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觀點人物 | 從張招興到陳強 越秀集團萬億繼任者

2025-06-12 00:48

觀點網 5月16日,越秀集團與平安集團舉行了一場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簽約儀式,在這場會議上,越秀集團方的到場人物之一正是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張招興。

不過,自那之后不到一個月時間,如今的張招興已隱掉名字前的「標籤」,其身份將不再是越秀集團的黨委書記與董事長。

6月9日,廣州越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越秀集團」)發佈公告,官宣張招興因退休自5月起不再擔任公司黨委書記、委員職務,自6月起不再擔任公司董事長、董事職務。

自2013年7月執掌越秀集團掌門人至今,張招興在位近12年之久,早已成爲了集團深入人心的標誌之一。

在12年時光的荏苒背后,張招興帶領越秀集團跨過了一座座高山,來到了就連曾經的自己也不曾想象過的高度。

萬億之上

和上任掌門人陸志峰一樣,張招興退場原因是到達了退休的年齡。

公開資料顯示,張招興生於1963年,至今已超過60歲。而在加入越秀集團之前,他的工作主要是在跟「錢」打交道。

1980年,張招興畢業於杭州電子科技大學財務會計專業,成爲了廣州無線電廠(后來的廣州無線電集團)財務處的一名會計,后一步步升至財務處處長、副總經理、總經理等職位。

后來,張招興還出任過海華電子企業(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廣州廣電房地產開發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廣州廣電運通金融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等職務。

張招興與越秀集團緣起於2008年,並且是「空降」。

2008年,張招興獲委任為越秀集團副董事長兼總經理,同時還是越秀交通董事長,也是越秀投資(越秀地產前身)執行董事、副董事長兼總經理。

五年后的2013年,陸志峰卸任董事長一職,越秀集團帥印自然而然落到了張招興手上。

入主越秀之后,張招興的首個重點發展方向是金融板塊,該板塊也是越秀集團第三大核心產業,但發展相對較晚。

2012年1月,越秀金融集團正式掛牌成立。也就是説,張招興上位時,越秀集團在金融領域纔剛剛起步。

當時集團方面曾表示,金融領域「全牌照」是這位新任掌門人未來要實現的目標之一。

在張招興推動下,2014年2月,越秀集團以116.4億港元的價格收購了香港創興銀行75%股份。

得益於此,越秀集團2014年營收結構中金融業務的收入達到37.02億元,較2013年增長了近180%,佔總收入的比例則從6.35%上升爲15.00%。

除了在金融領域,越秀集團於2018年通過改革調整成立了食品板塊,去年爆火的牛奶品牌「謝添地」就出自集團旗下的輝山乳業。

截至目前,越秀集團已形成以金融、房地產、交通基建、食品為核心產業,造紙等傳統產業和未來可能進入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在內的「4+X」現代產業體系。

在張招興帶領下,越秀集團在資本市場方面也實現了量的突破,旗下上市平臺從3家增加至6家,除原有的越秀地產、越秀房產信託基金、越秀交通基建之外,新增了越秀資本、越秀服務、華夏越秀高速REIT等3家上市公司。

在業績方面,歷經十余年發展,越秀集團營業總收入從2013年度的208.4億元翻了六倍多,2024年度達到了1295.21億元;總資產也從2013年底的1522.41億元擴大到2024年底的10784.74億元,十一年間實現從千億級別到萬億級別的突破。

繼任者

實際上,張招興的離場早在一年多以前就有了伏筆。

2023年10月,創興銀行公告宣佈,張招興自10月11日辭任董事會主席一職。

當時就有消息稱,張招興年齡已經達到退休線,所以開始做一些退休方面準備,此時的他已有60歲。

而越秀集團換帥一事,在幾天之前亦有了痕跡。

廣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6月6日發佈的一份市政府任免工作人員文件,披露了一系列的崗位人員調動:

「免去張招興同志的廣州越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越秀企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職務,退休」、「免去陳強同志的市城市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職務」、「任命陳強同志為廣州越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越秀企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這份人事任免,通告了張招興的離去,也將聚光燈打在了后來繼任者的身上。

6月9日,越秀集團公告官宣,張招興因退休而辭去黨委書記、董事長。陳強將接過張招興的崗位成為下一任掌門人。

公開資料顯示,陳強出生於1977年,現今不到50,正值壯年。曾先后擔任廣州新中軸建設有限公司總經理、廣州市城投資產經營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廣州塔旅遊文化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廣州市城市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副總經理、總經理、黨委書記、董事長。

根據過往履歷,當過項目主管的陳強明顯是一名「實干派」,在城更、文旅等方面的項目經驗十分豐富,曾深度參與到廣州新中軸線建設工作,並被稱為廣州塔「掌舵人」。

20世紀90年代的中國,迎來基礎設施建設的快速發展期,吸引了無數學子投身建築行業,陳強便是其中一人。1999年7月,他畢業於南京建築工程學院(現南京工業大學)電氣技術專業。

對當時的建築行業來説,工程項目管理是一個相對新鮮的名詞,項目審批流程極為複雜。於是,陳強開始嘗試畫出一張「路線圖」,將工程項目管理所需審批流程清晰地梳理出來。

正是這張「路線圖」,讓他得以參與到廣州新中軸線的建設工作中去,曾先后負責了花城廣場、海心沙、廣州塔等新中軸項目的前期策劃、設計招標、施工建設、招商引資、運營管理等工作。

如今陳強從廣州城投集團來到了越秀集團,平臺更大的同時,擔子也更重了。因為對於如今的越秀集團而言,亦需要繼續繪就萬億之后的未來「路線圖」。

觀點人物 | 我們關注的不僅僅是人物的故事,還有他和她的商業傳奇與沉浮。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