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6-11 15:03
(轉自:醫趨勢)
6月初,芝加哥天氣晴好,每年此時節在「風城」召開的行業盛會ASCO(American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 美國臨牀腫瘤學會)年會,眾星璀璨。
一方面,ASCO的頭條新聞永遠都是令人鼓舞的臨牀試驗數據,這里是最前沿腫瘤藥物的展示窗口,科研硬實力纔是第一生產力。另一方面,單一療法難以滿足複雜的治療需求,聯合治療成為趨勢,普遍的共識是從新葯物到新方案,聚集在精準分型、聯合治療、早診早治等方面,而這需要多樣化產品與管線佈局的進一步豐富。
這兩方面,阿斯利康又卷又猛,致力朝着其「消除癌症這一致死主因」的雄心壯志闊步前行。今年是阿斯利康連續第七年攜重磅研究登上ASCO全體大會。每年僅有5項重磅研究摘要可以入選全體大會環節,被認為是本年度最重磅、有望改變臨牀診療實踐的研究成果。自2020年,阿斯利康累計有8項研究入選全體大會,在全球製藥企業中位列第一1,2024和2025年均以雙項入選。
本次ASCO大會上,阿斯利康除了在肺癌、乳腺癌等卷瘋了的適應症研究里強力輸出,在消化道腫瘤也呈現出多點開花,且持續爬坡的潛力。
此外,大會第三天,阿斯利康聯合中國和全球權威專家,舉辦了「中國創新之夜:變革診療,攻克肺癌,共同健康」主題活動,各方圍繞「推動癌症診療變革,攜手築建‘共同健康’的未來」展開一系列深度對話和專題討論。
日前,醫趨勢專訪阿斯利康中國腫瘤業務總經理關冬梅,她為「中國創新之夜」解題:「一方面中國專家的國際影響力與日俱增,中國專家在國際舞臺上把中國的臨牀研究思考帶入到全球,助力改變全球腫瘤患者的治療結局;同時也把創新的學術研究理念帶到中國,將國際上的前沿科研理念儘快引入中國。與此同時,阿斯利康推動整個‘健康中國2030’目標達成下提出了一個重要倡議——共同健康。共同健康在腫瘤領域來説,會特別聚焦在構建去中心化研究網絡,納入廣泛、多樣化的臨牀試驗人羣,助力早篩早診、精準診斷與規範治療等,以期縮小診療差距,改善患者治療結局,並助力構建更為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醫療健康體系。」
在羣星璀璨的ASCO期間,阿斯利康正以其獨特的創新實踐,向業界詮釋着跨國藥企領導者的價值內核。
01、「研」值拉滿
2025年ASCO來到一個百花齊放的時間點。
在這場學術盛宴中,憑藉行業領先的多樣化產品與管線佈局的全新研究數據,阿斯利康交出了一份令人矚目的成績單:在本屆ASCO會上有超過80個摘要公佈,其中涵蓋20款已獲得批准的藥物和潛在新葯,包括兩項重磅研究的全體大會報告(plenary presentation),一項特別重磅研究摘要口頭報告(late-breaking oral abstract session),以及19項口頭報告。
今年入選全體大會環節的MATTERHORN研究,展示了度伐利尤單抗用於早期胃和胃食管結合部腺癌的圍手術期治療方案。該方案是免疫療法遷入癌症早期階段治療的成功例證,也是阿斯利康在胃癌圍手術期的一次探索。
另外兩項乳腺癌相關的研究數據也備受關注:SERENA-6是首個採用循環腫瘤DNA檢測指導治療方案切換的一項關鍵III期臨牀研究,開創了這一技術在一線治療中的應用,顯示了Camizestrant在HR+/HER2-晚期乳腺癌患者治療中的潛力。DESTINY-Breast09研究評估了德曲妥珠單抗與帕妥珠單抗的聯合治療方案在HER2陽性轉移性乳腺癌患者一線治療中的效果,有望重塑這類患者的治療格局。
其它亮點還包括:
此外,會上還會展示阿斯利康其他合作項目的研究數據。例如,阿斯利康與和黃醫藥合作開發和商業化的賽沃替尼,也在此次大會公佈了最新進展。由和黃醫藥主導的SACHI研究,探索奧希替尼聯合賽沃替尼用於一線EFGR抑制劑治療后疾病進展的EGFR突變陽性伴MET擴增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患者。
02、與中國創新生態深度融合
過去三十余年,阿斯利康已向中國引入12款全球腫瘤創新葯物,覆蓋肺癌、乳腺癌、泌尿腫瘤、消化道腫瘤、婦科腫瘤和血液腫瘤六大疾病領域。現在,阿斯利康正在重新定義中國在其全球創新版圖中的角色——全球醫療健康創新策源地。阿斯利康全球研發中國中心共有200多個研發管線項目,正在中國進行的臨牀試驗已超過160項,中國與全球研發管線的同步研發率達到100%,在胃癌、肝癌、膽道癌等中國高發的疾病領域,已形成引領全球的態勢。
「阿斯利康與中國創新生態的融合大致可以分成四種形式。」 關冬梅介紹説,「第一種是與中國的臨牀專家的合作;第二種是通過BD的形式,與中國創新葯企的合作;第三種是聯合療法的探索;第四種是更早期的研究,通過合作成立卓越中心的形式。」
6月2日,晚期肺癌口頭報告專場,座無虛席。由中國研究者牽頭全球研究並報告的SACHI研究備受關注,被稱為「里程碑式的報告」。這項研究所涉及的賽沃替尼聯合奧希替尼的治療方案,起源於阿斯利康與和黃醫藥2011年開始達成的合作。
第二種形態是時下大熱的BD,自2023年以來,阿斯利康已與14家中國創新葯企達成授權合作,覆蓋腫瘤等多個領域,累計總金額超178億美元,在跨國藥企中位列第一。
第三種是與中國創新力量攜手,探索創新的聯合治療方案。阿斯利康與中國本土企業強強聯合,積極探索聯合治療臨牀研究方案,目前已與石藥集團、智康弘義等9家中國本土企業達成11項合作協議,其中在肺癌領域正在推進的就有8項聯合治療研究。
這種「在中國、為全球」的創新模式,首先提升了腫瘤臨牀精準治療的水平,其次助力中國創新與世界接軌,使得本土科研在創新葯物的開發與引進中扮演着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而在更早期的研究方面,阿斯利康在中國已經率先設立了全球領先的「肺癌卓越中心」和「胃癌卓越中心」。藉助卓越中心,能更好地發揮跨國企業橋樑作用和資源優勢,與研究型醫院、學術及行業機構攜手開展平臺性研究,把中國專家和臨牀試驗想法帶入到早期的藥物研發當中。
03、篩診治管全鏈路發力
《健康中國行動》及《健康中國行動—癌症防治行動實施方案(2023—2030年)》提出「總體癌症5年生存率達到46.6%」,並且「到2030年,癌症防治體系將進一步完善,危險因素綜合防控、癌症篩查和早診早治能力顯著增強,規範診療水平穩步提升」。
關冬梅説:「阿斯利康助力這一目標實現的第一個動作就是推動新葯研發。第二個動作是植根中國,進行多元的創新合作,第三則是積極響應國家相關政策,在癌症的早期篩查、精準診斷、規範化治療和慢病化管理這條‘篩診治管’的全鏈路發力,推動診療變革。」
以前列腺癌為例,在全球範圍,侷限期前列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接近100%,而晚期確診患者的這一數字僅32.5%2。從國際經驗來看,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SA)檢測被視為當前最有效的篩查手段。近年來隨着對於前列腺癌危害的認知逐步加深等因素,已有多個地方政府開展民生實事項目,支持將前列腺癌免費篩查納入地方公衞。
阿斯利康通過搭建學術交流平臺,幫助更多醫生認識到前列腺特異性抗原篩查對整個前列腺癌防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時,支持開展癌症早篩早診科普行動,通過持續宣講PSA篩查理念,提升前列腺癌的「早篩、早診、早治」意識,惠及更多適齡男性。
而在乳腺癌領域,阿斯利康支持建設乳腺專病中心(BCCE),依託精準診斷、規範治療、數智管理三大板塊,進一步推進乳腺癌規範化治療,從以疾病為中心向以患者為中心變革診療模式,已落地全國上百家醫院,惠及約數萬名乳腺癌患者。
根據第三方數據披露,目前BCCE規範診療模塊已累計惠及400余例在地複雜病例交流,通過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開展的多學科診療活動,已在多地帶動區域規範診療實踐提升。
貫穿全鏈條的另一個重要部分是實現藥物的可及性。這就推促藥企積極參與國家醫保目錄談判、帶量採購,積極探索惠民保、商保等藥物多層次創新支付模式,以及支持患者援助項目,不斷提升創新腫瘤藥物的可及與可支付,以幫助更多的患者從創新的藥物和治療方案當中降低疾病負擔,能夠進一步獲益。
阿斯利康與「健康中國2030」藍圖同頻共振的背后,不僅是一個跨國藥企在本土市場的「在地化」演進,更是一種面向未來的責任表達——通過持續不斷的科研創新,通過圍繞「篩、診、治、管」全鏈路的診療變革,通過打通從創新方案到臨牀實踐的「最后一公里」,阿斯利康希望構築一個「無論患者身處何地,都能平等獲得創新、高質量治療的‘共同健康’的未來」。
正如阿斯利康全球執行副總裁、國際業務負責人尹思睿(Iskra Reic)所説:「建設‘共同健康’是全社會共同肩負的責任——唯有凝聚多方力量,才能彌合醫療差距,構築一個更具包容性和韌性的醫療生態體系,真正惠及每一位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