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中國勞力士」,頂着金價波動上港股?

2025-06-12 04:06

導語:有媒體認為,西普尼走「傳統工藝 + 智能製造 + 文化 IP」複合模式,恰好契合港股市場對 「新消費 + 硬科技」 的雙重偏好。

古惑仔電影里,一塊「金勞」不僅是話事人的象徵,也是危難時刻安身的保障。不知多少80后在看電影時,希望長大后也能擁有一塊金錶。

6月3日,中國最大的金錶品牌西普尼(深圳西普尼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擬主板掛牌上市。

西普尼創辦於2013年,是國內頭部貴金屬手錶設計商、製造商及品牌方,總部位於中國最大珠寶產業集散地——深圳水貝。西普尼旗下有HIPINE(西普尼)和金熊兩大品牌。也有人把西普尼叫做「國產勞力士」。

根據灼識諮詢的數據,2023年,西普尼是中國最大的金錶品牌(就銷量計算),同時也是中國最大的足金手錶品牌(以GMV計算),以金錶銷量及足金手錶GMV計算,市場份額分別佔據8.97%及35.83%。

圖片
圖片

西普尼創始人是一對翁婿。老丈人李永忠是福建莆田北高鎮人,生於1970年。在黃金珠寶行業內流傳着一句話,10個黃金珠寶商,8個莆田人,7個北高人。

北高是莆田比較窮的鄉鎮,農民種地根本養不活一家人。光緒年間,北高人張阿罕南下香港,學習「金鑲玉」技藝,之后將技藝傳給兒子張阿岳和侄兒張如鑫。「打金」這門手藝就在北高流傳開來。

從20世紀初開始,北高的工匠們背上家當,靠着手中的小錘子、鐵墩子游藝,給人「打金」討生活,逐漸形成了一條覆蓋全國的「打金鍊」。如今,全國各地4萬多家黃金終端零售店中有30%是北高人經營,年銷售3000多億元,佔全國市場的50%以上。

中國黃金零售的半壁江山,都是北高人的。北到內蒙古、南到深圳,到處都是北高人開的黃金首飾店。

李永忠自然也投身這個行當。2002年10月30日,上海黃金交易所正式開業,中國黃金市場走向全面開放,一個爆發性增長的行業誕生了。2003年-2013年,是中國黃金行業的黃金十年。

李永忠也在這時候來到深圳,創辦了深圳市西普珠寶有限公司、莆田市名點珠寶首飾有限公司

2013年,命運的齒輪在這里相交。

據「時代財經」報道,2013年,李永忠的女婿胡少華創立了西普尼的前身「深圳市尊尚鍾錶有限公司」。2015年,公司完成第一次增資,註冊資本由300萬元增至3300萬元,李永忠及其兩個兒子李碩和李林茂一併加入。

圖片

據一份行業雜誌報道,之所以進入鍾錶行業,李永忠判斷,當時國際金價大跌,電商崛起,傳統黃金首飾行業的經營方式將從粗放式轉向精耕。他認為,將黃金等貴金屬、智能科技與傳統鍾錶相結合,打造貴金屬腕錶是新的市場趨勢。

如今,西普尼的家族味道濃厚。在IPO前,李永忠、胡少華、李碩、李林茂四人合計持有61.60%股份,其中李永忠持有公司20.53%的股份,其他三人各持股13.69%。胡少華現任西普尼總經理一職,李碩任職副總經理。

圖片


西普尼登陸資本市場的時間比想象的更早,曾經也一度走到智能穿戴的路上。

2016年,西普尼就以「智能穿戴+高端鍾錶」雙主業模式登陸新三板。早在2015年西普尼營收達 1.27 億元,淨利潤 1568 萬元,其中高端機械錶業務毛利率高達 68.3%,遠超行業平均水平。

但是兩年后的2018年12月,西普尼爲了融資建建設智能手錶生產線,從新三板退市了。之后西普尼轉向區域性股權市場融資,2019 年完成 3 億元 B 輪融資,領投方為深創投,估值達 15 億元。

但這條路不好走。西普尼2020 年智能手錶營收佔比已提升至 45%,合作客户包括華為、華米等頭部企業。
2022年,西普尼淨利潤卻驟降至 897 萬元,同比下滑 63%,智能穿戴業務毛利率僅 18.7%,低於行業均值 25%。這暴露了製造業背景下,代工商業模式的問題:利潤太低。如果以此上市,市場估值比較低。

西普尼轉而講一個金錶品牌商的故事。

從本次港股招股書就能看出。西普尼的業務收入主要分為OBM(原始品牌製造商)以及ODM(原廠委託設計)。簡單説,就是做自營品牌和幫人代工的區別。

OBM為西普尼的主要收入來源,銷售佔比在80%-90%之間,有HIPINE(西普尼)和金熊兩大手錶品牌,產品包括貴金屬手錶、智能手錶、手錶部件,產品組合包含超過10000個SKU。西普尼表售價大概1000元至60000元。

更細來説,西普尼的主要收入還是「賣金錶」。2022-2024年,貴金屬手錶的銷售佔西普尼分別佔總收入的89.4%、90.4%及70.7%。

有媒體認為,西普尼走「傳統工藝 + 智能製造 + 文化 IP」複合模式,恰好契合港股市場對「新消費 + 硬科技」的雙重偏好。

2022年至2024年,西普尼的營收分別為3.24億元、4.45億元和4.57億元;同期的淨利潤分別為0.25億元、0.52億元和0.49億元;毛利率分別為19.8%、24.3%和27.2%。收入變化不大,利潤波動很大。

還有一個很嚴峻的問題需要面對,金錶越來越難賣。2021年-2024年,西普尼旗下傳統貴金屬手錶銷量分別為18.9萬件、11.4萬件、14.2萬件、14.0萬件。

「賣金錶」最大的風險,是營收會受到黃金價格漲跌的影響。招股書顯示,原材料(主要包括黃金)價格倘有大幅波動,或會對西普尼業務、經營業績及財務狀況造成重大影響。

西普尼的金錶產品原材料主要為黃金,佔據了九成的材料成本。報告期內,西普尼的原材料成本分別為2.34億元、3.08億元、3.08億元,佔總收入的比重約七成。

西普尼試圖講一個從製造商到品牌商轉變的故事。此前,港股市場的「品牌商」泡泡瑪特、老鋪黃金都有不錯的回報,你覺得西普尼會怎麼樣?

風險提示: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價格可升亦可跌,更可變得毫無價值。投資未必一定能夠賺取利潤,反而可能會招致損失。過往業績並不代表將來的表現。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之前,投資者須評估本身的財政狀況、投資目標、經驗、承受風險的能力及瞭解有關產品之性質及風險。個別投資產品的性質及風險詳情,請細閲相關銷售文件,以瞭解更多資料。倘有任何疑問,應徵詢獨立的專業意見。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