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6-06 15:19
6月6日,比亞迪跌0.22%,成交額32.28億元,換手率0.77%,總市值10939.42億元。
比亞迪目前在新浪財經客户端A股市場人氣排名第8名。
異動分析
比亞迪概念+新能源汽車+2025一季報預增+充電樁+鋰電池概念
1、公司成立於1995年,以手機代工業務起家,逐步成長為國內新能源汽車龍頭企業。主要從事包含新能源汽車及傳統燃油汽車在內的汽車業務、手機部件及組裝業務、二次充電電池及光伏業務,並積極拓展城市軌道交通業務領域。公司始終堅持自主發展,目前業務佈局涵蓋電子、汽車、新能源和軌道交通等領域。各項業務之間相互協同,國內國外同步拓展,經過20多年的高速發展,公司已在全球設立30多個工業園,實現全球六大洲的戰略佈局。
2、國內新能源車行業絕對龍頭,根據乘聯會數據,2022年前三季度比亞迪新能源乘用車零售銷量達到約115.29萬輛,同比增長258.3%,國內市場份額達到29.7%,排名第一。
3、公司預計2025-01-01到2025-03-31業績:淨利潤850000萬元至1000000萬元,增長幅度為86.04%至118.88%,基本每股收益2.91元至3.42元;上年同期業績:淨利潤456879.30萬元,基本每股收益1.57元;
4、2025年3月25日公告,我們與國家電網和殼牌等合作伙伴建立了廣泛的充電樁網絡,比亞迪充電樁遍佈深圳、上海、西安等多個城市,兼容多種充電協議。我們編制《比亞迪公司汽車精誠到家俬樁安裝技術標準》,通過開展私樁安裝施工安全月和充電樁巡檢等措施,對充電樁用材及安裝施工流程進行嚴格質量管控,全方位保障用户充電樁使用安全。
5、在動力電池領域,集團開發了高度安全的磷酸鐵鋰電池和高能量密度的三元電池,應用於電動商用車和電動乘用車領域,解決了電動汽車電池在安全性、循環壽命和續航里程等方面的全球性難題。目前,集團已在動力電池領域建立起全球領先的技術優勢和成本優勢,並通過動力電池產能的快速擴張建立起領先的規模優勢。 公司開發的「刀片電池」是新一代磷酸鐵鋰電池,通過成組效率提升,內部設計改善,其體積比能量密度比傳統鐵電池有明顯提升。
資金分析
今日主力淨流入-1.40億,佔比0.05%,行業排名6/8,連續3日被主力資金減倉;所屬行業主力淨流入-7.13億,連續3日被主力資金減倉。
區間 | 今日 | 近3日 | 近5日 | 近10日 | 近20日 |
---|---|---|---|---|---|
主力淨流入 | -1.59億 | -6.20億 | -15.02億 | -41.96億 | -14.47億 |
主力持倉
主力沒有控盤,籌碼分佈非常分散,主力成交額18.25億,佔總成交額的7.21%。
技術面:籌碼平均交易成本為318.64元
該股籌碼平均交易成本為318.64元,近期籌碼減倉,但減倉程度減緩;目前股價靠近支撐位349.30,注意支撐位處反彈,若跌破支撐位則可能會開啟一波下跌行情。
公司簡介
資料顯示,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位於廣東省深圳市坪山區比亞迪路3009號,香港新界大埔白石角科學園東路1號核心大廈1E號5樓505-510室,成立日期1995年2月10日,上市日期2011年6月30日,公司主營業務涉及二次充電電池業務、手機部件及組裝業務,以及包含傳統燃油汽車及新能源汽車在內的汽車業務。主營業務收入構成為:汽車、汽車相關產品及其他產品79.45%,手機部件、組裝及其他產品20.54%,其他0.01%。
比亞迪所屬申萬行業為:汽車-乘用車-電動乘用車。所屬概念板塊包括:刀片電池、汽車金融、蓋板玻璃、網約車概念、整車等。
截至3月31日,比亞迪股東户數20.37萬,較上期增加2.22%;人均流通股5709股,較上期減少2.17%。2025年1月-3月,比亞迪實現營業收入1703.60億元,同比增長36.35%;歸母淨利潤91.55億元,同比增長100.38%。
分紅方面,比亞迪A股上市后累計派現157.81億元。近三年,累計派現126.42億元。
機構持倉方面,截止2025年3月31日,比亞迪十大流通股東中,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位居第四大流動股東,持股1.25億股,相比上期增加2947.49萬股。華泰柏瑞滬深300ETF(510300)位居第八大流動股東,持股1478.54萬股,相比上期減少78.25萬股。易方達滬深300ETF(510310)位居第十大流動股東,持股1035.51萬股,為新進股東。
風險提示: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為AI大模型自動發佈,任何在本文出現的信息(包括但不限於個股、評論、預測、圖表、指標、理論、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為參考,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