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券商聚焦】建銀國際2025年H2港股投資展望:聚焦新質生產力,把握結構性機遇

2025-06-06 18:41

一、港股市場回顧與核心趨勢

2025 年以來,港股市場韌性顯著增強,熊牛切換進程深化,主要體現在兩大方面:

底部中樞持續抬升,量能配合改善

自 2024 年初熊市第二隻腳落地后,港股經歷三輪技術性牛市,恆生指數底部從19000點附近逐步上移至22000點上方。2025年一季度日均成交額達2427 億港元,二季度雖略有回落至2413億港元,但仍較2024年四季度增長29%,市場活躍度維持高位,一二級市場良性循環初步建立。

估值邏輯轉向新質生產力驅動的估值重估

資金持續聚焦以人工智能、半導體、醫藥、智能汽車為代表的DeepSeek 主題,科技板塊在一季度領漲市場,恆生科技指數漲幅達43%。儘管二季度科技股進入整固階段,但市場對新質生產力的長期預期未變,港股投資邏輯已從「低估值修復」轉向「新質生產力重估」。

二、 下半年關鍵影響因素與事件窗口港股市場回顧與核心趨勢

下半年港股將進入夯實新一輪牛市基礎的關鍵階段,多重因素將影響市場走向:

全球宏觀政策與地緣政治

美聯儲貨幣政策:預計 9-12 月可能重啟降息,8 月 Jackson Hole 峰會或為降息鋪路,但 2026 年降息空間存在不確定性。美元下行周期若確認,有望為港股帶來流動性支撐。

美國財政與貿易政策:「大美麗法案」 進展、7-8 月與主要貿易伙伴的談判結果,以及關税政策調整(如中美對等關税 90 天暫停期結束后的走向)將影響市場風險偏好。

地緣風險:美日財政債務風險、地緣政治衝突(如臺海、南海問題)及自然災變需警惕。

國內政策與經濟基本面

政策窗口期:7 月、10 月、12 月政治局會議,四中全會及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釋放重要政策信號;「十五五」 規劃綱要相關文件出臺,將明確產業政策方向,利好科技、高端製造、綠色經濟等領域。

經濟韌性與盈利預期:市場對中國經濟韌性、人民幣匯率及企業盈利前景的再評估將影響資金配置。一季度港股企業盈利整體超預期,但二季度受關税戰影響,盈利預測有所下調,需關注下半年盈利修復進度。

三、 市場走勢預測

建銀國際預計下半年港股總體呈震盪向上趨勢,關鍵指數波動區間如下:

恆生指數:22000-26000 點,突破 25000 點分水嶺需政策與盈利雙重支撐。

恆生國企指數:7800-9800 點,低估值高股息屬性凸顯防禦價值。

恆生科技指數:5000-6600 點,科技股短期整固后有望開啟新一輪行情。

四、 投資主線與策略建議

(一) 核心投資主線:新質生產力與高質量發展

科技板塊:短期整固,中長期佈局

人工智能與半導體:AI 技術商業化加速,算力需求持續增長,關注 AI 大模型應用(如阿里巴巴(09988)、騰訊(00700))、半導體國產化(中芯國際(00981)、華虹半導體(01347))。儘管二季度科技股面臨盈利持續性考驗(如阿里雲業務變現不及預期),但 AI 與半導體作為新質生產力核心,長期成長邏輯未變。

智能汽車與物聯網:新能源汽車滲透率提升,智能化(如自動駕駛、車聯網)成為競爭焦點。比亞迪(01211)、小米(01810)、吉利汽車(00175)等車企加速出海與技術迭代,產業鏈上下游(如三花智控、拓普集團)受益。

高端製造:需求復甦與國產替代共振

工業機器人與人形機器人:2025 年被視為量產元年,特斯拉、優必選(09880)、華為等企業加速佈局,關注產業鏈核心標的(如拓普集團、三花智控)。

綠色製造與新能源設備:「雙碳」 目標驅動光伏、風電、儲能設備需求,寧德時代(03750)、金風科技(02208)等龍頭企業受益於全球能源轉型。

醫藥生物:創新葯出海與互聯網醫療

創新葯企:國內創新葯 License-out(授權許可)加速,信達生物(01801)、康方生物(09926)等企業通過國際合作提升估值,關注 PD-1 抑制劑、雙抗等管線進展。

互聯網醫療:政策支持院外藥品流轉,京東健康(06618)、阿里健康(00241)等平臺受益於線上購藥滲透率提升。

新消費:國潮崛起與消費升級

潮玩與新茶飲:Z 世代消費崛起,泡泡瑪特(09992)、蜜雪集團(02097)、古茗(01364)等品牌通過 IP 運營與下沉市場擴張實現高增長,全球化佈局(如泡泡瑪特歐美市場)打開空間。

健康消費與銀發經濟:健康食品、智能養老設備(如適老化智能終端)需求增長,關注老鋪黃金(06181)、魚躍醫療等標的。

(二) 防禦性配置:高股息與貴金屬

高股息板塊:低波動下的收益錨

銀行、公用事業、能源等板塊估值處於歷史低位,股息率優勢顯著。推薦中國移動(00941)、中國海洋石油(00883)、長江和記實業,兼具防禦性與現金流穩定性。

貴金屬:對衝通脹與美元貶值

美元信用風險上升、全球地緣政治不確定性增強,黃金配置價值凸顯。山東黃金(01787)、赤峰黃金(06693)等標的受益於金價上漲與礦產擴張。

(三) 戰術性機會:關税抗風險與港股通資金偏好

關税抗風險組合

關注自主可控科技(如中芯國際)、內需消費(如安踏體育(02020))、新能源產業鏈(如比亞迪),降低外部政策衝擊影響。

港股通資金流向

南向資金對科技股定價權提升,今年以來淨流入 6413 億港元,重點配置騰訊、阿里巴巴、小米等互聯網與科技龍頭。

(四) 投資策略與風險提示

三季度逢低吸納,攻守平衡:採用啞鈴型配置,基礎倉位配置高股息與貴金屬,進攻倉位聚焦新質生產力主線,相機調整倉位比例。

風險提示:貿易談判不確定性、美國經濟超預期下滑、美日債務危機、地緣政治衝突等可能引發市場波動,需動態跟蹤政策與盈利邊際變化。

五、 結論

2025 年下半年港股將在多重變量中尋找方向,新質生產力與高質量發展主題貫穿全年,科技、高端製造、醫藥、新消費等領域藴含結構性機遇。投資者需把握政策窗口期與產業趨勢,在防禦與進攻之間靈活切換,重點關注盈利兑現能力與資金流向,以應對市場震盪與風格輪動。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