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電話會總結 | Torrid2025年Q1 業績電話會核心要點

2025-06-06 12:03

編者按:聚焦公司高管觀點與展望,深挖業績背后的信息,助力投資者把握先機。 

業績回顧

• **財務業績**: - Torrid第一季度淨銷售額為2.66億美元,相較去年同期的2.798億美元有所下降。 - 毛利潤為1.014億美元,低於去年同期的1.154億美元。 - 調整后EBITDA為2710萬美元,佔銷售額的10.2%,而去年同期為3820萬美元,佔銷售額的13.7%。 - 淨收入為590萬美元,每股收益為0.06美元,而去年同期淨收入為1220萬美元,每股收益為0.12美元。 - 截至第一季度末,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2370萬美元,高於去年同期的2050萬美元,總流動性(包括信貸額度)為1.41億美元。 - 總債務為2.845億美元,同比減少1620萬美元。

• **財務指標變化**: - **營收**:淨銷售額同比下降4.9%。 - **毛利率**:毛利率(GAAP)下降320個基點至38.1%,主要由於計劃中的促銷活動。 - **SG&A費用**:SG&A費用為7000萬美元,同比減少650萬美元,佔銷售額的比例從去年同期的27.4%下降至26.3%。 - **庫存**:庫存為1.496億美元,同比增長3.3%,主要由於運輸時間的影響。 - **現金流**: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同比增加320萬美元,總債務同比減少1620萬美元。 - **調整后EBITDA利潤率**:從去年同期的13.7%下降至10.2%。

業績指引與展望

• Torrid預計2025財年第二季度營收將在2.5億至2.65億美元之間,調整后EBITDA預計為1800萬至2400萬美元,同時預計第二季度將受到約500萬美元的關税影響。

• 全年2025財年營收預期調整至10.3億至10.55億美元,調整后EBITDA預計在9500萬至1.05億美元之間,包含關税影響及其緩解措施。

• 預計2025財年全年毛利率將受到促銷活動的持續影響,但通過優化門店和削減費用,EBITDA利潤率預計將在2026財年擴展150至250個基點。

• 資本支出預計在1000萬至1500萬美元之間,主要用於技術升級、數字體驗優化、門店翻新以及履約能力提升,以支持全渠道增長戰略。

• 預計2025財年全年關税淨影響約為2000萬美元,公司將通過削減費用、優化門店及供應商談判等方式進行緩解。

• 門店優化計劃將在2025財年加速推進,預計全年關閉約180家門店,其中60家將在上半年關閉,其余120家將在下半年關閉。

• 預計2025財年庫存將在年末實現同比中至高個位數百分比的下降,門店關閉后總庫存將顯著減少。

• 數字渠道銷售佔比預計將在2026年達到總銷售額的低至中70%區間,長期目標為線上與線下銷售比例調整至約75%對25%。

• 子品牌的銷售滲透率預計將從2025財年的約10%提升至2026財年的30%,通過增加現有子品牌的投放頻率及推出新品牌實現增長。

• 公司預計2026財年通過門店優化和營銷投資的重新分配,將實現更高的盈利能力和可持續的收入增長,同時推動EBITDA利潤率進一步擴展。

分業務和產品線業績表現

• 子品牌擴展:Torrid 通過推出多個子品牌(如 Festi、Belle Isle、Nightfall 和 Retro Chic)來吸引新客户並重新激活流失客户。子品牌的滲透率預計將從2025年的約10%增長到2026年的30%。此外,計劃在2025年下半年推出新的子品牌,如 Lovesick 和 StudioLuxe。

• 數字化渠道優化:在線銷售需求接近總銷售額的70%,預計到2026年將達到低至中70%的滲透率。公司計劃將業務模式調整為75%在線銷售和25%實體店銷售,並通過數字化營銷和客户獲取策略推動增長。

• 實體店優化:計劃在2025年關閉約180家表現欠佳的門店,並將資源重新分配到數字渠道和高回報的營銷投資。門店優化后,預計 EBITDA 利潤率將擴展150至250個基點。

• 產品線調整:暫停鞋類業務,預計全年收入減少約4000萬至4500萬美元,但對2025年 EBITDA 為中性。未來計劃重新進入鞋類市場,以更高的盈利能力和符合整體採購戰略的方式運營。

• 高利潤產品策略:通過減少低效 SKU,增加高利潤子品牌產品的交付頻率,從每年6-8次增加到12次,進一步推動利潤增長。

• 營銷投資:加大對子品牌的營銷投入,從2024年的1280萬美元增加到2025年的1540萬美元,重點支持客户獲取和品牌建設。

• 供應鏈優化:減少對中國供應的依賴,預計2025年剩余時間內中國商品的採購比例將降至個位數,並通過多元化供應鏈和供應商談判來緩解關税影響。

市場/行業競爭格局

• **數字化轉型與線上渠道競爭**:Torrid 的線上銷售佔比已接近 70%,並計劃在 2026 年達到 75%。這一趨勢顯示出消費者對線上購物的偏好,同時也反映了零售行業整體向數字化轉型的競爭格局。Torrid 的數字化能力和線上體驗優化成為其核心競爭力,但也面臨來自其他數字化零售商的激烈競爭。

• **門店優化與線下零售壓力**:Torrid 加速門店關閉計劃,2025 年計劃關閉約 180 家門店,主要集中在表現不佳的區域。這種門店優化策略旨在降低成本並將資源轉向線上渠道。然而,線下零售的持續壓力和消費者購物習慣的變化,也使得 Torrid 在與其他零售商爭奪線下市場份額時面臨挑戰。

• **子品牌戰略與目標客户羣競爭**:Torrid 推出了多個子品牌(如 Festi、Belle Isle、Nightfall 和 Retro Chic),以吸引年輕消費者並重新激活流失客户。這些子品牌的成功表明 Torrid 在細分市場的競爭中取得了一定優勢,但也需要面對其他品牌在多樣化產品線和目標客户羣上的競爭壓力。

• **促銷敏感性與價格競爭**:消費者對促銷的敏感性仍然較高,Torrid 通過計劃性促銷活動來推動轉化率。這種策略雖然有效,但也可能導致毛利率下降,同時需要與其他零售商在價格和促銷力度上展開直接競爭。

• **供應鏈多樣化與關税影響**:Torrid 減少了對中國供應鏈的依賴,將中國商品的採購比例從中雙位數降至個位數,同時探索新的供應鏈合作伙伴。這種多樣化策略有助於降低關税風險,但也需要在供應鏈效率和成本控制上與其他品牌競爭。

• **客户忠誠度與數據驅動競爭**:Torrid 的忠誠度計劃覆蓋了 95% 的客户,並通過數據分析優化客户保留和轉化策略。這種數據驅動的方式在行業中具有競爭力,但也需面對其他品牌在客户數據利用和個性化服務上的競爭。

• **營銷投資與品牌建設競爭**:Torrid 增加了營銷投資,尤其是在數字渠道和文化活動中的投入(如 Coachella 活動)。這種品牌建設策略有助於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客户參與度,但也需要與其他品牌在營銷創意和資源分配上展開競爭。

公司面臨的風險和挑戰

• 暫停鞋類業務預計將導致2025年收入損失約4000萬至4500萬美元,儘管管理層預計對2025年EBITDA影響為中性,但這一決策可能對未來的市場競爭力和客户忠誠度產生潛在風險。

• 2025財年第一季度的GAAP毛利率下降了320個基點至38.1%,主要由於「計劃中的促銷活動」,這表明公司在當前市場環境下為推動銷售而犧牲了部分利潤率。

• 同店銷售額在2025財年第一季度下降了3.5%,管理層將其歸因於實體零售的持續壓力和消費者對促銷的敏感性,這反映了線下渠道的持續挑戰。

• 計劃在2025財年關閉約180家門店,其中大部分為低效門店,儘管管理層表示對淨銷售額的影響有限,但門店關閉可能導致客户流失和品牌曝光度下降的風險。

• 關店后客户和銷售保留率約為60%,儘管這一比例較高,但仍存在40%的客户流失風險,可能影響長期收入增長。

• 關税影響預計在2025年剩余時間內淨成本約為2000萬美元,儘管公司採取了多項緩解措施,但仍可能對盈利能力構成壓力。

• 庫存同比增長3.3%,主要由於運輸時間的影響,儘管管理層預計年末庫存將下降,但庫存管理的波動性可能帶來運營效率的挑戰。

• 數字化轉型和線上銷售佔比的快速增長(預計2026年達到70%-75%)可能對實體店鋪的角色和盈利能力構成進一步壓力,同時需要更高的數字化投資以支持增長。

• 消費者對促銷的高度敏感性和宏觀經濟環境的不確定性可能繼續對銷售和利潤率產生負面影響。

• 暫停鞋類業務和重新評估供應鏈策略可能導致產品線的短期不完整性,並對客户體驗和品牌形象產生負面影響。

• 計劃推出的新子品牌(如Lovesick和StudioLuxe)儘管有助於吸引新客户,但其市場接受度和盈利能力仍存在不確定性。

• 高度依賴忠誠度計劃(覆蓋95%的客户)可能在客户行為發生變化時帶來潛在風險,尤其是在競爭對手推出更具吸引力的忠誠度計劃時。

• 資本支出計劃(1000萬至1500萬美元)主要用於技術、數字體驗和門店翻新,儘管這些投資旨在支持全渠道增長,但可能對短期現金流造成壓力。

• 由於大部分門店關閉集中在2025年下半年,可能導致短期內的運營調整和客户服務挑戰。

• 管理層對2025年全年收入和EBITDA的指導中包含了多項假設,任何外部環境的變化(如宏觀經濟、消費者需求或供應鏈中斷)都可能導致實際業績偏離預期。

公司高管評論

• **Lisa Harper**: - 表示對公司戰略業務計劃的進展感到興奮,包括產品組合優化、客户增長和門店優化計劃。強調第一季度的銷售額和EBITDA符合預期,表現出積極的態度。 - 強調子品牌的表現超出預期,吸引了新客户和年輕客户,同時重新激活了流失客户,並對核心品牌產生了「光環效應」。語氣積極,展現對子品牌戰略的信心。 - 提到數字渠道的需求接近總銷售額的70%,並預計到2026年將達到低至中70%的滲透率,表現出對數字化轉型的樂觀態度。 - 對門店優化計劃持積極態度,認為關閉低效門店將提升盈利能力,並將節省的成本用於客户獲取和品牌建設。 - 對關税緩解措施表示滿意,強調中國商品的採購比例已從中雙位數降至低個位數,語氣積極。

• **Paula Dempsey**: - 強調第一季度的財務表現符合預期,並指出門店優化計劃帶來了SG&A費用的減少,展現對成本控制的信心。 - 提到暫停鞋類業務的戰略決定將對全年收入產生約4000萬至4500萬美元的影響,但對EBITDA的影響為中性,語氣中性偏積極。 - 對庫存管理表現出信心,預計2025財年末的可比門店庫存將下降中至高個位數百分比,語氣謹慎樂觀。 - 提到2026財年門店優化和成本節約預計將帶來150至250個基點的EBITDA利潤率擴張,語氣積極。

• **Ashlee Wheeler**: - 強調子品牌對客户文件的積極影響,包括吸引和重新激活新客户以及提高現有客户的終身價值,語氣積極。 - 提到子品牌的線上表現顯著高於線下,進一步支持數字化戰略的方向,語氣積極。 總體來看,公司高管在業績會中的語氣以積極為主,展現了對子品牌戰略、數字化轉型和門店優化計劃的信心,同時對當前的挑戰(如促銷壓力和關税影響)表現出冷靜和應對的準備。

分析師提問&高管回答

• ### Analyst Sentiment摘要

• **分析師提問**:關於下半年新產品的推出節奏,尤其是子品牌的發佈,我們應該如何看待? **管理層回答**:我們將在8月推出新的子品牌Lovesick,面向年輕消費者,價格略低;9月推出StudioLuxe,定位更高端,適合從辦公到社交的場景。此外,我們將加快現有子品牌(如Belle Isle、Festi、Nightfall和Retro Chic)的推出頻率,到第四季度將實現每月上新。

• **分析師提問**:子品牌在吸引新客户方面表現如何?這些新客户是否會購買其他產品線?與傳統客户相比,有無顯著差異? **管理層回答**:子品牌確實吸引了更多新客户,尤其是年輕客户,同時也重新激活了一些流失客户。現有客户的購買行為也有所提升,交易額和生命周期價值均有增長。約90%的子品牌購買者會同時購買Torrid核心產品。此外,子品牌在數字渠道的表現顯著優於實體店。

• **分析師提問**:第二季度的銷售增長似乎有所放緩,這是否反映了季度趨勢?還有其他需要注意的因素嗎? **管理層回答**:銷售放緩主要是因為我們暫停了鞋類業務,該業務佔全年收入約4000萬至4500萬美元。這一決定是爲了重新評估供應鏈並提高利潤率。此外,季節性需求的延迟也對銷售產生了一定影響。

• **分析師提問**:關於加速關閉門店的決定,能否詳細説明背后的邏輯?如何確定75%線上和25%線下的比例是合適的? **管理層回答**:客户越來越傾向於在線購物,目前線上銷售佔比已達60%以上,並持續增長。我們關閉的門店大多為低效門店,平均年銷售額約為35萬美元。通過關閉這些門店,我們可以削減固定成本,同時將資源重新分配到數字渠道。此外,我們觀察到關閉門店后約60%的客户和銷售額會轉移到附近門店或線上。

• **分析師提問**:門店關閉對全年銷售的影響為何被描述為「可忽略」? **管理層回答**:大部分門店將在年底關閉,同時我們會加大數字營銷投入。基於過去18個月的數字營銷經驗,我們有信心通過新客户獲取和現有客户的轉移來彌補因門店關閉而損失的銷售額。此外,這些門店的銷售額基數較低,因此對整體收入的影響有限。 ### 總結 分析師對Torrid的子品牌戰略、門店優化計劃及數字化轉型表現出濃厚興趣。管理層強調,子品牌的成功和數字渠道的增長是公司未來發展的核心驅動力,同時門店關閉的影響將通過精準的營銷和客户轉移策略得到有效緩解。整體來看,分析師對公司戰略的執行能力持謹慎樂觀態度。

點擊前往財報站,速覽更多業績要點>>

此內容由AI大模型工具「華盛天璣」生成,並由華盛內容團隊編輯審覈。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