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謝霆鋒,香港的下一位商業大佬

2025-06-10 03:16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來源:華商韜略

忠於自我,做到極致。

  1996年,16歲的謝霆鋒揹負「星二代」光環出道,卻在噓聲中開啟職業生涯。

  彼時無人料到,這位在舞臺上摔吉他的搖滾少年,會在未來以演藝明星、創業家的雙重身份,為香港娛樂和商業撐起新—代的顏面。

  2025年4月末,時隔20年,謝霆鋒重啟演唱會,舞臺無華服、無嘉賓、無安可,卻用一首首經典曲目喚醒一代人的青春。

  這場「三無」演唱會,恰似他跨界事業生涯的隱喻:忠於自我,做到極致。

  2011年,謝霆鋒悄然走進廚房。

  他記得這樣一幕,有一天在香港的家中,一家四口罕見團聚。晚飯前,妹妹謝婷婷等大家落座后,輕聲說出一句:「爸爸吃飯,媽媽吃飯,哥哥吃飯。」

  幾秒后,她看向謝霆鋒説:「你知不知道,我已經十三年沒説過這句話了?」

  謝霆鋒當場愣住。

  后來在接受採訪時,他説:「那一刻我覺得自己很失敗。我管理着幾家公司,不算很厲害,但也有一百多名員工;曾有自己的小家,兩個兒子,結婚又離婚;但十三年來,我竟然沒能和爸媽、妹妹,全家人坐下來好好吃頓飯。」

  電視臺把這段視頻放給謝賢看,他淡淡迴應:「兒子心里有我,那我已經很開心了。」

  狄波拉也感到欣慰。

  她發現,兒子自從開始在廚房「折騰」之后,整個人變得更加沉穩。

  在身邊人以及很多粉絲眼中,30歲之后的謝霆鋒變得更加平靜、柔軟、也更淡定與堅定,這與廚房和美食的關係密不可分。

  他記得第一次下廚,是在電視上看到一檔美食節目,介紹舒芙蕾和泡芙,「説很難做」,謝霆鋒不信,立刻下樓買了食材回來挑戰。折騰半天,結果「慘不忍睹」。他不得不承認:「果然很難!」

  但在麪粉變成麪糰、麪糰膨脹,黃油、雞蛋與牛奶混合的香氣隨着熱氣從烤箱縫隙中逸出時,他前所未有地感受到廚房的奇妙魅力,並被深深打動和吸引——「原來整個過程是治癒的」。

  他説,在廚房里,每一次做菜,每一次擺盤,都是重新認知自己的過程。「可能一道菜我煮過上百遍,但每一次都能反映我當下的心情,也會促使我反思,該如何去調整。」

  廚房也讓人平靜,磨礪耐心。他説:「哪怕是燒一壺開水,沒有沸騰,你就只能等。急不來,也無法不專心、不平靜。」

  2014年,下廚后的第三年,自認已經有高超廚藝,而且也得到身邊人高度肯定的謝霆鋒,決定從廚房開始,圍繞美食,做更多事。

  他以廚師身份推出個人品牌綜藝《十二道鋒味》,這是一個商業節目,是他的創業,但他更希望的是,藉此推廣美食文化,以美食「治癒」更多人。

  節目中,觀眾看着他爲了尋找最好的松茸,奔赴海拔3459米的香格里拉;爲了最新鮮的帝王蟹,專程飛往挪威……然后把這些美食,融入在他和朋友們的一段段人生故事中。

  「鋒味」就這樣一點點被創立起來,謝霆鋒在美食界的影響也越來越大。

  2016年,他成為首位獲「米其林之友」獎項的華人;2017年,他以「鋒味控股創始人」身份開通微博,併爲節目舉行全球「鋒味廚師」海選,優勝者可獲得總額180萬元的創業基金。

  2021年,謝霆鋒更進一步,和杭州謙尋共同創立了鋒味派品牌。藉助直播電商和明星創始人影響力的疊加,鋒味派迅速破圈。僅用三個月時間,單月銷售額就突破千萬元。

  從此開始,謝霆鋒把對美食的熱愛、要求完整地帶入自己的品牌,把自己當作第一消費者去做產品,從配方調製到成品試吃,他都全程參與,每個產品背后都有無數次的調整和優化。

  他説,卓越不是追求完美,而是通過持續練習構建穩定,所以他執着於關鍵和細節,每一道菜品都要經過幾十次打磨,確保味道和呈現穩定一致,纔可推向市場。

  員工們談到他,也都首先強調其對做好產品的重視,「對產品品質的苛求,有點像做科學實驗。」

  比如,他堅持使用70%黑豬肉和30%雞肉的配方做烤腸,拒絕添加防腐劑和色素,確保產品健康與美味並存,堅持採用成本高企的氮氣+真空雙重鎖鮮技術……

  一切,都是爲了保證產品的品質和口感。

  在一次採訪中,謝霆鋒談到美食給自己生命帶來的變化:「不僅是味道,更是回憶、創造力、堅持、努力、分享、温暖、温飽。」

  創造,堅持與努力之下,鋒味派開始出現在更多城市、門店,從「網紅」化為「日常」,走入千家萬戶。

  2025年3月,「鋒味」迎來了四周年慶典。雖其具體業績未對外披露,但從一些被披露的數據看,其「鋒味派」品牌已擁有超凡的可持續發展實力和潛力。這些數據包括:

  鋒味派爆汁烤腸累計銷售額達15億元,連續三年全國銷量第一;鋒味派意麪、午餐肉、小籠包,也都成為年銷售過億級的大單品;65%的消費者會在3個月內再次下單。

  至2025年4月,「鋒味派」已在線下渠道覆蓋全國160個城市、15000+門店。同時,公司已啟動國際化拓展,佈局500余家門店。

  在明星與網紅餐飲頻頻「翻車」的市場環境下,尤其最近幾年的消費經濟大環境之下,「鋒味派」做到如此業績屬實不易。

  這樣的業績,無疑也讓謝霆鋒的創業家身份更加引人矚目。

  辦「鋒味」之時,謝霆鋒已算是創業老兵了。早在世紀初,他就已經踏入商海,展現不俗的商業嗅覺與潛質。

  與很多人以為的「星二代」不同,謝霆鋒出道即揹着替父還債的壓力,這讓他對賺錢有着更深的渴望,父親雖為一代影星卻負債累累,則讓他對賺錢與花錢都多了敬畏。

  謝霆鋒19歲就開始把拍戲和發唱片賺到的錢投入地產投資,他曾開玩笑説,理由是「覺得磚頭不會跑。」2003年,23歲的謝霆鋒正式創業,開辦了自己的第一家公司,也是當時整個中國唯一採用全數碼流程的后期製作公司

  ——PO朝霆

  23歲,年紀輕輕,但謝霆鋒的創業卻是經過了深思熟慮。

  首先,他相信自己有機會獲得成功,其次,他推演瞭如何成功的路徑,也把包括失敗的代價都計算和預演過,覺得可以接受。最重要的是,他堅信成功的創業一定要可持續創造社會價值,最好是創造差異化增量價值,而PO朝霆想做的事,就非常符合這一點。

  2001年,謝霆鋒在拍攝《玉蝴蝶》MV時發現,即使預算和資源都很充足,其成片效果也始終不理想。深入瞭解整個製作流程后,他發現問題出在后期製作環節。

  彼時,香港后期製作水平有限,大量影視作品的后期都交由韓國、泰國、澳大利亞等海外公司完成。而且,當時的溝通往來也不如今天這般便利,這導致很多本土作品製作備受挑戰。

  香港影視業如此發達,卻沒有優秀的后期公司,謝霆鋒認為這不科學,不應該,而且問題背后也就是機遇。於是,他決定站出來,自己做。

同時,他也相信,這麼多年還沒有一家優秀公司出現,也充分說明了這個事情它並不簡單。於是,他非但沒有敲鑼打鼓宣告自己要進軍這一行業,而且還「隱姓埋名」,在圈內絕口不提自己創辦PO朝霆的事蹟,決定先做出來,用事實去説話。

  事情果真困難,不對外公開身份,這也意味着他無法利用自己的身份和資源,就更難。如何從零起步,做出成績來?謝霆鋒的選擇是,以超級付出,去追求極致。

  這也是他在演藝圈出頭的路徑。

  拍攝《少年古惑仔》時,謝霆鋒的腳重傷,一邊用酒精消毒,一邊出血繼續拍戲;拍攝《新警察故事》時,他僅憑一根鐵棍,從28層的摩天大樓滑下;拍攝《男兒本色》被大巴撞飛六七次,腿差點被夾斷,臉部、肩膀和手臂滿是淤血,右手嚴重受傷,筋骨撕裂……

  由於總是犯險,他成了成龍之后,第二個被香港保險公司封殺的演員。

  「找出勝出的方式,然后把它做到極致。」演藝生涯如此,商業生涯亦是如此。

謝霆鋒認為,做任何事情,人都是第一位的。他喜歡看足球,並從中學到如何辦公司的經驗,「首先是要找一位好教練,讓教練再去發掘好球員,找到對的人,把對的人放在對的位置,然后做對的事情。」對應到公司,最重要的就是要請到好的管理者。

  於是,他請到了曾在Showreel等業內頂尖的后期製作公司工作過,擁有豐富且紮實的后期製作能力的楊文傑來帶隊。

  多年后,楊文傑曾在接受華商韜略專訪時,回憶起初見謝霆鋒的印象:「起初我並不抱有大的期待,心里想,‘謝霆鋒,這個壞孩子能做什麼事?’」但深入交流后,這種印象完全顛覆了。

  「他很堅定,有長遠思維和規劃,對行業、自己的機會和挑戰看得很清晰。最重要的,他的願景和決心——説香港人要證明一下自己,這點很打動我。」楊文傑説。

  在謝霆鋒的「臥薪嚐膽」,楊文傑的全情投入下,PO朝霆很快就走上正軌,成立第二年就實現盈利。但即便如此,謝霆鋒也都繼續隱瞞自己是公司老闆的身份,有時遇到熟悉的明星到公司看片或製作,別人問他到PO做什麼,他都回答是去看片或辦事。

  到2010年前后,PO朝霆已從最初的11人發展成上百人的團隊,也是當時整個亞洲一流的后期製作團隊,中國諸多重磅作品,以及好萊塢大片入華的后期也都交給了PO朝霆。

  電影之外,公司還製作了無數經典廣告,是中國最頂級的電影廣告製作商,甚至沒有之一。根據當時的統計,香港觀眾每看到60秒廣告,就有36秒出自PO朝霆。

  謝霆鋒后來還曾自豪的説,「你只要打開電視,就能看到我們的成績單。」

  也是2010年左右,謝霆鋒才公開自己作為PO朝霆老闆的身份,在第三十屆香港金像獎上,他動情發言:「我成立這家公司,就是希望有一天,從前期、中期到后期,所有內容都能由我們香港人一手包辦。」

  到2016年,PO朝霆已在香港、北京、上海、臺北等地設有分公司,高峰期盈利逾億元,因為當時已投入到美食業,且影視后期也進入到更全球化運作和高挑戰新階段。當年,謝霆鋒將PO控制權出售給了有好萊塢背景的全球化后期特效公司數字王國,淨賺超億港元。

  而在那之前,PO朝霆的故事已入選香港科技大學全球MBA十強案例,並獲得多項企業和商業成就獎項。

  謝霆鋒創業之初,父親謝賢和母親狄波拉其實並不支持,他們認為「家族里沒有這種基因」。

  PO朝霆成功之后,家人的態度也在悄然改變。狄波拉開始向兒子「認錯」,不是因為謝霆鋒掙了多少錢,而是因為她親眼見證了時代的變化。

  謝霆鋒小時候,狄波拉千方百計阻止他玩遊戲。如今,當一個遊戲可以容納一千萬人同時在線、產值遠超電影十倍時,她不得不承認:「我錯了,遊戲市場的確比電影更大。」

  的確,時代變了,變得與謝霆鋒出道時截然不同。

  謝霆鋒也在變化,並且一直在往前走,一直在走進新的世界,一直在求新求變,而不是停下來。

  謝霆鋒對香港,中國,中國人的身份,有着很深的情結。當初辦PO朝霆,很大的一個動力就是要為香港爭口氣。后來,對商業世界瞭解更深之后,他曾多次表示惋惜,香港和中國在全球缺乏具有代表性的品牌,也一直希望自己可以投入到改變之中。

  這種情結自覺延伸至鋒味派的打造。他試圖用「鋒味」講述中國精神,把地道美食推向國際。他説:「品牌不只是商業,更是文化的象徵。」在他看來,美食是最能代表一個國家、民族的文化符號。他常感慨,西餐遍佈全球,而中國傳統美食在海外卻難以普及。

  「現在大家已經習慣在網上買食材,可很多中餐食材在國外根本買不到。」謝霆鋒説。「我特別想做點什麼,搭一座橋,把中國傳統美食推廣出去,成為連接東西方、乃至全球美食文化的橋樑。傳遞出中國美食的温度。」

  這種情結也體現在他對國潮品牌的支持上。

  當其他明星紛紛代言歐美大牌時,謝霆鋒早已投身國貨特步。

  早在2002年,特步品牌剛剛創建之初,謝霆鋒便成為該品牌代言人。當年由他參與設計並代言的「風火一代」運動鞋熱銷,成功幫助品牌打開市場。

  2016年,為特步代言15年的謝霆鋒斥資2250萬港元,入股特步,謝霆鋒從代言人變成了特步的股東;2020年,謝霆鋒再次入資特步1240萬港元,且至今是特步股東。

據特步官方數據顯示,2024年,公司上市16年來,營收從13億元增至136億人民幣。此前,特步預計到2025年起,年營收將達到200億元人民幣,年複合增長率超過23%。

  2021年,謝霆鋒正式申請退出加拿大國籍。他在電影頻道的一句發言:「我在香港出生,我本來就是中國人。我正在申請退掉加拿大國籍。」更成為國潮振興的註腳。

  10多年前,謝霆鋒曾在自己的辦公室告訴華商韜略:「現在年輕人面臨兩大挑戰:一是看起來追求和想法太多,但實際上沒什麼追求,沒想清楚要什麼;二是,不願意為自己想追求的東西付出或者犧牲。」如今看來,年輕人的挑戰仍在。

  過去20多年,香港影視娛樂業,以及工商業,都是新人難出,尤其工商業,人們對「創」的想象仍常常停留在李嘉誠、鄭裕彤、楊受成等老一輩傳奇身上,鮮有80后代表躍出水面。

  80后的謝霆鋒,以找到勝出方式后的超級付出與追求極致,以持續的求新求變,在這兩界,都堪稱是最成功的新一代代表,既算是為香港娛樂和工商業的與時俱進樹立了一個標杆,也是對「獅子山下精神」的新時代延續和演繹。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