英特爾舊疾、迎來新生?

具體來説,蘋果的自研芯片採用的是arm架構,和英特爾的x86架構截然不同!

而且,除了蘋果外,高通和微軟合作,也推出了基於arm架構的PC芯片。

X86在市場份額上面臨arm架構的挑戰,根據ARM最新發布的財報,x86在芯片特許權使用費上的市場份額從2021年初的53%下降至39%:

爲了挽救x86命運,去年10月,英特爾與AMD聯合成立x86生態系統顧問小組,匯聚行業技術領袖Linus Torvalds和Tim Sweeney,以及眾多夥伴作為創始成員加入其中,包括博通、戴爾、谷歌、慧與科技、惠普、聯想、Meta、微軟、甲骨文等,試圖在未來數十年延續x86的卓越成就。

然而,AI時代對芯片提出了高性能、低能耗的要求,x86架構在能耗方面有天然的劣勢,英特爾在前有arm架構蠶食,后有AMD追趕的情況下,再現x86的輝煌難如登天。

在蘋果開啟自研芯片后,原CEO基辛格曾表示他永遠不會放棄在Mac電腦上使用英特爾處理器的可能性,為此英特爾需要開發出比蘋果做得更好的芯片。

基辛格的方向沒有錯,但英特爾爲了達成該目標,卻宣佈了鉅額晶圓廠投資計劃,試圖在Intel 18A製程上回到半導體的領先位置,進而在芯片技術上重新領先。

然而,術業有專攻,在芯片製造領域,英特爾有臺積電恐怖的對手,只要臺積電不犯錯,英特爾在工藝製程上反超的概率很小。

而蘋果的芯片交由臺積電代工,保證了芯片強大的性能。

芯片製造耗資巨大,同時,芯片設計也是吞金獸,只有蘋果等大廠才能玩得起。

英特爾對手AMD也早就放棄了芯片設計-製造一體化的IDM模式,但英特爾頑固堅守,過去幾年投入巨資在晶圓廠上,導致芯片性能無法做到領先蘋果,只能眼瞅着大客户越行越遠。

昨日大跌之后,英特爾又回到了前期低位震盪底部,考慮到蘋果Mac系統不再支持英特爾芯片Mac不構成實質性收入損失,因此,預計英特爾本輪下跌不會創新低,但能否走出低谷,還要看陳立武的改革措施能否順應時代潮流!

念及陳立武有拯救Cadence $鏗騰電子(CDNS)$ 的輝煌戰績,加上他本人投資了諸多半導體巨頭,相信他有機會帶領英特爾實現復甦,耐心等待的路上佈滿荊棘,意志力不夠堅定的朋友還是順應趨勢的好。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