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寧德時代587Ah儲能專用電芯正式量產|最前線

2025-06-12 20:33

6月10日,寧德時代在「2025儲能587技術日」上宣佈,旗下587Ah儲能專用電芯正式開啟量產交付,目前在寧德時代濟寧基地生產。

2018年,寧德時代開始佈局儲能電池業務,到去年年底,寧德時代儲能電池全球市佔率為36.5%,儲能電池出貨量位列全球第一。

截至目前,寧德時代旗下主要的儲能產品有天恆儲能系統,該系統於今年升級為TENER Stack,單機儲能容量從6.25MWh提高到9MWh;另有280Ah、314Ah、587 Ah這3代大容量儲能電芯。

其中,587Ah電芯是寧德時代從3年前開始佈局的產品,即將正式量產交付。

相較寧德時代上一代產品,587Ah電芯的單體能量密度提升了10%,達到434Wh/L,系統能量密度提升了25%。

寧德時代實現這些參數提升的方式,並非是簡單地放大電芯尺寸,而是在正極材料上通過密堆積設計、高緻密包覆、快離子通道構築等方式,達成更大的能量密度。

此外,寧德時代還通過減小歐姆極化、反應極化、濃差極化,將電芯的初始能量轉換效率達到了96.5%;又通過它自研的阻抗增長抑制技術,延緩SEI增厚、抑制高阻抗產物生成,降低了實際應用過程中,電芯能量轉換效率的衰減。

和此前的兩代產品一樣,寧德時代設計587Ah電芯時,不僅是從電池技術本身的角度考慮,也從系統維度考慮,因而第三代儲能電芯仍是以集裝箱尺寸為標準的產品。

當前國內儲能電站的容量基本都是200MWh、400MWh這樣的整數配置,按照最新電站設計標準,儲能電站的每個分區不能大於50MWh,8個6.25MWh系統正好組成一個分區。

此外,儲能系統的運輸規格也有一定標準,儲能集裝箱必須採用集裝箱骨架車進行運輸,且總重不能超過60噸。去掉15噸的車輛自重,45噸是國內合規運輸的最大重量值。

而寧德時代的587Ah電芯集成的天恆儲能系統,電量達到6.25MWh,重量被控制在45噸以內,恰好符合國標分區和運輸法規的要求。

對寧德時代而言,隨着這款電芯的推出,旗下儲能系統的集成效率也得以提升,進而產品成本會隨之下降。587Ah電芯結合寧德時代的4列架構設計,能讓整個系統減少33%的電池模塊,40%的系統零部件,15%的系集成本。

於整個行業而言,一直以來,儲能行業都存在有壽命參數虛標這一問題。

據寧德時代所引用的國內權威機構統計,前期投運的儲能項目,宣稱產品循環壽命10000次、15000次,但實際運行僅有3到5年,且年循環次數大部分不到設計值的一半。

除此之外,行業還頻發因單顆電芯引發的整站安全事故。儘管許多行業人士都試圖通過軟件和電力電子設備來彌補電芯的本徵缺陷,但據寧德時代表示這種方法難以治本,因為系統性能是由短板,也就是電芯本徵特質決定的。

對於以上問題,寧德時代認為,是簡單放大電芯尺寸來加大電芯容量的做法,放大了這些問題。

寧德時代從電化學特性角度分析以上兩大問題背后的原理:

電芯寬度增加后,內阻會增大,從而充放電效率會下降;電芯內部電流的分佈也會不均勻,從而使不同區域的鋰離子脱嵌程度差異變大,加速電芯局部老化;更重要的是,電芯變寬后,一旦發生熱失控,過長的排氣路徑會導致高温氣體無法及時、順暢地排出,增加電芯爆炸的風險。

電芯高度增加,也會帶來兩個問題:

其一, 在電芯壽命的中后期,由於電解液消耗加上高度太高,電解液的爬液能力不足,便難以充分浸潤到整個電極材料,尤其是頂部區域,由此很容易出現電芯「壽命跳水」現象。

其二,電芯充放電過程會產生熱量,高度過高,電芯頂部和底部的温差就會變大,而持續存在的、過大的温差,同樣會加速電芯壽命的衰減。

所以,寧德時代並未盲目做大電芯,也不一味追逐過高的電芯容量,而是將電芯定義在587Ah的容量和一個相對合理的尺寸,並在容量加大的前提下,把電芯全生命周期的可靠充放電次數提升了20%。

寧德時代587Ah電芯力求在安全與性能間取得平衡,它的這種努力,無疑將推動行業更理性地處理儲能電芯安全、壽命和容量等因素間的平衡關係,預計在不遠的將來,會有容量更高、同時兼顧安全與壽命的儲能電池問世。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