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6-06 20:58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雷晨 北京報道
當地時間5月29日,全球EDA巨頭新思科技(Synopsys)、楷登電子(Cadence)相繼發表聲明,稱近期收到來自美國商務部工業和安全局針對EDA軟件工具的對華出口限制要求。
對於我國而言,禁令的殺傷力在於其技術封鎖的精準性。EDA被譽為「芯片之母」,是半導體產業鏈最上游、壁壘最高的環節之一。它承載着從芯片功能設計到物理實現的全流程。
當前,全球EDA市場74%的份額被新思科技(32%)、楷登電子(29%)和西門子EDA(13%)三家美國企業壟斷。在中國市場,三巨頭份額更超過80%,國產化率僅11.5%左右。
如今海外斷供,對中國半導體產業的影響是否意味着「釜底抽薪」?在這場沒有退路的產業競爭中,中國EDA企業能否化壓力為動力,將外部封鎖轉化為內生發展的契機?
斷供陰雲
早在5月27日,市場便有相關傳聞稱,美國商務部工業和安全局要求斷供中國EDA軟件供應。受此影響,新思科技、楷登電子於5月28日美股交易中股價分別重挫9.64%、10.67%。
5月29日以來,新思科技、楷登電子、西門子紛紛發佈公開聲明,證實了上述傳言。
三家公司均表示,於5月23日接到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通知,要求對被列入《商務管制清單》中的出口管制分類編號(ECCNs)3D991和3E991的電子設計自動化軟件和技術進行出口、再出口或在境內的轉讓時,需獲得許可證,前提是交易的一方位於中國或是中國的「軍事最終用户」,無論其所在地如何。
華龍證券研報指出,從美方半導體對華出口限制到EDA對華出口新規,美國對華科技封鎖不斷升級和擴散,進一步提升我國科技領域自主可控迫切性。
EDA軟件即電子設計自動化軟件,用於輔助完成超大規模集成電路芯片的功能設計、綜合、驗證、物理設計等流程,集成電路產業鏈中的重要環節。
從行業格局來看,EDA行業市場集中度較高,主要由楷登電子、新思科技和西門子EDA三巨頭壟斷。
相對而言,中國EDA產業起步並不算晚,但與國際巨頭相比仍有差距。
早在1993年,國產首套EDA熊貓系統便已問世。然而,隨着1994年國際解除EDA對中國的禁運,國內發展重心轉向快速擴張集成電路產業,對海外EDA的依賴一直延續至今。
三十年過去,全球EDA市場已形成高度壟斷格局。新思科技、楷登電子和西門子EDA三大巨頭在關鍵領域構築了極高的技術壁壘,形成了較為完整的生態閉環。
公開數據顯示,2024年全球EDA市場容量達到192.46億美元,其中三巨頭合計佔據74%的份額(新思科技32%、楷登電子29%、西門子EDA13%)。
在中國市場,三巨頭的壟斷地位更為突出。銀河證券研報稱,目前這三家公司佔據超過80%中國市場份額。而國產化率僅為11.5%左右。
從營收規模看,新思科技2024財年營收61.05億美元,楷登電子全年營收約46.41億美元,規模是國內頭部EDA廠商的數十倍。
生態系統的差距亦是壁壘。EDA的發展需要與芯片設計公司、晶圓製造廠形成"鐵三角"關係,三方共同打磨工具。然而長期以來,國內行業協同不夠緊密。
而國外三巨頭通過數十年發展,已構建起包含工具、IP、方法學、服務等在內的完整生態,形成了事實上的行業標準。國產EDA要打破這種生態壟斷,不僅需要技術突破,更需要整個產業鏈的協同支持。
面對如此全方位的差距,國產EDA的突圍之路註定崎嶇。
與此同時,國產EDA近年來的進步也不容忽視。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指出,2021-2025年我國EDA市場規模年均複合增速為15.64%;預計2025年將達到184.9億元,佔全球EDA市場比例將達到18.1%。
華大九天作為模擬電路全流程EDA龍頭,2024年營收創歷史新高;概倫電子的器件建模工具獲得臺積電3nm工藝認證;廣立微芯片良率分析系統打入三星供應鏈。在特定領域,如存儲器芯片EDA、模擬電路設計等方面,國產工具已具備一定競爭力。
加速破局
當美國斷供EDA的「灰犀牛」事件終於成為現實,中國半導體產業被迫面對這一「卡脖子」難題。
不過,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從行業相關人士處瞭解到,EDA行業多家上市公司的負責人已於5月29日通過其擔任理事的上海電子設計自動化發展促進會官方微信公眾號「EDA平方」,就此次事件作出迴應。
華大九天(301269.SZ)董事長劉偉平表示,面對當前可能發生的美國EDA斷供的嚴峻形勢,國產EDA面臨着為產業提供全面支撐保障的、更為迫切的需求。華大九天憑藉多年的技術積累及豐富的產品佈局,已為斷供后的國產替代做好了充足的準備。
針對該事件,概倫電子(688206.SH)總裁楊廉峰也認為「挑戰與機遇並存」。他表示,(斷供一事)將促使加快多元化EDA發展和生態建設。本土EDA企業以應用驅動、生態協同、資本整合為核心策略,在成熟工藝領域通過差異化創新建立競爭力,在先進領域通過AI與DTCO突破技術瓶頸,最終構建自主可控、具有國際競爭力的EDA產品和新生態體系。
廣立微(301095.SZ)董事長鄭勇軍表示,在當前美國對華科技遏制持續升級、乃至可能斷供EDA的背景下,國產EDA企業唯有以技術深耕迴應封鎖,以開放協同取代孤軍奮戰,儘快實現全產業鏈工具高質量佈局,讓中國芯片真正走實自主之路。
鄭勇軍進一步指出,「加快填補國內市場空白,我們有信心且做好了充足準備,支撐我國集成電路產業穩健發展。」他希望,將此次斷供危機作為國產EDA的「成人禮」,以技術自立為目標、以生態共榮為責任,加速構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產EDA生態。
值得一提的是,2025年3月,國內EDA廠商華大九天公告籌劃以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方式收購芯和半導體控股權;2025年4月,概倫電子公告,擬通過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的方式取得半導體IP授權及芯片定製服務公司鋭成芯微100%股權及鋭成芯微控股子公司納能微45.64%股權。
對此,華龍證券分析師認為,併購有望加速國內EDA廠商補全短板,「當前國際形勢下,我國EDA領域體系化發展需求提升,產業有望進一步整合。」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還注意到,美國突發斷供EDA軟件后,合見工軟、芯華章、九同方等多家國產EDA廠商出手,宣佈免費開放試用。
有業內資深人士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指出,在海外EDA工具供應受限的情境下,國產EDA工具的使用量有望迎來顯著增長。「隨着越來越多的用户羣體選擇國產EDA工具,將形成龐大的用户反饋與需求數據池,這有助於加速國產EDA工具加速優化迭代。」
資本市場已經用真金白銀押注國產替代的崛起。
東方財富數據顯示,5月29日至6月6日,概倫電子、廣立微、華大九天漲幅分別為19.53%、13.45%、5.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