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新能源車企Q1業績出爐 蔚來、小鵬預期四季度盈利

2025-06-07 13:26

近期,國內車圈可謂「熱鬧非凡」。華為與小米在智能汽車領域暗自較勁,余承東與雷軍頻頻登上熱搜;比亞迪再掀價格戰,倒逼一眾車企跟進降價,行業「內卷」加劇。在此背景下,作為新能源賽道先發者的「蔚小理」(蔚來、小鵬、理想),在多年摸爬滾打后,紛紛將2025年視作關鍵轉折點。

隨着車企2025年第一季財報陸續出爐,「蔚小理」再次成為行業關注的焦點。理想汽車(LI.US,02015.HK)仍是三家中唯一盈利的企業,一季度實現淨利潤6.47億元,同比增長9.4%;小鵬汽車(XPEV.US,09868.HK)憑藉低價車型MONA M03,交付量迎來爆發式增長;蔚來汽車(NIO.US,09866.HK)一季度虧損雖有所擴大,但隨着蔚來主品牌、螢火蟲、樂道三大品牌新車陸續上市及交付,公司預計即將進入收穫期,對二季度給出樂觀指引:營收預計在195.1億至200.7億元之間,交付新車7.2萬至7.5萬輛。

然而,亮眼數據背后,隱憂猶存。 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蔚小理」各自的增長路徑都面臨挑戰。理想在增程領域的優勢正被小鵬、零跑等新加入者不斷衝擊;同時,其在純電領域的拓展也充滿不確定性。小鵬依靠MONA M03實現了銷量飛躍,但高端車型的滯銷和單車均價的持續下滑,可能擠壓其利潤空間。蔚來的多品牌戰略佈局雖廣,但整體銷量仍需爆發式增長,如何通過更有效的管理變革和成本優化來提升盈利能力,則是需要思考的問題。

國內主機廠相關人士指出,新能源汽車的飛速發展推動了產業鏈快速成熟,但也帶來了日益嚴重的同質化競爭。車企要想成功突圍,一方面高度依賴於規模效應和強大的供應鏈管理能力以降低成本;另一方面,精準捕捉並滿足以往被市場忽略的用户需求,將成為差異化競爭的關鍵,但這需要車企投入大量資源進行深入的市場調研與產品驗證。

「蔚小理」財報出爐 待解難題各異

經歷了換代風波、新車銷量失利、內部管理失策等一系列挑戰后,造車三兄弟終於要迎來收穫期,並通過不同的策略打法寄希望於在今年實現新的增長。

近日,小鵬、理想、蔚來陸續發佈了2025年第一季度財報。從營收來看,以增程車型起家的理想依然領先,當季理想、小鵬、蔚來收入分別為259億元、158.1億元及120.347億元;在交付量方面,理想、小鵬、蔚來分別交付92864輛94008輛和42094輛。

另從盈利情況來看,理想依然發揮穩定,小鵬正在奮起直追,蔚來由於持續投入研發導致虧損加劇。數據顯示,一季度,理想淨利潤為6.47億元,小鵬、蔚來分別虧損6.6億元、67.5億元;在毛利率方面,理想、小鵬、蔚來毛利率分別為20.6%、15.6%及7.6%。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以增程車拿下大量市場份額的理想領跑一眾造車新勢力,但其並非高枕無憂。在增程基本盤方面,隨着小鵬、零跑等眾多車企轉向,市場競爭勢必將會持續加劇,作為理想的老對手賽力斯,在華為的加持下,車型進化速度極快,勢必要從理想手中搶奪市場份額。

在純電領域,儘管理想創始人李想認為市場空間很大,但本身市場競爭加劇疊加去年mega失利,7月即將推出的純電動SUV車型理想i8以及9月推出另一款電動SUV理想i6能否收到市場認可仍是未知。

另從車型來看,目前理想汽車主要聚焦於SUV和MPV車型。對於轎車的計劃,李想明確表示,理想汽車將在年收入達到3000億元且產品組合達到一定規模后,基於市場需求推出轎車產品。然而,轎車卻是汽車市場中的一塊巨大蛋糕,對於沒有轎車的理想來説,短期內它無法從中獲益。CnEVPost數據顯示,2024年,SUV佔中國乘用車零售銷量的49%,其次為轎車佔46%,MPV只佔5%。

一季度超出市場預期的小鵬同樣存在着隱憂。在推出MONA M03后,小鵬銷量明顯上升,但其高端車型始終不温不火。儘管市場認為包括2025款的G9在內的眾多車型具有較強的產品力,價格也一降再降,但消費者始終不願買賬。

低價車型銷量的攀升的另一面,是不斷拉低小鵬的單車價格。財報數據顯示,從2024年第一季度至今,小鵬的單車均價已從約25.41萬元,陸續跌到22.58萬元、18.92萬元、16.03萬元,到今年一季度,小鵬單車均價已經降至15.29萬元。

而作為搶佔BBA市場的蔚來,當務之急要做的是把車儘可能多的賣出去。目前,蔚來旗下有蔚來、樂道、螢火蟲,三大品牌覆蓋了中高端、家庭、精品小車等場景,是造車三兄弟中產品最為豐富的企業。然而,蔚來一線銷售壓力卻很大。

蔚來創始人、董事長、CEO李斌坦言,從2022年到2024年,蔚來沒有實現經營目標,這其中有內部原因,也有外部因素,但蔚來仍然在進行技術、產品、基建方面的長期投資。蔚來一定要靠自己的管理從谷底走出來,從今年二季度開始進入到上升通道。

有接近蔚來相關人士告訴筆者,過去一段時間,由於蔚來內部調整以及行業價格戰等諸多因素影響,造成銷量不佳。現在一些共識是蔚來一方面要更務實,另一方面要對創新進行排序。

國產新能源車企相關人士則認為,在現在的市場環境下,在用車最根本的續航難題未被徹底解決前,用純電車型進攻高端市場並非易事,現階段市場中的高端純電車型幾乎很難跑出爆款,而能夠有效緩解用户的續航焦慮的增程車型則更受市場歡迎。

尋找新增量 小鵬、蔚來四季度要實現盈利

在成立初期,造車三兄弟各有特色,理想瞄準着家庭出行需求,小鵬聚焦於智能化,蔚來的換電和服務讓其搶佔了高端市場份額。然而,隨着行業內玩家漸增,競爭持續加劇,三兄弟都曾陷入低谷期。

今年以來,新能源市場競爭更為激烈。此前不久,比亞迪推出的一口價活動直接讓行業再次陷入鏖戰,市場直呼要反內卷。小米作為新入局者,旗下首款SUV車型YU7將於7月份上市,在流量的帶動下屆時市場勢必再掀起一場風波。華為的問界、智界、享界、尊界、尚界「五界」佈局已基本完成,藉助華為的流量,將在不同市場加速搶奪市場份額。吉利則不斷收縮,在極氪、領克合併后,又試圖將其合併到吉利集團以減少不必要的開支、增強競爭力。種種跡象表明,新能源市場競爭已經進入到了白熱化階段。

目前,蔚來、理想、小鵬三家都不約而同地將2025年視為關鍵的一年。理想、小鵬要殺入對方的基本盤,在純電和增程上尋找新增量。蔚來在經歷漫長的低谷期后,多次強調要「走出來」。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除理想外,蔚來和小鵬均尚未實現盈利。隨着時間的推移,車企迫切需要實現盈利以給市場作出交代。對於盈利預期,小鵬和蔚來恰恰都將今年四季度視為目標。

根據何小鵬披露,小鵬的三條增長曲線分別是AI +汽車、人形機器人與汽車產業深度的融合以及海外市場。具體到產品上,小鵬計劃在今年二季度完成五款車型改款,三季度將有兩款全新車型開始交付放量,四季度鯤鵬超級電動車型逐步實現量產。用產品帶動銷量實現翻倍,從而實現盈利。

相較於小鵬,揹負着換電站的蔚來面臨的挑戰或更為嚴峻。李斌算了一筆賬:如果每個月達到5萬台的銷量,17% -18%的毛利率,銷售管理費用控制在10個點左右,研發費用控制在6-7個點左右,蔚來就有希望實現盈利。

目前,蔚來依然保持着高額投入,根據一季度財報顯示,當季,蔚來研發投入高達31.8億元,同期理想、小鵬分別為25億元、19.8億元。不過,上述接近蔚來相關人士告訴筆者,如果蔚來想實現盈利,就要提高銷售、控制費用。

對於蔚來的調整,李斌將 2025 年定為蔚來的「管理突圍年」。他表示,從一季度起,實施 「面向用户價值創造的全員經營組織變革」。

具體來看,一是將fellow(銷售)作為基本經營單元,考覈其全口徑成本費用與盈利貢獻,推動資源向高價值車型傾斜。二是樂道通過「陣地戰+游擊戰」進入下沉市場,藉助換電站+行銷團隊模式和現有經銷商門店降低投入成本,精簡銷售人員40%后人均效能提升超80%。三是研發費用從季度30億降至20億-25億,取消低ROI項目、聚焦高產出領域,加速神璣芯片、世界模型等技術落地,6月底NWM世界模型將全面上車,提升智能駕駛體驗。

目前,二季度已經進入尾聲,「5566」(ET5、ET5T、ES6、EC6)改款車型也已經上市。據蔚來CFO曲玉預估,二季度2025款上市后新車成交價格將有所回升。自研芯片的應用將帶來單車約1萬元的成本優化。綜合來看,預計二季度蔚來品牌的單車毛利率將回升至15%左右。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不管是增程車型,還是純電車型,對於汽車行業來説,在市場中提升競爭力的關鍵除了實現規模化,更重要的在於找到市場需求,比如當產品能夠滿足對細節要求更為在意的女性用户需求時,這意味着它將可以滿足大多數用户的需求,不過這考驗着車企的調研和驗證能力。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