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6-06 16:20
華夏時報(www.chinatimes.net.cn)記者 於玉金 北京報道
「倒車接人,快上車。」廣大股民面對泡泡瑪特6月5日股價創新高后有所回調時如是説道。之所以發出這樣的評論,是因為「潮玩第一股」泡泡瑪特從2024年以來股價一路走高。
作為潮玩賽道「火車頭」,泡泡瑪特股價大漲也帶動更多資本湧入,同時也讓老玩家們走入資本市場,如布魯可上市后股價持續創新高,卡遊與52TOYS母公司樂自天成也擬港股上市。
潮玩賽道背后是一羣願意為情緒價值、文化認同與社交歸屬買單的消費者,當然,情緒價值所帶來的滿足感與快樂也隨之「漲價」,比如爲了一個LABUBU隱藏款,消費者願意以該產品定價的數倍甚至數十倍的價格將其收入囊中。
需要注意的是,任何一款潮玩IP都需要構建「時間護城河」,否則終將淪為時代的眼淚,這就需要潮玩公司們持續挖掘IP背后的故事、新玩法或者持續開發出新IP。
一款潮玩掀起巨浪
直立的尖耳朵,笑起來露出9顆尖尖的牙齒—這款名為LABUBU的潮玩從2024年開始火起來了,進入2025年,LABUBU毛絨玩具熱度持續攀升。今年4月25日,LABUBU3.0系列發售當晚,「搶LABUBU」話題直接空降微博熱搜榜首,而全球各地的泡泡瑪特門店前,都排起了長隊,掀起了全球搶購潮。
潮玩交易平臺千島app顯示,原價約100元的LABUBU盲盒,大量以「拆盒未拆袋」的模式銷售,價格從幾百元到數千元不等。值得關注的是,LABUBU還具有收藏價值,2024年初泡泡瑪特推出的LABUBU Vans聯名款,為全球限量款,該款玩偶原價599元,而當前LABUBU Vans聯名款,二手成交價已經破1萬元。
LABUBU是泡泡瑪特潮玩IP「THEMONSTERS 精靈天團」中的角色,與其他盲盒更多靜態收藏不同,LABUBU搪膠毛絨玩具打破了圈層,豐富了應用場景,從封閉的展示櫃走向了街頭、咖啡館等公共場景。LABUBU的現象級熱度,還得益於 「明星效應」的強力加持,蕾哈娜(Rihanna)、Lisa、杜阿·利帕(Dua Lipa)等諸多一線明星都被拍到隨身攜帶LABUBU,進一步推動該IP在潮流文化領域的破圈傳播。
正是這款LABUBU搪膠毛絨玩具讓泡泡瑪特大賺。泡泡瑪特2024年財報顯示,其首次實現THE MONSTERS、MOLLY、SKULLPANDA和CRYBABY四大IP營收均突破10億元,尤其是去年LABUBU火爆全球,推動THE MONSTERS收入突破30億元。
摩根大通最新報告指出,泡泡瑪特原創IP LABUBU正加速成長為全球「超級IP」,今年5月搜索熱度已超越經典IP Hello Kitty,並預測LABUBU今年海外銷售額將同比增長152%,2027年海外佔比將達65%。其所在的THE MONSTERS系列銷售額預計將從2024年30億元暴增至2027年140億元。
股價與業績齊飛。泡泡瑪特在2022年Q4的股價一度低至10港元每股以下,而其在2025年6月5日的股價一度來到了252.6港元,這期間的股價漲幅超過了24倍。泡泡瑪特的市值也一度突破3300億港元,與蜜雪冰城、老鋪黃金兩家消費企業被市場冠以「港股三朵金花」的稱號。
在文娛產業分析師張書樂向《華夏時報》記者分析,「LABUBU的設定萌但有些搞怪且加入了一些北歐元素,形成了又一種暗黑風格的萌;同時,LABUBU沒有明確的文化界限,這讓在快速迭代的國潮風味薰陶下的國人突然有了耳目一新之感,尤其是在海外市場,LABUBU由於沒有文化界限、可以多元融合從而引發了名人、明星的熱衷,在全球形成了一種有點壞壞卻萌味的IP傳播。」
潮玩賽道熱度高漲
在泡泡瑪特的帶動下,潮玩賽道的熱度空前高漲。
素有「中國版樂高」之稱的布魯可在今年1月10日如願在港交所上市,上市首日股價收漲40.85%。高漲的股價顯示了資本市場對於布魯可的認可,而其在6月4日股價也創新高,達到了175港元/股。
布魯可主要運營實體「布魯可科技」成立於2014年,其早期以積木玩具為主要產品,直到2022年1月,布魯可推出拼搭角色類玩具,並主要以盲盒銷售,此后該公司業績開始轉好,並逐步進入爆發期。
2021年、2022年,布魯可收入分別為3.30億元、3.26億元,但仍處於虧損狀態,其經調整淨虧損分別為3.56億元、2.25億元。直到2023年與眾多知名IP達成合作,如奧特曼、變形金剛等,布魯可才實現扭虧。2024年,布魯可實現營收22.41億元,同比增長155.61%;經調整淨利潤為5.85億元,同比增長702.1%。
華鑫證券傳媒新消費首席分析師朱珠告訴《華夏時報》記者,布魯可通過奧特曼IP授權帶動業務登上新臺階,打造類樂高的BFC,即布魯可積木創作者社區模式增加粉絲粘性的同時也帶來創新創造。
「授權IP奧特曼產品託舉布魯可建立了拼搭積木行業頭部地位,比如2024年奧特曼IP為布魯可帶來收入10.96億元,變形金剛位於其次,截至2024年年底公司簽約50個IP,初步覆蓋了全球主流IP,后續將繼續深化和IP合作,同時已有682個SKU的產品組合。」朱珠還強調,好而不貴的產品供給也成為布魯可差異化的競爭力。
「泡泡瑪特們」股價創新高,一方面是頂流潮玩全球爆紅,另一方面是潮玩市場的不斷擴大。《中國潮玩與動漫產業發展報告(2024)》顯示,「潮玩」行業規模8年增長近十倍,市場總價值從2015年的63億元增長到2023年的600億元,預計市場總價值在2026年將達到1101億元。
此外,浙商證券報告顯示,盲盒的主流消費羣體集中(消費者中90后與00后佔比78%)且具有較高購買力,伴隨2025年產品銷售價格帶的向上遷移趨勢(百元以下低端市場萎縮12%,300元—500元輕奢盲盒佔比提升至35%),盲盒玩具預期增長空間廣闊,增速可觀。
頭部公司股價與業績亮眼以及廣闊的市場也吸引着更多資本進入。量子之歌今年3月宣佈,已成功併購深圳熠起文化有限公司(Letsvan)。憑藉其在潮玩領域的深厚積累和創新精神,Letsvan已經成功構建了以「WAKUKU」「又梨ZIYULI」等熱門IP為核心的產品矩陣。
萬達電影今年5月也公告,其全資子公司影時光擬與關聯方儒意星辰共同投資樂自天成。而就在5月,樂自天成在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擬在港上市。此外,早已提交招股書的卡遊目前也在排隊上市中。
IP挖掘能力考驗
潮流總是變幻莫測,如何能夠避免成為「時代的眼淚」則成為國產潮玩玩家需要思考的問題,這需要玩家俱有不斷挖掘現有IP的潛力或者持續推出新的爆火IP產品的能力。
以授權IP為主要收入來源的樂自天成為例,招股書披露,截至2024年12月31日,樂自天成共擁有超過100個自有及授權IP。其中自有IP 35個,如Nook、Sleep、Lilith、猛獸匣、超活化系列等;授權IP有80個,如蠟筆小新及貓和老鼠。
2022年、2023年和2024年,樂自天成的營收分別約為4.63億元、4.82億元和6.30億元。其中,樂自天成授權IP貢獻的營收分別約為2.33億元、2.86億元和4.06億元,佔比分別為50.2%、59.3%和64.5%。不難看出,授權IP的營收佔比不斷攀升,且在2024年貢獻了超過六成的營收。
不過,授權IP成本也蠶食了公司的利潤空間。2022年、2023年及2024年,樂自天成淨虧損分別為170.8萬元、7193.4萬元及1.22億元,不過,其經調整淨利潤分別為-5675.4萬元、1910.3萬元及3201.3萬元。
同爲潮玩頭部企業的泡泡瑪特曾高度依賴 MOLLY 這一IP。2016年,泡泡瑪特與MOLLY推出第一套潮玩手辦星座系列,點燃了潮玩圈層,併爲泡泡瑪特打開了市場,而在隨后很長一段時間,伴隨着尋找下一個Molly的IP孵化壓力,以及撕掉「盲盒」單一標籤的轉型訴求,泡泡瑪特一度業績增幅放緩,股價大跌。直到LABUBU在全球出圈,外界重拾對泡泡瑪特以及潮玩賽道的信心。
在張書樂看來,52TOYS和泡泡瑪特的運營邏輯本質上並無不同,都是借用擁有較大影響力的IP去衍生周邊產品。「由於此前國內二次元周邊市場是荒漠化的,基本是被海外正版高價潮玩和國內盜版低質仿品切割,因此也讓兩家公司的授權且不算太貴、玩法也較新穎的潮玩成功擴張了市場;」張書樂進一步分析,但這個市場擴張是建立在授權IP上的,且產品自身並沒有技術上的護城河,一旦失去授權,則很可能既有市場被新獲授權的同行所佔據,當然,52TOYS確實有可能開拓出一條新路,尤其是有了來自萬達電影的資源投入,二次元潮玩並非僅限於動漫,影視IP的市場更廣、受眾更多,且一直在國內沒有太多開發,其想象空間更大,僅粉絲經濟一項就可能帶來巨大利益。
52TOYS也在積極培育自有IP。記者在剛剛過去的2025 TOY HEART EXPO玩心展上走訪時瞭解到,52TOYS帶來CiCiLu和Pouka Pouka兩大全新自有潮流IP。本報記者從52TOYS方面獲悉,此次玩心展發售的Pouka Pouka系列搪膠毛絨盲盒和限量「綿雲寶寶」搪膠臉毛絨公仔,通過毛絨的觸感,凸顯出Pouka Pouka温暖治癒的氣質。
52TOYS潮流IP主理人介紹,從去年起,52TOYS開始加碼自有IP的儲備,在全球範圍內發掘了多個優質IP,除了此次玩心展亮相的CiCiLu和Pouka Pouka,還有此前曾亮相泰國TTE的NINNIC,以及其他正在籌備中的IP。據悉,52TOYS目前的產品形態涵蓋靜態玩偶、可動玩偶、發條玩具、變形機甲及拼裝玩具、毛絨玩具及衍生周邊六大品類。
「國內潮玩公司目前最大的競爭關鍵不是原創IP,畢竟要孵化並達成超級IP化,不是一時能成功的,真正的關鍵是挖掘不一樣的潮玩形態,讓IP樂意授權,且通過技術專利確保自身的獨創性和市場佔有;」張書樂進一步表示,顯然,國內潮玩都沒有此類突破,更多是玩法體驗上的創新,而玩法體驗是可以被友商複製的,因此,資本市場儘管追捧潮玩賽道頭部玩家,但都有短期逐利的色彩,在缺乏強有力的獨創IP和獨創技術前提下,中國潮玩的護城河依然是一條「淺溝」,泡泡瑪特通過 LABUBU,加寬了護城河,但和友商之間並沒有形成「鴻溝」。
張書樂認為,「下一個泡泡瑪特可能是卡遊,儘管卡遊也受制於IP來自授權,但卡牌的想象空間不止於收藏,還可以成為一種牌類運動,同時不止於‘紙片’,亦可成為數字藏品,只是依然需要有一個強大的自有IP來增強底牌。」
潮玩出海機遇
近幾年,出海是國內各大企業的一貫做法,不僅能夠去更廣闊的市場「掘金」,還有助於中華文化破圈,增強中華文化在國際文化交流中的話語權。而在潮玩領域,泡泡瑪特就是「出海成功」的最佳例證。
2024年,泡泡瑪特的海外收入為50.66億元,同比大增375.2%,佔比達38.9%。泡泡瑪特還第一次在財報中將海外業務劃分爲四大區域。具體來看,東南亞市場表現最為突出,營收達24.03億元,佔比47.4%,同比增長619.1%,是海外收入佔比最高以及業務增速最快的區域。
華泰證券分析師樊俊豪表示,東南亞市場勝在人口年輕,娛樂消費觀念強,東亞潮流文化在當地具備前沿號召力,中國潮玩品牌的本地化營銷快速成熟,包括達人合作、直播電商及高品質渠道佈局,熱度從泰國向更多國家複製擴張;歐美市場消費力強,對多元文化接受度高,文化隔閡在潮玩領域並不明顯,本土已有眾多近年崛起的新鋭潮玩品牌可借鑑及超越,國貨品牌在當地粉絲數快速增長,破圈事件頻出,充足的優質商業物業亦提供廣闊渠道拓展空間。
在泡泡瑪特蹚出一條可行的路線后,其他潮玩公司也在跟進。《華夏時報》記者從卡遊方面獲悉,其香港首店2024年12月在香港K11購物藝術館落地,本月也將開出澳門首店。另有接近卡遊方麪人士告訴本報記者,卡遊也將在今年下半年繼續放開腳步走出國門,加大東南亞區域的海外線下佈局。
而52TOYS也早已在海外市場探索,早在2024年初,52TOYS就啟動了海外百店計劃,加速佈局北美及東南亞市場,推動海外品牌(旗艦)店、品牌標準店、島店/店中店、無人零售等品牌專賣店體系的建設,進一步觸達更多海外用户。
樊俊豪認為,海外市場的競爭格局正在經歷深度的重塑。他表示,「市場的一般理解認為,在海外玩具市場中迪士尼、漫威等歐美經典IP版權居於優勢地位,國內潮玩品牌出海或面臨較高文化差異壁壘,但實際上這種傳統局面在幾個維度上都在發生松動,主要體現為海外玩具消費客羣中成年人比例日趨提升,審美偏好趨向潮流化;電視媒體的衰落帶來經典動畫IP的式微,社交媒體興起帶來短內容IP、互動型潮玩的崛起;電商與直播的滲透帶來新興潮玩品牌彎道超車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