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中國區業績雙位數飄紅、多款新品拓維上市,安斯泰來做對了什麼?

2025-06-10 10:45

(轉自:醫趨勢)

近日,安斯泰來公佈的2024財年數據顯示:全年銷售收入達19,123億日元(約134億美元),同比+19.2%,核心營業利潤更是大漲41.7%至3,924億日元(約27.5億美元)。

這份亮眼成績單背后,有兩大驅動因素:

一方面,優勢產品持續釋放勢能——包括前列腺癌藥物恩扎盧胺(+21.6%)、急性髓系白血病藥物富馬酸吉瑞替尼(+23.4%) 等核心產品繼續穩步增長;另一方面,新產品迅速打開市場——尿路上皮癌Nectin-4 ADC療法維恩妥尤單抗(+92.2%)、更年期絕經相關VMS療法(+363.6%)、地理萎縮症新型補體C5蛋白抑制劑(+380.6%)以及2024財年上市的CLDN18.2靶點的胃癌新葯佐妥昔單抗全面開花,貢獻不俗。

▲2024財年安斯泰來主要產品營收(2024財年為2024年4月1日至2025年3月31日) ▲2024財年安斯泰來主要產品營收(2024財年為2024年4月1日至2025年3月31日)

在剛剛結束的2025年美國臨牀腫瘤學會(ASCO)年會上,安斯泰來展示了其前列腺癌治療藥物恩扎盧胺的一則重磅研究結果:在五年隨訪的III期ARCHES研究中,其聯合ADT可將死亡風險降低30%,5年生存率達66%,成為目前唯一一個在轉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男性患者中顯示出五年總生存獲益的雄激素受體抑制劑。

而另一項ENZAMET研究對恩扎盧胺與非甾體類抗雄激素(NSAA)在mHSPC患者中的治療結果進行了對比。結果顯示,中位隨訪98個月,恩扎盧胺聯合ADT組中位OS達95個月(8年),NSAA聯合ADT組為70個月。與NSAA聯合ADT組相比,恩扎盧胺聯合ADT顯著延長mHSPC患者生存。

2025年,是安斯泰來成立20周年的重要節點。伴隨一系列重磅藥物的成功商業化,不難看出安斯泰來多年來堅持的轉型策略正在逐步開花結果。

其中,中國市場表現尤為亮眼。

2024財年,安斯泰來中國區實現營收783億日元(約5.5億美元),同比+10.9%,在全球業績增長中佔據重要一席。

更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安斯泰來中國實現全球同步研發、同步獲批的「二級並軌」,並在腫瘤等多個疾病領域陸續迎來產品/適應症獲批,實現多項戰略級突破。

在醫藥行業整體面臨創新瓶頸與市場壓力的當下,安斯泰來做對了什麼?

01、2024-2025,高光之年

2024-2025財年,安斯泰來迎來了在中國市場的「高光之年」,多款重磅創新葯接連獲批並加速落地,真正實現了從疾病領域到適應症拓展、從戰略到執行的全鏈路突破。

在腫瘤領域,

2024年6月,恩扎盧胺獲批用於治療轉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mHSPC),年底即納入國家醫保目錄。至此,其在中國已獲批的三項適應症全部進入醫保目錄,作為覆蓋晚期前列腺癌各個疾病階段的雄激素受體通路抑制劑(ARPI),加速惠及患者。

8月,維恩妥尤單抗獲批用於治療既往接受過含鉑化療和PD-1/PD-L1抑制劑治療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尿路上皮癌(la/mUC)成人患者。該藥是全球首個靶向Nectin-4的抗體偶聯藥物(ADC),在中國的上市標誌着安斯泰來在ADC治療領域的重大布局。今年初,其聯合帕博利珠單抗的治療方案獲得NMPA批准;2月27日,該聯合療法全國首批處方落地。

12月,佐妥昔單抗獲批聯合含氟尿嘧啶類和鉑類藥物化療用於CLDN18.2陽性、人表皮生長因子受體2(HER2)陰性的局部晚期不可切除或轉移性胃或胃食管交界處(GEJ)腺癌患者的一線治療。這是全球首個、目前唯一一個CLDN18.2靶向治療藥物,也是安斯泰來中國首次實現「全球同步研發+同步獲批」的里程碑式產品。

今年1月,富馬酸吉瑞替尼片獲得常規批准,用於治療採用經充分驗證的檢測方法檢測到攜帶FMS樣酪氨酸激酶3(FLT3)突變的複發性或難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成人患者。

在女性健康和自免領域,

2024年6月,全球首個非激素類選擇性神經激肽3(NK3)受體拮抗劑被引入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今年5月,該療法在香港正式獲批45毫克用於緩解與停經相關的中度至重度血管舒縮症狀,為更年期女性提供了新的治療選擇。

2024年8月,氫溴酸吡西替尼片獲批上市,用於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RA)。該藥為安斯泰來自主研發的選擇性JAK3抑制劑,此前已在日本上市。

在創新葯行業,那些看似僅有幾行文字的獲批信息,往往背后承載着改變治療格局的重大臨牀意義。

Nectin-4靶點ADC療法維恩妥尤單抗為例。在中國,膀胱癌的疾病負擔不容忽視。2022年,超過9.2萬人被診斷患有膀胱癌,其中尿路上皮癌約佔90%,是一種高侵襲性、高複發率的惡性腫瘤。每年約有4.1萬人因此失去生命,而一旦發展爲晚期,其治療選擇極為有限,患者生存率也極為低下。

過去,中國晚期尿路上皮癌的一線治療方案始終是「含鉑化療」,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可延緩疾病進展,但其副作用沉重。

直到近期,安斯泰來維恩妥尤單抗聯合帕博利珠單抗治療晚期尿路上皮癌方案在中國接連獲批,代表着40年來第一個「去鉑」方案成功打破舊格局的標準治療。該療法臨牀試驗數據可用「驚艷」形容:對比含鉑化療組,聯合治療組的中位總生存期(mOS)翻倍,達33.8個月。這在ADC藥物中極其罕見,意味着臨牀醫生和患者等到了一種更有效、更安全的新療法。

安斯泰來中國總裁趙萍表示:「維恩妥尤單抗獲批之后,我們團隊第一時間完成清關、藥檢、配送,提前三四個月帶到中國市場。有一位同事反饋説,有一位患者家屬曾多次往返藥房等待藥品到貨,在得知她拿到藥的一刻,同事們感到所有辛苦和付出都值得。患者的等待,給了我們不斷努力的動力。」

▲安斯泰來中國總裁趙萍 ▲安斯泰來中國總裁趙萍

又如非激素類更年期VMS療法,與傳統的激素替代療法相比,這一創新療法避免了激素相關副作用,尤其是對激素敏感或有禁忌的女性,是當前治療更年期絕經相關中重度血管舒縮症狀(VMS)領域的重大突破。

據悉,這一療法此前已獲得美國、歐盟、澳大利亞批准,在臨牀試驗中納入超過3000名患者,顯示出良好的療效與安全性。

趙萍談道:「45-60歲,是很多女性職業生涯的黃金階段,但更年期VMS相關潮熱、失眠、易怒等症狀嚴重干擾她們的生活與工作,這不是‘忍一忍’就能過去的事,而是必須被正視的健康問題。」她強調:「這不僅是一個創新的療法,也代表了一種尊重與賦能。安斯泰來致力於為中國女性在更年期階段的VMS帶來了新的治療選擇,同時也期待社會能夠更加關注女性健康,讓廣大更年期女性重獲生活的美好。」

02、中國區地位一再提升

從2019年躍升爲安斯泰來五大全球市場之一,到2021年首次將區域總部設立在北京,一系列加速背后,實則是安斯泰來中國區地位的一再提升。

2024年初,具備豐富本土創新葯運營與管理經驗的趙萍女士被授任為安斯泰來中國區總裁,這也是該公司首位來自中國本土的「掌門人」。

在全面提升中國團隊能力被列入集團重點發展事項的一年中,安斯泰來中國不僅業績蒸蒸日上,躋身集團重點市場前三;規模也不斷發展壯大,員工人數從800余人增加到近1200人。

一切都在以加速的方式進行着,特別是新葯上市的步伐——2024年,安斯泰來做出全球開發戰略的重大決策,讓中國不再是「后來者」,而是「共創者」。

佐妥昔單抗正是最佳實踐案例,在世界首個CLDN 18.2單抗的全球臨牀試驗中,中國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據悉,該產品的研發自2019年起便將中國納入到全球同步臨牀開發。此后,在全球III期GLOW研究中,中國臨牀專家擔任全球首席研究者,帶領研究團隊主導關鍵數據產出。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該研究中來自中國的患者入組數量佔全球近30%,其臨牀數據成為歐盟、日本、美國等主要市場上市申請的重要支撐,是真正意義上的「in China, for Global」。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CLDN18.2是熱門靶點,但成藥難度極高,而安斯泰來是全球第一家成功將其推進上市的企業。「相比西方國家,胃癌在亞洲地區更為高發,中國患病率佔全球約43%。」趙萍指出,佐妥昔單抗的研發,正是極大考慮了亞洲患者特別是中國患者未被滿足的臨牀需求。

據趙萍透露,未來安斯泰來中國將進一步強化准入戰略佈局,全面融入全球研發體系,使更多中國患者與全球共享「首發權」。

03、「讓患者贏」背后的全鏈條協同

新葯「提速」,只是起點。爲了真正將創新成果惠及患者,「可及性」仍是繞不開的一環。

為此,安斯泰來正從文化理念、渠道建設、商業模式等多個層面,推動全鏈條協同,加速「讓患者贏」的願景落地。

在文化塑造方面,2024年安斯泰來中國率先落地了「贏」文化,將「讓患者贏」作為文化轉型的起點,強調企業發展的根本目標是為患者創造真實價值。在具體執行上,安斯泰來中國將組織戰略目標與員工個人成長緊密結合,推動公司高效運營、敏捷響應。

「首先要患者贏,產品才能贏,員工和公司才能贏。」趙萍強調,這一理念正成為安斯泰來全球文化變革的重要一環。

在本土合作方面,作為深耕中國市場三十余年的跨國藥企,安斯泰來深刻關注着行業環境、市場格局的演變,不斷通過合作提升藥品在中國市場的可及性。

2019年,與百洋醫藥達成零售渠道戰略合作;2021年,雙方進一步深化合作,提升泌尿領域產品在中國市場的可及性。

2025年4月,與上藥控股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涵蓋分銷、渠道與終端推廣等多個維度。

2025年5月,與京東健康合作推出「安斯泰來醫藥京東自營旗艦店」,標誌着其在數字化醫藥零售領域邁出關鍵一步。

此外,去年以來,國家醫保局多次強調將探索優化調整醫保支付政策,宣佈將暫時無法納入醫保目錄但創新程度很高、具有顯著臨牀應用價值、患者獲益顯著的藥品納入醫保丙類目錄。對此,趙萍表示,安斯泰來正在積極與商業保險機構探討合作路徑,讓具備創新價值的藥品通過商保惠及更多患者。

在研發創新方面,隨着中國創新葯實力的崛起,安斯泰來也在持續深化與中國本土Biotech的連接。

2023年底,安斯泰來與本土創新葯公司科望醫藥達成合作,圍繞BiME(雙抗巨噬細胞銜接器)平臺及旗下候選藥物展開聯合開發,總交易金額超17億美元,成為近年來跨國藥企與本土Biotech合作的標杆案例。

剛剛過去的2025年5月底,安斯泰來宣佈與中國本土創新葯公司信諾維就XNW27011達成一項獨家許可協議,安斯泰來將獨家擁有XNW27011在全球(除中國大陸、香港、澳門和臺灣地區外)開發和商業化的權利。XNW27011是一款正處於臨牀研究階段的靶向CLDN18.2的新型抗體偶聯藥物(ADC)。根據協議條款,信諾維將獲得1.3億美元的首付款,並有資格獲得最高7000萬美元的近期付款,以及最高可達13.4億美元的與開發、註冊、商業化相關的里程碑付款。此外,XNW27011獲批上市后,信諾維還將獲得該產品淨銷售額的特許權使用費。

「我們在靶點判斷、成藥性分析、臨牀設計上有深厚經驗,也希望藉助本地創新,進一步加強在CMC、基因與細胞治療等新興領域的佈局。」

趙萍表示,安斯泰來將持續拓展「in China for China」和「in China for Global」的研發模式,並依託其全球註冊與臨牀資源,助力中國創新葯走向國際,加速中國患者對全球創新成果的可及,實現「讓患者贏」。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