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港股風向標|指數回調資金交投活躍消化拋壓 創新葯概念強者恆強

2025-06-12 22:10

財聯社6月12日訊(編輯 馮軼)今日港股三大指數跳空低開,午后跌幅持續擴大,短線強勢行情迎來調整。截至收盤,恆生指數、國企指數分別下跌1.36%及1.53%,恆指險守24000點關口。

【恆指中樞上移后回調 資金面保持活躍消化拋壓】

盤面上,今日大型科技股集體下跌,其中,快手跌近6%,小米、阿里巴巴跌超3%,美團、京東跌近2%,騰訊、百度跌超1%。

image

其他方向上,受關税風險影響的汽車、半導體等板塊下跌明顯。此外,啤酒、體育用品等消費股也較為弱勢。航空、電信、煤炭、航運等行業齊跌。

上漲的板塊中,黃金、石油股逆勢走強,創新葯概念繼續火爆,中國生物製藥單日飆漲近20%。

整體上看,港股短線中樞上移后,在24000點整數關口附近消化拋壓。

今日恆指成交2444.12億港元,儘管指數行情出現調整,但資金面依舊活躍,表明情緒並未受到影響。

沽空方面,今日總沽空金額為259.6億港元,相當於恆指成交額的10.62%,沽空資金佔比續創5日新低,做空意願較上周明顯更為謹慎。

比亞迪股份、阿里巴巴-W、小鵬汽車-W沽空金額位居前三,分別為14.87億港元、13.86億港元、9.17億港元。

【場內熱點分化強者恆強 創新葯概念基本面邏輯強化】

行情層面,指數走弱背景下,熱門板塊漲跌各半,且出現明顯分化特點,強者恆強。受關税風險影響的行業波動性明顯高於其他板塊。

image

此外,創新葯概念今日逆勢走高,成為近期行情的領漲主線。

尤其是,與新消費概念偏向老鋪黃金、泡泡瑪特等高位股抱團的結構性行情不同。創新葯的基本面邏輯持續強化,個股也以普漲為主。

據統計,自2025年初至5月底,共計有53款新葯在我國獲批上市,其中有30款國產創新葯。廣泛覆蓋腫瘤、自身免疫性疾病、代謝等治療領域,還涉及部分罕見病用藥。

民生證券分析指出,今年以來公募基金對港股偏好持續提高,2025年一季報主動權益型基金加權港股總倉位已達13.51%,均創歷史新高。

而從近期港股通資金在各行業的淨流入情況來看,科技、醫藥、消費和銀行成今年港股主要關注方向。

【情緒面波動行情反覆 險資繼續「大步進場」】

A股方面,今日也是全天窄幅震盪。滬深兩市全天成交額1.27萬億,較上個交易日放量163億。市場熱點快速輪動,全市場超2800只個股下跌。

image

綜合來看,短線A股及港股行情在情緒層面都十分敏感,因此單邊行情的持續仍需觀察。

不過,今日資金面又迎來利好。

新華保險公告,公司擬出資不超過150億元認購由國豐興華(北京)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發起設立的私募基金的份額。據悉,基金存續期限為10年,為權益類私募證券投資基金,投資範圍為中證A500指數成分股中符合條件的大型上市公司A+H股。

本周以來,銀行、保險、券商等金融股相繼表現,助力恆指站穩24000點關口一線。后續險資進一步流入大型藍籌也或為多頭行情增添砝碼,市場的反饋也值得保持跟蹤。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