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6-12 18:28
【文/觀察者網 山貓】
據美國「戰區」(The War Zone)網站報道,在美國空軍未來的空中預警指揮體系陷入困境的當下,特朗普政府新的國防開支計劃又出現了「重大政策變動」。現役的E-3預警指揮機數量鋭減、機隊也因老化面臨維護難題,原本美國空軍決定在此前出口到多個盟國的E-737「楔尾」這一成熟型號基礎上,研製並採購自用型E-7以填補E-3退役后直至未來「天基分佈式預警星座」成熟前的空缺。然而在最新的政府計劃中,E-7項目或將被取消,改由目前美國海軍使用的E-2D替代。
報道稱,這一重大政策變動是在當地時間6月11日,美國國防部長皮特·赫格塞斯、美國參聯會主席約翰凱恩空軍上將和國防部長特別助理布萊恩·伍拉科特·麥克唐奈爾在參議院撥款委員會聽證會上作證時披露的,其中麥克唐奈爾還身兼美國國防部副部長和五角大樓首席財務官的職務。
2023年,美國空軍宣佈購買26架E-7A預警機,以替代老化的E-3機隊,當時美國空軍手中尚有31架不同狀態的E-3,但當中15架就在2023年開始退役。截至2024年底,美國空軍E-3機隊的規模只剩下16架。
來自阿拉斯加州的共和黨參議員麗薩·穆爾科斯基在聽證會上提出了關於美國空軍預警和指揮機部隊未來發展的問題,穆爾科斯基將質詢重點放在了E-3機隊的嚴重老化上。她表示目前阿拉斯加作為北美空防最前線,防禦態勢已經相當緊張,而預算卻要中止E-7項目,在俄羅斯戰機頻繁逼近的情況下,阿拉斯加的戰鬥機、加油機和預警機需要定期飛行來跟蹤攔截這些目標,但如今E-3機隊已經老化「瀕臨癱瘓」。儘管五角大樓許諾轉向天基預警探測系統,但現實困境是在這些系統投入部署前,已經沒有更多手段維持現有體系有效運轉,因此如何維持戰備和監視覆蓋水平也令人懷疑。
參聯會主席凱恩對此迴應稱,以E-3機隊為主的空中預警指揮體系長期以來確實為美國空防安全起到了巨大作用,因此根據首席財務官麥克唐奈爾的建議,五角大樓正在通過增購一些其他的機載平臺的「橋樑戰略」,來填補天基能力成型之前的空缺。麥克唐耐爾則表示,因此這就需要E-2D來發揮作用,2026財年預算中已經包含了劃撥1.5億美元組建由5架E-2D組成的「聯合遠征中隊」,另外撥款14億美元增購同型機來填補近期的戰力缺口。在回答穆爾科斯基關於「這一決定將對阿拉斯加空防產生何種影響」的問題時,赫格塞斯表示,這確實是一項艱難的決定,因為E-7項目「嚴重超支且技術過時」,相比之下使用E-2D臨時過渡並加快天基系統的部署是「權衡之后的最好辦法」。而在10日的眾議院撥款委員會聽證會上,赫格塞斯還表示E-7「在現代戰場上不具備生存能力」,因此重點將提供資金保障「更強大的現有平臺」升級和現代化改造。
根據最初的計劃,首批兩架E-7A原型機將於2025財年,也就是今年開始生產,並在2027形成初始戰鬥力投入使用,一份美國政府問責辦公室(GAO)的評估報告披露,美國空軍官員表示,他們計劃在2026年第二季度開始生產量產型號,這意味着量產機將和原型機的建造處於並行開展的狀態,因為必須抵消飛機制造和后續改裝相關的交付延誤問題。
自與波音的合同簽訂以來,波音已經將E-7A原型機的首飛測試節點推迟至2027年5月,相比原計劃延誤了9個月,報告表示,空軍官員稱延誤是由於臨時提出的「關鍵安全架構變更」,包含零部件的採購、認證測試和飛機的對應改裝工作。2024年8月美國空軍與波音簽訂了一份修訂后的快速原型機生產合同,在這份價值25.6億美元的合同中,交付「兩架具有作戰能力的E-7A原型機」的時間定在了2028財年,根據GAO的評估報告指出,由於軟件和飛機子系統等額外的工程研發內容,總採辦成本增加了33%,美國空軍也在去年一直公開表示「與波音在敲定原型機合同時遇到了困難」。另一方面,美國空軍今年早些時候發佈的一份合同還指出,所謂「生產代表型原型機」(RP)與最終完整量產版樣本仍可能存在重大差異,包括可能換裝新型雷達,目前美國出口型號的E-737/E-7使用的是諾斯羅普·格魯曼研製的「多用途電子掃描陣列」(MESA)雷達組件。總之,由於美國空軍並不願意接受外貿版E-7的配置,希望大幅修改和增加了機上的功能和組件,導致了飛機一再延期。
關於放棄E-7並改用E-2D過渡一事,引發了外界的諸多疑問,比如將要配備多少E-2D來替代現有的16架E-3。E-2D針對航母起降進行了諸多優化,但這也導致其機體遠遠小於E-3和E-7,包括兩名飛行員在內的機組人數僅有5人,無法搭載在進行高度複雜作戰任務以及傳統預警機之外的其他任務時所需的額外人員,飛機本身也缺乏擴展能力,儘管可以通過高帶寬數據鏈彌補部分機上人員需求;E-2的巡航速度與航程也遠遠小於E-3和E-7,因此在部署時需要更長的飛行時間,飛行高度偏低導致雷達、電子系統的覆蓋範圍相對偏小,限制了目標監視距離和分辨率,同樣的空域所需的架次也更多;儘管機上的AN/APY-9雷達系統足夠先進,但很多先進功能和數據融合中繼設備是為匹配海軍體系而配置的,因此要麼這些系統將要被拆掉,要麼就在美國空軍的任務中作為閒置死重,而將其替換為其它系統則需要更多的資金和時間;此外E-2的空中加油能力也是近期才實現的,並且是美國海軍的錐套軟管加油模式,迥異於美國空軍廣泛使用的硬管探杆式加油,儘管美國空軍新型的KC-46已經自帶軟管錐套加油吊艙,KC-135R也可通過轉接頭方式保障海軍飛機,但這無疑對日常運作保障產生不可忽視的影響。
美國空軍KC-135的硬管探杆可以通過加裝「轉接頭」的方式為海軍飛機加油,但此時也失去了對其他空軍飛機的加油能力
但報道充滿「挽尊」意味地表示,與美國海軍通用預警機可能有助於降低雙方的成本,還可能有利於E-2D的未來發展,而小巧的E-2D還可以靈活部署在跑道長度有限的「嚴酷作戰地區」,並無需額外犧牲作戰效能,儘管其小巧輕便本身就是以作戰效能不如大型預警機為代價的。
報道最后也提到,這些調整仍需要經過美國國會的批准,就目前情況而言,美國空軍確實在面臨「日益迫切」的空中預警機需求時,進行着相當重大的調整。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